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展望未來 王繼明表示,衢江區將著力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
“一件事”集成改革進展如何?建設“信用衢江”還將推出哪些舉措?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針對這些問題,《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對衢州市衢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繼明進行了專訪。
《小康》·中國小康網:是否可以舉例介紹下“一件事”集成改革的狀況和進展?
王繼明:實施“一件事”集成改革是推進政務服務迭代優化、構建高效服務體系的必由之路,是踐行“整體政府、高效協同”理念的生動寫照,也是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階段。2019年,浙江省委改革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把“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項重要經驗的精神,聚焦企業群眾辦事審批多、多頭跑等問題,謀劃集成了公民個人全生命周期24個“一件事”和企業全生命周期17個“一件事”。
衢江區作為浙江省“區鄉一體、條抓塊統”綜合改革試點縣(區)之一,在做實做優41個便民利企 “一件事”的基礎上,探索更多系統集成群眾企業眼中“一件事”。同時聚力攻堅加快推進機關內部集成“一件事”。目前我們已梳理形成公務員職業生涯全周期管理、農民建房審批、集體建設用地審批等50項機關內部協同“一件事”,并歸集到“浙政釘”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平臺5個模塊進行上線運行。
便民利企“一件事”方面,以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為例,原先辦事群眾給新生兒上戶口、社保參保需公安窗口、社保窗口、社保卡制卡銀行網點多頭跑。實行出生“一件事”聯辦改革后,我們在市第二人民醫院和衢江區婦保院產科開設出生“一件事”專窗,通過強化衛健、社保、公安、醫保等部門業務協同推進數據共享,重塑辦事流程、精減辦事紙質材料。依托網上辦掌上辦途徑和卡證免費郵寄,實現辦事群眾在病房內不跑腿即可完成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社保卡、兒童疫苗接種證四證聯辦。機關內部“一件事”方面,以農業項目聯審為例。農業局作為農業項目評審牽頭單位,之前需要拿著項目資料逐一跑多個部門進行項目聯審對接。現在農業局只需要通過機關內跑平臺發起辦件指令,上傳項目資料,系統自動分發給各責任部門,各責任部門在平臺并聯流轉,一天內完成辦件反饋,節省了跑動次數,提高了辦事效率。
《小康》·中國小康網:在建設“信用衢江”體系上,還將推出哪些舉措?
王繼明:我們始終將信用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2019年以來,我們圍繞落實浙江省社會信用建設體系“531X”工程(即“聚焦企業、自然人、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5類主體,構建公共信用指標體系、信用綜合監管責任體系、公共信用評價及信用聯合獎懲體系3大體系,完善全省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進信用體系在若干重點領域創新應用”)部署,積極開展“信用+”場景應用探索,構建了具有衢江特色的信用評價體系,建成了信用智治綜合管理系統平臺,形成鄉村智治、商圈智治、園區智治三類主體信用場景應用。
未來我們將圍繞深化落實全省信用建設“531X”工程,進一步豐富完善衢江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完善信用智治系統平臺功能開發建設,強化信用信息歸集與信用信息共享,在“信用+”場景應用上不斷做深做實、探索創新。在鄉村信用智治方面,開展農戶信用評價,加快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與基層治理相融合,打造蓮花國際未來社區等一批信用生態小鎮。在商圈信用智治方面,推廣應用四色信用碼,完善分級分類信用監管機制,構建“執法結果—信用評價—監管措施”的全周期閉環管理。在園區信用智治方面,開展企業信用評價,推進信用評價結果在“優信企業”評選、企業政策扶持、金融信貸服務等方面的多元化場景應用。
《小康》·中國小康網:衢江區將如何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問題上持續下功夫?
王繼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文件將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在全國全面推開。在此之前,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江浙滬吳江、南湖、嘉善、青浦、徐匯等三省五區縣率先開展了探索試點。衢江區立足打造浙閩贛皖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定位,著力在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政務圈和構建金衢黃南饒五城政務圈兩個方面推進“跨省通辦”。重點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開展事項梳理,統一通辦事項標準。對照國務院辦公廳140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以保障改善民生、惠企利企的個人和企業辦事高頻事項為重點,分批梳理出一批符合實際需要、當前切實可操作的“跨省通辦”事項。同時針對不同省份政務服務事項標準不一問題,加強協調溝通,統一辦理的標準、需提交的材料、審核的程序流程、審批的要點以及辦結的時限等內容,為“跨省通辦”奠定事項基礎。二是構建“跨省通辦”的平臺渠道。通過在實體政務大廳互設“跨省通辦”服務專窗、授權開設網辦系統賬號異地登錄權限、跨省投放政務服務自助終端設備等方式,探索搭建創新“跨省通辦”服務平臺。三是建立完善“跨省通辦”合作保障機制。建立跨省協調聯席會議機制,協同解決政務一體化改革遇到的具體困難。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推進線上數據互通與各類證照材料互遞。健全業務交流機制,推進跨區域政務服務事項業務培訓,提升通辦業務能力。
《小康》·中國小康網: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和措施有哪些?
王繼明: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圍繞建設法治化、市場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目標,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一是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推進行政審批改革。聚焦市場主體反映突出的限制多、門檻高、審批繁等問題,堅持化繁就簡、打通梗阻,持續推進商事登記“證照分離”、中介服務市場化、綠色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改革。二是進一步優化監管方式,推進公平公正、包容審慎監管。重點聚焦監管執法不規范、不透明與不充分、不到位并存等問題,堅持放管結合并重,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機制落實,持續加強監管執法與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化建設。三是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效能,推進精準智慧高效服務。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問題,堅持惠企利民、便捷高效,依托數字賦能持續推出便利化舉措,著力解決企業在用工、項目審批、獲得信貸、跨境貿易等重點領域的難點堵點問題。四是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進企業降低成本。著力完善金融支持機制,支持擴大民營、小微企業融資規模,更大范圍推廣“信易貸”。持續推進“鳳凰計劃”,支持激勵本地龍頭企業上市融資。保障企業用水用電用氣,著力降低企業用電用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