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劉翃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江蘇 南通 226001)
急性胃腸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黏膜急性炎癥。此病多發生于夏秋季節。AGE 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部分患者還可發生脫水或電解質紊亂[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阿莫西林聯合奧硝唑治療AGE 的效果及安全性。
將我院消化科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期間收治的66 例AGE 患者納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AGE 的診斷標準,均存在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且其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對阿莫西林或奧硝唑過敏、出現嚴重并發癥、合并有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或在本研究期間自行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聯合用藥組(n=33)與阿莫西林組(n=33)。在33 例聯合用藥組患者中,有女性14 例,男性19 例;其年齡為23 ~56 歲,平均年齡為(35.58±5.42)歲。在33 例阿莫西林組患者中,有女性15 例,男性18 例;其年齡為24 ~59 歲,平均年齡為(36.62±5.47)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補液、止瀉、解痙等治療,同時指導其進食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在此基礎上,用阿莫西林對阿莫西林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用法是:口服,500 mg/ 次,3 次/d。用阿莫西林(其用法同上)聯合奧硝唑對聯合用藥組患者進行治療。奧硝唑的用法是:口服,1.5 mg/次,1 次/d,于每晚睡前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4 d。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用藥后其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用顯效(治療后患者的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明顯減輕)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未減輕)評估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惡心、腹瀉、嘔吐和發熱,各癥狀的分值均為0 ~6 分,總分為24 分,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嚴重。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用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阿莫西林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相比,P >0.05。治療后,聯合用藥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低于阿莫西林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分,±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分,±s)
組別 例數 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用藥組 33 20.62±2.59 4.44±1.04阿莫西林組 33 20.01±2.63 8.35±1.57 t 值 0.9838 13.3278 P 值 0.3289 <0.0001
用藥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P >0.05。詳見表3。

表3 用藥后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AGE 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AGE 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導致此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飲食不當,食用了含有沙門菌、副溶血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諾如病毒等病原菌的食物。惡心、腹瀉、嘔吐、發熱是AGE 患者的典型癥狀。目前,臨床上對此病患者主要是進行補液、止瀉、抗感染等治療[2]。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用藥組患者的療效和臨床癥狀評分均優于阿莫西林組患者,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近。這說明,用阿莫西林聯合奧硝唑治療AGE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用藥較為安全。阿莫西林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半合成的青霉素類抗生素,其對沙門菌、丙酸桿菌、消化鏈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此藥的抗菌機制是:口服給藥后藥物中的內酰胺基會水解成肽鍵,肽鍵能與細菌中的轉肽酶相結合,使之失活,進而可切斷細菌依靠轉肽酶合成糖肽的途徑,使細菌無法合成細胞壁,最終導致其死亡[3]。奧硝唑是一種硝基咪唑類抗菌藥物,其對厭氧菌及原蟲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此藥的抗菌機制是:其分子中的硝基在無氧環境中能還原成氨基,氨基可與細菌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從而導致細菌死亡。
綜上所述,用阿莫西林聯合奧硝唑治療AGE 的效果較為理想,能有效地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其病情,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