孟思奇
摘 ?要:水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對社會發展和能源輸出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人們對自然能源需求的逐步增加,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結合地質條件和區域水文條件,建設符合區域特點的水利水電工程十分重要。充分利用水資源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電能,還可以起到防洪、蓄水的作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需要指出的是,傳統的水利水電工程受建設環境和水平條件的限制,已逐漸不能滿足人們對工程資源和功能的生產需求。因此,建設現代水利水電工程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既要掌握新的建筑施工技術,又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優化內部管理結構,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為工程順利進行打下基礎。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術。
關鍵詞:現代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技術
導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家高度重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建設了許多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不僅保障了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極大地緩解了我國能源短缺的現狀。與常規工程相比,水利水電工程對施工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只有保證施工質量,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研究這一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1 水利水電工程簡述
1.1 定義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利用水資源,實現合理的資源調節目標,結合資源分布和現狀,制定資源利用規劃,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如果忽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很容易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比如,如果在工程建設前對該地區的情況沒有基本了解,必然會引發各種問題,如洪澇災害或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等。如果事先掌握本地區的具體情況,結合當地的背景和自然條件,就很容易判斷本地區是否需要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資源,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
1.2結構特點
河流上游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共同地點。在施工過程中,外部因素和人為因素都可能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因此,要結合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具體要求,充分把握該地區的變化因素。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區域較偏遠的,在開工前應提前做好材料運輸工作,以免影響材料運輸進度。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幾個問題
2.1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般來說,企業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時,會出現兩張皮的情況。也就是說,大多數管理者表面上提倡實施先進的項目管理策略,但在實際情況中,他們并沒有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部門之間也沒有明確的相應職能界定。很多部門工作人員沒有一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總是到現場盲目指揮,這對工程建設的正常進度有很大影響。更有甚者,一些人利用自己的權利在相關項目中謀取私利,利用公款滿足自己的享受,無形中提高了過程項目成本。
2.2管理機制落實不力
近年來,隨著國內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許多施工單位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強化自身的管理機制,建立企業內部的工程項目管理機制,從而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由于種種制約,較為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無法在實際實施中得到有效落實。許多關鍵的戰略和程序會隨著領導的認識而改變,導致工程建設缺乏科學的保障。
2.3企業施工管理機制不創新
雖然很多企業歷史悠久,或者說豐富的施工經驗和熟練的施工人員能夠保證合格的施工質量,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企業的技術人員年齡偏大,離退休人員也越來越多,而現在的管理人員素質不強,在成本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先進理念的引進,這也使得企業管理者難以吸收新的管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活力,導致管理體制滯后,沒有創新。
3 現代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及技術管理策略
3.1 科學實施,全過程管理
縱觀我國傳統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其施工技術主要包括預應力錨索固定技術、施工導流圍堰技術、大體積碾壓混凝土技術和大壩填筑施工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也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并逐步與計算機技術完美結合[2]。例如,GPS定位技術可以為工程測量帶來新的機遇,保證工程測量的精度;將CAD技術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設計與跟蹤中,可以更直觀地展現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方案,及時發現施工方案和實際施工面積中存在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從而避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失誤。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越來越復雜。建設單位要積極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不斷培養專業施工技術人員,全面推進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安全和質量。
3.2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當前建設項目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實行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目的,不僅是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進行監督管理,而且是在節約施工時間的基礎上,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復雜的水利水電工程進行細分,保證各工程的科學合理開發,使復雜的建設內容清晰明了。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建設中,缺乏科學的管理,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阻礙后期工作,延誤工期的現象將十分明顯。因此,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時,要對施工技術、施工材料、施工人員、施工機械、工期等進行精細化管理,要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決策、施工設計、施工生產、施工驗收等方面實行精細化管理,明確權責,構建權責機制,把不同的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出現問題及時追溯責任。
3.3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
施工設備是進行工程建設的必要條件,也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順利發展的硬件基礎保證。為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工程技術人員要定期進行設備管理和設備運行質量監測。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施工設備維修技術,通過應用信息化的施工設備維修系統和先進的維修檢測儀,減少人力,傳統人力設備維護工作所帶來的物質資源和財務成本,及時發現和解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設備存在的問題。此外,要定期更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信息檢測軟件系統,及時掌握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進度,從而實現水利水電建設各方面的最優質量和最優消耗。對施工機具進行全面檢查,運用現代機械手段和信息手段,及時發現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具存在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設備的質量,在加強施工質量的基礎上促進施工的順利進行。
3.4 注重對新型施工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是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和材料水平的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要緊密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注重建筑材料的質量和環保性能,在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材料耐久性和抗壓性的基礎上,積極使用新材料和綠色生態材料,將新材料與新施工技術緊密結合,在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是我國重要的工程建設。要充分發揮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最大優勢,有關建設單位要從施工技術和管理體制入手,引進新的科學技術和高新技術機械設備,提供大量的建設資金,并選拔專業施工人才,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進行綜合管理和控制。從長遠看,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相關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家和社會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根本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玉芳.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與管理[J].甘肅農業,2016 (15) :42-44,46.
[2]牟思勇.論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施工技術及管理[J].四川水泥,2016 (05) :143.
[3]次仁旺堆.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術與方法探微[J].管理觀察,2016 (03)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