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涵
(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屋內空氣質量,即在標準情況下干燥空氣的純凈度。左右屋內空氣質量的元素通常是甲醛、VOC對身體有害的事物或顆粒。數學建模是檢驗這部分物質并完成考評的有效工具。相異的室內環境必須啟用相異的考評模型來處置,所以,界定模型的使用環境、建模流程與運用成效有著極大的價值。筆者依照時間次序與相異的用途,簡介了六大較為經典的考評模型。筆者將建筑原料當成屋內空氣污染源,并權衡到屋內外通風進氣的情況,構建建筑原料對屋內空氣質量影響的數學模型,并完成污染物濃度的預估與運算。
潘寶駿在2000年抽檢了福州五個歌舞廳,搜集1989-1998年66個檢測點四大參數,以SPSS10.0.5實施統籌解析。
明確四大空氣質量數據的類別編碼,并由此構建4D列聯表:
a:氣溫(TEM)。TEM <22℃為LT,≥22℃為HT;b.負離子濃度(NI)。NI<7為LI,≥7為HI;c.二氧化碳(CO2)。CO2 <0.07為LC,≥0.07為HC;d.細菌總數(BAC)。BAC <19為LB,≥19為HB。
4D列聯表內,與每格觀測頻次(uijkl)相呼應的每格期望數據是m(ijkl),數學模型是:
lnm(ijkl) =u+u1(i)+u2(j) +u3(k)+u4(l)+
u12(ij) +u13(ik)+u14(il)+u23(jk)+u24(jl)+u34(kl)+
u123(ijk)+u124(ijl) +u134(ikl)+u234(jkl)+
u1234(ijkl)式中:U:期望頻次自然數據的均數;
u1(i)~u4(l):主效應,即各數據對應的效應;
u12(ij)~u24(jl):1階交互效應;
u123(ijk)~u234(jkl):2階交互效應;
u1234(ijkl):3階交互效應。
這類獨立數據數目與總格子數的模型中被叫做飽和模型。
住房是各類建筑原料堆砌的屋內小環境,屋內空氣環境質量被多類元素與相互間所影響,包含建筑創設、裝修作業、物主活動、屋外空氣質量等。屋內空氣質量數據通常是由屋內空氣構成,屋內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形成于屋內與屋外的污染源,而且與屋內通風換氣率、污染物降解潔凈度相關。依照物質守恒規律,屋內空氣污染物數目的均衡方程能夠被表述成:屋內空氣污染物數量=屋外流入的污染物量+屋內形成的污染物量-屋內排泄的污染物量。

圖1 屋內污染物擴散模型
建筑原料根據其特性與用途能夠分成基礎建筑原料與裝修用料,兩者很難嚴格區分。例如水泥混凝土、自然石料、人造板料、涂料、漆料等。雖然建筑原料的品種不一,然而其污染物的散發原理是相同的。微分方程(一)兩邊除以V,能夠得到:

算式內,L-屋內建筑原料填充率,平方米/立方米;E——建筑原料中污染物散發速度數據,mg/m2·h1;N為屋內外空氣互換率(次數/小時);建筑原料內氣體污染物的散發速度是動態的,通常情況下,污染物散發速度伴隨用時而下降,那么:

算式內,E0——建筑原料中污染物原始散發速度,mg/m2·h;k——建筑原料內污染物散發速度的衰減數據,h-1。
將算式(三)代入微分方程式(二),那么:

解以上微分方程階段,權衡到邊限條件中的原始時間t=t0=0,屋內污染物的原始濃度與屋外污染物的濃度是相同的,那么Ci=Cj0=C0。運算算式(四)獲得時間t,屋內空氣中某類污染物的濃度是:

方程(五)被叫做建筑原料對屋內空氣質量影響的數學模型,映射出屋內建筑原料填充率、屋內外空氣互換率、屋外空氣污染物濃度對屋內空氣品質的影響程度,此數學模型被用在屋內空氣質量的考評與預估中。
數學模型(五)適于預估通風環境中屋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例如某住房內裝修創設中加權濃度的預估測算。房屋大小是5m×4m ×3m,房屋占地V=60立方米。使用天然通風模式,屋內氣溫是(23±2)攝氏度,相對濕度是(45±5)%。挑選建筑市場上某種細木板料實施裝飾,揮發出有機物甲醛。根據下列兩類狀況、三大方法創設,預估與運算屋內加權濃度在半年內的改變情況。

表1 材料使用情況表
1)首類狀況:屋內空氣互換率N=1.0h-1,細木工材料填充率依次使用L1、L2、L3三類創設預案,算式A=L×V運算出材料運用量,見表1。
2)第二類狀況:屋內細木工材料填充率L=1.0m2/m3,空氣互換率依次使用N1、N2、N3三類通風預案,算式Q=N×V運算出通風進氣量。
3)明確模型數據
使用小規模環境實驗艙均衡濃度模式,明確數學模型(五)內的E0與k兩大數據。細木工材料加權的原始發散速度E0=3.57mg/m2·h-1,甲醛發散速度衰減數據k=0.0078h-1.把E0與k代入數學模型(五)可以獲得:

4)居民住宿區甲醛濃度預估模型
①適用環境
王琨等從2003年1-12月對哈爾濱市七大區域內新裝修大概1年的住宿區完成了屋內甲醛測定,得到246分樣品。成果說明:檢測率是100%,濃度范疇是 0.017 - 1.302mg/m3, 年 度 平 均 數 據 是0.219mg/m3。
②建模描述
任意抽查55個住宿區房屋,權衡到影響甲醛濃度的六大元素,也就是屋內氣溫、屋內空氣含濕量、屋內換氣情況、房屋材料占地、材料質量級別(依照情況分成1-5級)與房屋體積。
依照這部分元素與實際測量的濃度間的關聯,構建屋內空氣內甲醛濃度預估模型:
C=fQ(rT+a)(bD+e)/(i+jN/G)
③使用成效
使用統籌軟件SPSS12.0融合具體參數對算式實施非線性運算,獲得待定數據。所以獲得下列經驗算式:
C=0.582Q(0.108T-0.907)
(0.001D+0.193)/(1.401+1.093N/G)
擬合數據R2=0.7728。為檢測模型的可行度,將沒有參與建模的36組參數代入運算出預估數據;對比實際值與預估值,回歸統籌得出有關數據R2=0.8670,標準偏差是0.053mg/m3。實際測得的甲醛濃度 范 疇 是0.036-0.610mg/m3,平 均 數 據 是0.210mg/m3,標準偏差是0.024mg/m3。
成果顯示,預估模型可以有效地估測屋內空氣中的甲醛濃度。
綜上所述,本文構建的建筑原料對空氣質量影響的數學模型,是基于污染物的質量平衡理論與動態揮發速度而獲得的,有著運算算式簡易、物理意義清楚的特征。此模型適合屋內通風的環境,建筑原料揮發氣體污染物的濃度預估中,能夠為建筑與裝修工程對屋內空氣質量的影響考評提供數據支撐。在屋內裝飾裝修與通風空調的創設階段,也能夠為建筑品種的挑選、建筑原料運用量與屋內外通風量的明確提供參考依據。在屋內溫濕度既定的狀況下,數學模型內的原始揮發速率E0與衰減數據k與建筑原料的種類、特性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