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對話與碰撞 《 思·享2021》邀請了超過30位一流專家學者,以及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過的各界優秀代表和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黨支部書記齊聚一堂。
辭舊迎新的跨年夜,眾多歌舞娛樂的跨年晚會刷屏的同時,一檔名為《思·享2021》的跨年節目吸引了北京80后女生余思思一家的注意,將他們留在屏幕前,度過了特別的一晚。
如何回望2020年?如何展望2021年?對于這個問題,每一個人、每一個平臺,都有著不同的回答。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以下簡稱福建廣電)衛視中心給出的答案是,用一場思想的碰撞站上新時代的起點。
2020年的最后一天,福建廣電衛視中心旗下兩大平臺東南衛視、海峽衛視共同推出了跨年特別節目《思·享2021》,整場節目以“百年未有之變局與中國共產黨”為主題,分為“臺海局勢與兩岸關系”“中國式抗疫背后的制度優勢”“大變局下中國的戰略挑戰和機遇”“脫貧攻堅與建黨百年新征程”等四個板塊。這是福建廣電衛視中心連續第3年推出《思·享》跨年特別節目。“每一年,我們都邀請重量級的嘉賓,對當年國內與國際形勢進行全面的復盤和回顧,同時對未來做一個展望。3年來,我們堅持做這個節目,在省級衛視里,算是獨樹一幟。”《思·享2021》總導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常務副主任、海峽衛視總監李燦宇對《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說道。恰恰是這3年的堅守和沉淀,讓《思·享》變成一次思考和思想、分享和共享的如約而至。
“《思·享》在今年也有所突破,特別是在現場嘉賓的數目上,要遠超以往。”李燦宇介紹,《思·享2021》共邀請了超過30位頂尖高校、權威科研院所、高端智庫的一流學者,臺海問題專家及海外知名學者,以及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過的各界優秀代表和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黨支部書記齊聚一堂。
“我一直說武漢人民是英雄,全國人民都是英雄。”“我們的文化看起來很古老,但是這種文化融在每個人骨子里,危難時迸發出的力量,可以排山倒海。”“中國式抗疫背后的制度優勢”板塊中,“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的表達精準呈現了面對危難時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與“疫情上報第一人”、 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蔡艷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建三局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紅濤,武漢市江漢區民意街多聞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田霖等4位來自武漢抗疫最前線的先進代表一起,探討了中國式抗疫背后所彰顯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李玲認為,抗疫帶來的啟示之一就是——為什么醫患關系能夠在抗疫中恢復到和諧的狀態?“因為國家第一時間出臺了新冠患者免費治療的政策,把醫生、護士從創收機制中解放出來,醫和患的信任關系就回來了,這對我們未來醫改有重大的啟示。”李玲說,免費醫療不是老百姓看病不要錢,而是醫院回歸公益性,政府的投入更多用在保障醫院運行和醫務人員的收入上。在她看來,這條路我們是走得通的,希望我們改革的步伐能夠加速。
在“大變局下中國的戰略挑戰和機遇”板塊中,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前經濟商務參贊、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軍控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滕建群,與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鄭若麟一起,現場通過視頻連線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訪問科學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本與社會中心外籍研究員陳平,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天研究院院長馬偉寧,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志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倫敦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高級客座研究員、原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以及《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作者、俄羅斯莫斯科伊茲博爾斯克俱樂部研究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羅夫斯基,對2020年國際關系做了盤點,對2021年世界格局進行了預測和展望。
陳平教授認為,很多國際上的矛盾,都是金融的沖突,“為什么美國兩黨要把這個矛盾轉到中國、歐洲,實際上是要轉移美國的財務負擔”。王文教授認為,未來中美關系壓艙石一定是中國的強大,中國越強大,中美兩國才會越穩定。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憧憬變為現實,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在“脫貧攻堅與建黨百年新征程”板塊中,節目邀請到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之孫李宏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福建農林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溫鐵軍,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宏甲,全國勞動模范、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黨委書記冷曉燕,共同回顧脫貧攻堅一線的艱辛和光榮以及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崢嶸歲月,總結建黨百年來的寶貴經驗,探討如何將這些經驗運用于新時代的偉大斗爭。
溫鐵軍認為,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我們需要練好內功、夯實基礎,強化以國內為主體的雙循環戰略,向生態文明轉型,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需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作用,發揮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凝聚民心、凝聚民力的作用。
臺海形勢走向和平穩定、兩岸關系向前發展是時代潮流,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在“臺海局勢與兩岸關系”板塊中,《思·享2021》邀請了華中師范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以及臺灣媒體人黃智賢等專家學者把握臺海脈動,闡釋兩岸關系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這幾個板塊也是根據這一年的情況來設置的。” 李燦宇說道,通過這些內容的展現與分享,可以讓觀眾在跨年這個特殊的時刻,對2020年進行復盤,并對未來進行更深刻的展望,回到初心,達成共識。“今年國家都做了什么事情,國際上都發生了什么,未來會有什么樣的變化。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關注這個。”
《思·享2021》總策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主任、東南衛視總監洪雷表示,《思·享2021》是東南衛視和海峽衛視合并成立衛視中心后的第一場重頭戲,無論是嘉賓資源還是內容設置,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在整合優勢資源后,目前的衛視中心在臺海資訊以及國際關系的新聞報道體量和影響力已經處于全國衛視領先地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以“思想跨年”的形式迎接新年,是福建廣電衛視中心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的最好實踐。
“東南衛視的《思享·2021》從形式到內容都耳目一新,創意極佳。該節目區別于其他各類跨年節目的最大特色在于,不僅緊扣時代熱點,而且展現出思想深度和精神氣質,給人以思想啟迪和心靈震撼,引發觀眾深度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副編審王海龍點評《思·享2021》并對節目表示稱贊,“這種跨界的對話別有氣象,是一場弘揚時代精神的思想盛宴!”
“這個節目的確是思想的盛宴,我和我家人、朋友都獲益良多。”余思思在看完《思·享2021》后,馬上去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期待思享在下一個跨年與我們繼續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