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謙
(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比例的逐漸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問題受到廣泛的重視,很多居民提出了“出行困難”問題。目前,許多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如果居民突發疾病等情況,會增加醫療救援工作的難度。在老舊住宅樓安裝電梯是一項有惠民工程,既能解決老年人出行不便的問題,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然而,大多數老舊住宅電梯的安裝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具體工作難以有效地進行。
2019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城鎮中有大量的老舊居民點。要大力開展改造升級,改造水、電、氣等配套設施,給予加裝電梯工程大力支持。”財政部、住房部發布了修改后的《中央財政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在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中加入了老舊住宅小區改造項目,使資金得到規范化管控,資金利用效率提升,對解決電梯加裝成本問題具有重要作用[1]。
地方政府就老舊住宅樓電梯加裝工作出臺了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政府采取以試點為突破口的方式,主要靠自籌資金加裝電梯,輔以財政補貼,鼓勵社會組織參與,每部電梯最高可補貼24萬元;南京市政府鼓勵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推出半價補貼,業主可利用公積金支付加裝費用;福建省引進了我國第一種在老舊小區中加裝電梯的付費使用方式,與住戶或業主委員會簽訂電梯加裝、使用合同,業主只需支付一部分的電梯費用,制造企業根據合同收回成本。
嚴格的審批程序是電梯加裝工程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加裝過程還與住房、環保、土地、消防、建設、市政等多個部門有關,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目前,我國缺少統一的執行方法,導致安裝電梯申報程序復雜,審批過程長,審批標準不明確,具體加裝存在諸多困難。
老舊住宅增設電梯工程需要較高成本,安裝一臺電梯的成本通常是幾十萬元,外加各種日常維護和運營成本,導致加裝費用較高[2]。財務部門對于加裝電梯的類型、補貼金額和使用缺少具體規定。由于不同居民的負擔能力不同,單靠居民自己承擔加裝電梯的費用較為困難。另一方面,老舊小區物業的管理費用較低,甚至一些小區直接規街道管理,使得加裝電梯資金難以迅速籌集,對電梯加裝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
由于居民的經濟收入有所差異,很難就加裝費用分擔比例、維修費、管理費等問題達成一致,以及業主對電梯安裝位置、周圍環境、走廊空間等方面難達成一致[3]。特別是高層和低層居民對加裝電梯有不同的看法:高層居民認為加裝電梯能夠出行方便,還能增加住宅升值空間,這類居民對加裝電梯普遍秉著支持的態度。不過,較低樓層的居民認為,加裝電梯不會給自己的出行造成太大便利性,害怕電梯阻礙室內采光,并會增加經濟負擔。因此,這類居民對加裝電梯秉著“不關心”、內心抵觸的態度。許多因素使業主意見很難統一,使得大多數電梯加裝項目在初期規劃中“擱淺”。
在老舊住宅區加裝電梯前,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住宅區所有居民的同意,至少保證90%以上的居民支持加裝。在居民委員會的幫助下,項目負責人與樓棟負責人上門調查居民建議,若是居民對電梯加裝有負面情緒,工作人員必須耐心聆聽、解釋,使居民了解加裝電梯的積極意義,如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質量、住宅升值等,從而提高居民意見的統一性。
在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前,相關部門應聘請有關專家對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制度進行探討,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盡量簡化審批程序,使項目盡快進行[4]。例如,在老舊住宅區安裝電梯前,首先要檢查住宅建筑的結構質量,然后分析是否滿足加裝電梯的條件,對于這部分質量檢查工作,可以先讓檢驗部門實施計劃性的檢查,同時還可組織施工方一同檢驗住宅建筑的實際情況,提前制定加裝電梯的實施方案,不僅可以大大縮短審批時間,還可以縮短施工進度。
老舊住宅小區電梯改造工程會對居民生活質量造成重要影響,應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地方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制定財政補貼政策,一是與居民分擔加裝電梯的費用和后期管理維護費用,二是同意居民申請住房基金承擔相關費用,以切實推進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工程發展[5]。
在加裝電梯過程中,要“聽取民意,順應民心”,對居民意見進行分析采納,對于電梯品牌、規格等應組織居民投票選擇。為了避免電梯加裝后對原有設施,如管道、電表等的破壞,應對老舊住宅建筑原有設施進行改造。此外,應施行“一人一卡制”管理,即確保每個用戶都能使用電梯的權利,還能有效地保證外來人員的進入,提高電梯運行管理質量。
老舊住宅小區出入口位置有較大差異,在電梯加裝時應重點進行分析。電梯的出入口形式會應建設環境的不同有所差異,但應保障居民的出行方便。根據老舊住宅建筑的環境,電梯出入口可設計為:1)通過雙開門(貫通門)直接進入電梯,使用者進入電梯到達指定樓層,轎廂開啟走廊一側樓層門(如圖1)。2)通過樓內走廊進入電梯。3)一層單元門與電梯門相鄰成90°角,這種設計可以有效節省公共空間(如圖2)。4)電梯和樓層之間增加通道,這種設計在室外公共面積較大的老舊小區較為常見(如圖3)。對于這種增加電梯的形式,最好是在建筑主體北側加裝電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建筑主體不發生改變,不會對原有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太大影響。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還應確定電梯橋箱尺寸,以確保電梯廳的空間確保輪椅出入。通常輪椅的寬度約為600毫米,輪椅總長度在1040毫米以內,應留有50毫米至100毫米的操作空間。因此,電梯入口寬度應大于700毫米,橋箱的深度應超過1040毫米,這可以保證輪椅的正常通行。

圖1 貫通門入戶

圖2 轉角90°乘坐電梯

圖3 電梯和樓層之間增加通道
綜上所述,老舊住宅小區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目前,相關工作的推進和實施已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加裝規范、指導方針、補貼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以加強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的指導作用,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