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靜
(東方市人民醫院內二科,海南 東方 572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此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的特點。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年齡>40 歲的人群罹患慢阻肺的幾率達9% ~10%[1]。本次研究選取88 例慢阻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治療慢阻肺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我院收治的88 例慢阻肺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44 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9 例,女性25 例;其中年齡最小的49 歲,年齡最大的78 歲,平均年齡為(62.31±0.14)歲;其中病程最短的2.5 年,病程最長的14 年,平均病程為(6.91±0.62)年。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26 例,女性18 例;其中年齡最小的51 歲,年齡最大的80 歲,平均年齡為(63.04±0.12)歲;其中病程最短的2.5 年,病程最長的16 年,平均病程為(6.95±0.5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常規治療,方法是:為患者使用沐舒坦進行治療。沐舒坦的用法是:靜脈注射,30mg/ 次,3 次/d。使用1ml 的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和5ml 的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治療后,告知患者不要立即飲用溫開水,以預防其發生鵝口瘡。在此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進行治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的用法是:每日早晚各吸1 吸(4.5 μg/吸)。對兩組患者均治療3 個月。
1)觀察兩組患者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用力肺活量(FVC)、1 秒用力呼氣量(FEV1)、1 秒用力呼氣量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的水平。2)評定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是:顯效:用藥3 個月后,患者的肺部無哮鳴音,其咳嗽、咯痰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用藥3 個月后,患者的肺部無明顯的哮鳴音,其咳嗽、咯痰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在用藥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無改善。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用藥3 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PaO2、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其PaCO2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其FVC、FEV1均大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PaO2(mmHg) PaCO2(mmHg) FVC(L) FEV1(L) FEV1/FVC(%)觀察組 44 82.39±0.14 31.25±0.24 2.19±0.03 2.07±0.12 73.05±0.33對照組 44 62.01±0.32 50.97±0.21 1.96±0.04 1.52±0.17 71.04±0.28 t 值 5.629 7.415 13.024 9.685 11.526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慢阻肺患者多為老年人。此病患者可出現慢性咳嗽、咯痰、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隨著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其臨床癥狀可不斷加重[2]。臨床上普遍認為,慢阻肺的發生與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存在遺傳因素等有關。臨床上對慢阻肺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可在短時間內緩解其臨床癥狀,但無法從根本上改善其肺功能[3]。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中含有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羅兩種成份。這兩種藥物成分可通過不同的作用模式協同減輕患者的哮喘癥狀。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具有起效快、親脂性高的特點。研究發現,為慢阻肺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可抑制其體內炎癥細胞的遷移和活化,增強其血管平滑肌細胞中β2受體的反應性。福莫特羅是一種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此藥的主要作用是擴張支氣管的平滑肌,增強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纖毛的運動功能,改善呼吸功能,加快臨床癥狀消退的速度。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治療慢阻肺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