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華

“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接受《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專訪時,湖州市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表示,如何加快實現高水平城鄉融合,已成為吳興區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小康》·中國小康網:我們常說,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作為“2020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的榜首,吳興如何破解鄉村“鑄魂”難題?
吳炳芳:“既要塑形,又要鑄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提出的要求。我的理解是鄉村發展好不好,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的精神風貌怎么樣,也就是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在富“腦袋”方面,我們的做法主要有三條:
一是黨建引領。也就是打造堅強有力的基層戰斗堡壘。這幾年,我們持續推進“雙創雙全”組織力提升工程,探索出村社集中辦公、民警副書記、村賬鎮管、“八分鐘”黨群連心服務圈等一批具有吳興特色的經驗做法。我們全面推行“紅色聯盟”“紅色網格”“紅色物業”,積極創新“黨員好鄰居”“街社點單、部門接單”等服務載體,培育了一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品牌。
二是文化浸潤。這幾年,我們通過區、鎮、村、社會力量共建等模式,大力推進區圖書館、區文化館等文化陣地建設,已建成城市書房5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4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5個,在全市率先實現了112個規模以上可建行政村文化禮堂全覆蓋,累計開展送文化下基層、送書下鄉、送展覽講座、文化走親等“三送一走”文化惠民活動150場次。我們大力推進城鄉文明建設,2020年吳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區建設通過驗收,并以占全市點位80%的主力軍擔當,助力湖州取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復評地級市排名全國第一的好成績。
三是醇厚鄉風。這幾年,我們圍繞爭當基層治理現代化先行地排頭兵目標,不斷深化基層治理創新,探索推行具有吳興特色的“四梁八柱”平安建設體系,重點打造“老兵驛站”“老宋談心室”“平安大姐工作室”等43個社會力量調解品牌工作室,并成立南太湖社會治理研究院,“中國治理的世界意義”國際論壇在吳興召開,織里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鄉村治理工作獲得中央改革辦肯定,基層治理已成為吳興的一張金名片。特別是我們2020年出臺了片區社會治理工作站建設運行地方標準,建成了代表全省最高水平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新中心運行以來,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7%,法院民商事受理數同比下降28.5%,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小康》·中國小康網: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目前吳興還存在哪些短板和難啃的硬骨頭?未來吳興在城鄉融合發展上還會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吳炳芳:在吳興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遇到了三方面的難題:一是增收渠道還不夠暢通。近年來,我們創新推出“強村十法”,目前全區村集體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村實現了全覆蓋。但就方法而言,還是以村集體資產購置物業、產生收益為主,多元化推動增收的渠道還不夠寬,特別是提升農民收入的手段還不夠多。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上的產業差異化導入文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推動持續強村增收。二是公共服務還不夠均衡。因為吳興是湖州的中心城區、主城區,城市資源相對豐富,導致在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方面,農村與城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已組建民生項目推進專班,將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村區域民生項目的支持力度,加速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人居環境還有待提升。近年來,我們通過全國文明城市評比、復評工作,有效帶動了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但是,城鄉生活垃圾精準分類的問題,部分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生態環境防反彈的問題,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下一步,我們將以爭創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主抓手,全面推進全域大花園建設,進一步繪好吳興“山水清遠圖”。
關于未來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問題,我覺得首先要跳出吳興看吳興,同時要辯證看待機遇和挑戰。未來,我覺得吳興在城鄉融合發展上還存在三大機遇和挑戰:一是更大范圍的城鄉融合問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吳興如何更好接滬融杭,實現更大范圍的城鄉融合,進而加速從地理意義上的“長三角之心”成為戰略意義上的“長三角之星”,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機遇和挑戰。二是更高標準的城鄉融合問題。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吳興在拿到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第一名后,如何更好扛起示范樣本擔當,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機遇和挑戰。三是更高質量的城鄉融合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未來,我們該如何更好提升群眾滿意度,讓群眾在城鄉融合發展進程特別是未來社區、智慧鄉村建設中有更多的獲得感,是我們面臨的第三個機遇和挑戰。
《小康》·中國小康網:自您2019年調任吳興區委書記一職已有一年多時間,您的感受如何?
吳炳芳:接過吳興事業發展的接力棒一年多來,我有4個方面的感受非常強烈:
第一,這是一片干事創業的熱土。歷屆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總綱,堅定不移打造“生態吳興、經濟強區、科技新城、幸福家園”,實現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趕超發展。截至2019年,吳興已經連續兩年實現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綠色發展百強區、投資潛力百強區、科技創新百強區、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大滿貫”,連續六年獲市對區考核一等獎。2020年我們又位列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第一名,躋身全國工業百強區、營商環境百強區,并獲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對于一個建區才17年的新區來說,非常不容易。
第二,這是一片改革創新的熱土。改革一直是吳興的內在氣質。2020年,在全市率先設立改革創新獎,區屬五大國有集團公司重組成立,34項改革舉措成為省級及以上試點,推進批發零售業改造提升、落實鼓勵和支持就業創業政策2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助殘服務“一件事”集成聯辦、“最多跑一地”改革、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做法在《競跑者》刊發,水管理平臺建設成果入選省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最高榮譽“觀星臺”,一體化實訓模式獲評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
第三,這是一片生機勃發的熱土。2020年,我們的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平臺列入了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經開區躋身省級開發區考核評價前十,絲綢小鎮、美妝小鎮正式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我們還出臺了總量400億元的“吳九條”,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6個、開工入庫105個,分別承辦省、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列入實施類省重大產業項目數量和爭取省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均列全省第一,近三年畝均稅收年均增長超30%。
第四,這是一片團結奉獻的熱土。特別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吳興全體黨員干部充分發揚鐵軍精神,迎難而上、沖鋒在前,成為全省較早列入低風險等級的區縣之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做法兩次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作經驗介紹,“老兵警長”陳建如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同時,我們的12個案例獲評省市“三服務”擔當破難典型案例,連續兩次電視問政全市第一,連續6個月“政企通”平臺滿意度全市第一。
《小康》·中國小康網:2021年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對于吳興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您有什么思考?
吳炳芳:2021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著力強化制度創新,加快推動從“事”到“制”和“治”的轉變,力求以制度固化優勢、創造優勢,重點就是堅定一個目標,全面開啟四個新征程。
堅定一個目標就是,爭當“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示范樣本排頭兵,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中展現吳興擔當作為。
全面開啟四個新征程就是:一是聚焦環境友好、宜居樂活、富饒秀美目標,全面開啟更高水平生態吳興建設新征程;二是聚焦改革強區、開放強區、創新強區目標,全面開啟更高能級科創新城建設新征程;三是聚焦項目更精、產業更強、結構更優目標,全面開啟更高質量產業強區建設新征程;四是聚焦服務有為、保障有力、治理有效目標,全面開啟更高標準幸福家園建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