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鋒,張自超
(萬華化學(寧波)氯堿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315812)
蒸汽作為最常見的公用工程之一, 在氯堿生產過程中被廣泛應用。隨著裝置產能的不斷提升,萬華化學(寧波)氯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寧波氯堿”) 冬季最大蒸汽用量為35 t/h, 其中主要用于48%堿蒸發裝置、二次鹽水換熱、液氯汽化裝置以及伴熱管線使用。
蒸汽供應來源有三處, 一是來自萬華熱電有限公司,壓力1.0 MPa,溫度280 ℃,二是來自依托園區副產蒸汽,壓力1.0 MPa,溫度180 ℃,三是來自該公司鹽酸裝置副產,壓力0.3 MPa,溫度150 ℃。
近年來隨著該公司工藝裝置的不斷優化變更,蒸汽管網系統存在較為嚴重的能源浪費現象, 具體分析如下。
由于生產裝置的不斷優化, 部分蒸汽管線已停用,個別蒸汽管線缺少區域總閥,夏季高溫天氣蒸汽停用后無法及時關閉總閥, 導致管網內蒸汽品質下降,熱量損失量較大,且在管網負荷變動的情況下,管網內蒸汽平衡能力較差。由于管線冗余,管線末端壓力較低,無法滿足生產需要。蒸汽來源較多且進廠界總閥分別位于燒堿、氯氫兩個車間,開停車蒸汽暖管步驟復雜,給人員操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根據檢測結果顯示, 現場共檢測在用蒸汽疏水閥總計40 個,其中正常運行25 個(占比62%),排過冷水或異常4 個(占比約10%),損壞/泄漏11 個(占比約28%)。 疏水閥組故障后導致凝結水排放不暢,造成換熱設備積水嚴重從而降低了換熱效果。同時,疏水閥組存在漏氣現象,新鮮蒸汽直接排放,造成蒸汽損失。
伴隨著該公司節能意識的不斷增強, 蒸汽冷凝水作為品質較高的副產水資源, 回收利用不斷得到人們的重視。 區域內只有少部分蒸汽冷凝水排進廠區清污分流系統,大部分蒸汽冷凝水就地排放,沒有有效收集,損失了客觀的經濟收益。不同的壓力下蒸汽產生的冷凝水所含的熱量不同(一般在60 ℃,有的甚至可以達到90 ℃),蒸汽壓力越高,蒸汽冷凝水所含的熱量越大。根據統計顯示,冷凝水的熱量可達到總的熱量的15%~30%。 萬華氯堿廠區內有45 組左右的蒸汽疏水閥組,且蒸汽疏水閥組位置不規律,部分水資源已回收,余熱資源回收可能較小,但剩余蒸汽疏水閥組仍有較高的水資源回收價值。
因該公司使用蒸汽的來源較多, 蒸汽質量存在差異,主要區別在于飽和蒸汽和過熱蒸汽,各區域使用的蒸汽流量計多為孔板流量計, 存在流量計參數設計、選型問題以及缺少溫度和壓力補償的問題,流量計顯示數值不準確對平衡結算造成很大的影響。
液氯汽化器使用蒸汽量5.5 t/h, 開車后需要在汽化器桶內加滿熱水,開啟汽化器進蒸汽閥門,待蒸汽管線暖管結束后通過DCS 調節閥調節蒸汽的加入量。 操作人員在正常操作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汽化器內氯氣壓力、溫度變化,以及汽化器出口氯氣壓力和溫度, 特別是在外送氯氣流量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容易引起汽化器內溫度的變化,人員干預有偏差時會導致控制難度加大, 并且當大幅度的調節汽化器溫度時,會導致蒸汽管網壓力波動,影響其他工段正常的蒸汽使用。
對各裝置蒸汽使用情況進行了重新分析, 整體規劃設計,重點解決管線冗余,回收主管廊蒸汽冷凝水,既要減少蒸汽的數量損失,提高蒸汽品質,又要建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統,達到節能的目的。
來自園區副產飽和蒸汽,經過減壓,分為兩路蒸汽分別為0.7 MPa、180 ℃蒸汽和0.3 MPa、140 ℃蒸汽,同時來自萬華熱電過熱蒸汽減溫減壓為0.7 MPa、180 ℃蒸汽和0.3 MPa、140 ℃蒸汽,因萬華熱電所產蒸汽為過熱蒸汽,因此在完成減壓操作后,為降低蒸汽溫度,增加了減溫器,降低蒸汽溫度,最后鹽酸合成爐也副產了0.3MPa、140℃的蒸汽,這三路蒸汽是萬華寧波氯堿蒸汽的主要來源, 產區內蒸汽有0.3 MPa蒸汽管網和0.7 MPa 蒸汽管網, 蒸汽的使用主要集中在48%堿蒸發、液氯汽化器加熱、二次鹽水換熱、氯酸鹽分解裝置換熱及公用工程用汽。
萬華寧波氯堿利用年度大修的機會, 對蒸汽管線進行了改造, 通過改造將原有的獨立的兩大蒸汽來源,園區蒸汽和萬華熱電蒸汽匯總在一起,先對蒸汽進行減壓至0.7 MPa 再通過減溫器對蒸汽進行減溫,溫度達到180 ℃左右后,用于48%堿蒸發裝置使用, 后續在對管網內0.7 MPa 蒸汽進行二次減壓至0.3 MPa,溫度基本控制在145 ℃左右,輸送至0.3 MPa蒸汽管網供二次鹽水換熱、液氯汽化器加熱、氯酸鹽分解裝置和公用工程使用。
(1)取消部分管線,減少蒸汽損失
此次改造中, 取消了區域內已經停用液氯事故塔區域停止使用的20 m 低壓蒸汽管線,取消了萬華副產蒸汽減壓閥組, 將萬華副產蒸汽管線移位至萬華熱電蒸汽進口段, 兩路聯通為一路, 同時減壓至0.7 MPa 后再連接低壓減壓閥組,將0.7 MPa 蒸汽減壓至0.3 MPa 供液氯汽化區域以及二次鹽水換熱和部分公用工程使用。 拆除舊汽化器裝置停止使用的低壓蒸汽管線,鹽酸區域廢棄管線等,總計拆除廢棄管線50 m 左右。 相比改造前管線,減少了管網的冗余,避免了不必要的蒸汽浪費。
(2)減少計量偏差,優化蒸汽流量計
此次大修, 萬華氯堿對各個區域缺失的蒸汽流量計根據使用的流量,核算當前的蒸汽管徑,對流量計選型重新進行評估,安裝了新的蒸汽流量計,便于后續的蒸汽平衡核算。 現階段全廠蒸汽使用的平衡圖見圖1。
(3)建立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統
本次改造,新增了DN80 的碳鋼管道,將公共管廊附近的蒸汽輸水閥組全部安置在主管廊蒸汽管道下層, 與冷凝水回收管線連接, 組成冷凝水回收系統,回收后的蒸汽冷凝水作為循環水補水使用。
改造完成驗收使用階段時, 由于蒸汽管線水試漏時內部存水較多,暖管時需要關注,盡可能排空管道余水,避免蒸汽主管以及輸水管線震動。
(4)新增汽化器APC 控制手段
為減少汽化器人為操作難度,提高裝置穩定,同時減少汽化器負荷波動時對蒸汽總管的影響, 萬華寧波氯堿引進APC 過程控制系統,通過對汽化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實時數據、 歷史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建立汽化器系統運行模型,利用系統模型進行多變量實時優化控制。
APC 投用后汽化器溫度值持續控制在期望值附近,目前該期望值設定在55 ℃以上,該期望值由操作人員設定,減少了人員操作難度,同時穩定汽化器操作, 降低汽化器出口的氯氣壓力、 溫度波動的20%實現液氯汽化器的卡邊控制, 降低汽化器出口氯氣溫度2 ℃,實現汽化器自動負荷控制,降低操作人員工作量。

圖1 現階段全廠蒸汽使用的平衡圖
本次蒸汽管線改造完成后, 蒸汽管線汽源切換較之前更加方便快捷,系統平穩可靠,消除了之前出現的蒸汽跑冒滴漏的現象,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具體收益計算如下。
(1)節約蒸汽管線表面熱損失
根據計算公式可得,Qt={[2π(TV-TA)]/〔(LnD0/D1)1/λ+2/(D0α)]}×Z×1.3=401.53(W/m)
共減少蒸汽管線85 m, 總計節約熱能85×401.53×24×365=298 979 238(W),根據換算公式可得,每年可節約蒸汽83 714 186 kJ,0.35 MPa 下蒸汽熱焓值為2 725.0 kJ/kg,折合為蒸汽為30 t,預計總收益為30×200=6 000(元)。
(2)減少蒸汽疏水閥蒸汽損失
蒸汽疏水閥根據熱損失計算, 蒸汽泄漏損失量及成本表(蒸汽價格200 元/t,月運行時間720 h),廠區內低壓蒸汽疏水較多,以低壓蒸汽疏水計算,減少損失=4 638×11×12=612 216(元)。
(3)蒸汽冷凝水回收收益
根據蒸汽使用量, 每小時預計回收2 m3冷凝水,以除鹽水5 元/t 價格計算,預計年度收益為2×24×5×365=87 600(元)。
(4)合計收益
合計收益金額為705 816(元)。
(5)投資回收期
項目投資556 400 元;回收期0.8 年。
蒸汽作為主要的能源, 在氯堿生產成本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 蒸汽節約的表面價值是減少泄漏損失,但更大價值是提升蒸汽的品質,從根本上減少工藝換熱和伴熱設備對蒸汽的需求量, 并有效進行冷凝水回收利用。 本次改造強調技術先進、設計合理、產品可靠,所有設備均采用最高標準,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