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胡雨薇
隨著在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國先后獲批緊急使用,由康希諾生物和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成為中國第三款被大規模接種的新冠疫苗。本月早些時候,巴基斯坦衛生官員透露,該疫苗在巴國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結果顯示,單針接種疫苗28天后,對重癥新冠肺炎的保護效力為100%,總體保護效力為74.8%。對于成立僅12年的康希諾生物而言,此次新冠疫苗研究的規模之大是史無前例的,該公司臨床運營中心總監、巴基斯坦臨床項目負責人茍錦博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該疫苗在巴基斯坦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的情況。
自去年9月以來,康希諾生物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已在巴基斯坦、墨西哥、俄羅斯、阿根廷和智利5個國家完成對4萬余名受試者的接種,其中巴基斯坦是最早啟動臨床試驗的國家之一。隨著三期臨床試驗在巴基斯坦展開,康希諾生物先后派出總計8人的兩支團隊前往伊斯蘭堡、拉合爾和卡拉奇與當地研究中心等合作方共同推動跟進臨床試驗進展。茍錦博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作為臨床試驗的申辦方,康希諾生物團隊的主要任務是設計試驗方案并對試驗質量進行管控。“我們監督臨床試驗是否按計劃、按規范進行,但不會對試驗結果進行任何干預”。茍錦博強調。
這是巴基斯坦首次參與如此大規模的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也為康希諾生物與各合作方帶來不少挑戰。茍錦博說,雖然選擇的5家臨床試驗機構都是巴基斯坦國內最好的醫院,也均建有臨床研究中心,但都是基于小規模試驗設計的,這些機構開展臨床試驗的經驗與國內醫院存在差距。對于此次計劃有上萬名受試者入組的臨床試驗而言,如何招募志愿者成為首個難題。
“第一批前往巴基斯坦的4名同事主要精力就放在和當地研究者討論如何高效合規招募志愿者,包括拍攝招募視頻、發動親朋好友,向他們強調疫苗安全性沒有問題”,茍錦博回憶稱,一位同事當時與國內通電話時哭了出來,“我們來這里已經半個多月了,才招募到這么點人,沒臉回去了”。最終,此次臨床試驗完成了對1.7萬多名受試者的招募。
為幫助當地醫院更好地理解、開展臨床試驗,康希諾生物方面也對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線上和線下培訓,并且與合作的臨床研究組織(CRO)共同為此次試驗建立了整套SOP(標準操作規程)體系。茍錦博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巴基斯坦研究人員日后可以借鑒這些體系,為參與其他大規模臨床試驗提供經驗。
康希諾生物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這款新冠疫苗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分別于去年3月16日、4月12日在武漢啟動一期和二期臨床試驗,茍錦博也參與其中。“一二期臨床試驗的樣本量只有幾百,這對于有經驗的研究機構來說不是問題,并且志愿者們的奉獻精神也令人印象深刻”,茍錦博說,相比之下,三期臨床試驗無法在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的國內進行,需要協調全球資源,這對試驗的整體效率產生了影響。
目前,巴基斯坦的三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數據清理工作。茍錦博介紹稱,臨床試驗得到的數據并非采集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還需要經過質量控制后才可錄入數據采集系統進行分析。“如此大規模樣本量的研究,產生的研究數據也非常多,數據清理工作非常緊張”,茍錦博說,以往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從現場啟動到清理數據準備申報,一般跨度在3至4年,“但新冠疫苗研究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都希望可以盡快得到結果,向公眾提供安全有效的產品。”
對于三期臨床試驗的后續研究,茍錦博提出一個各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需要對受試者進行至少12個月的隨訪,但由于多款新冠疫苗陸續在各國獲批使用,是否允許受試者接種其他疫苗面臨科學和倫理上的雙重挑戰。如果繼續維持盲態,即不告知受試者接種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可以得到的試驗數據質量是最高的,但倫理上存在巨大挑戰;如果允許受試者接種其他疫苗,試驗數據又會受到影響。“目前,我們也在密切關注世衛組織和國內機構發出的指導和建議。”茍錦博說。▲
環球時報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