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英
(無錫市兒童醫院藥劑科,江蘇 無錫 214400)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1]。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生與小兒呼吸系統的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有關。與成年人相比,小兒的呼吸道較為狹窄,其呼吸道黏膜纖毛的蠕動能力較弱[2]。小兒一旦發生肺炎支原體肺炎,其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很難排出,可使其發生呼吸道堵塞,進而可誘發咳嗽、呼吸不暢等癥狀[3-4]。阿奇霉素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常用藥。研究發現,在不同的時限內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起到的效果存在差異。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較在不同的時限內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無錫市兒童醫院收治的92 例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這些患兒的病情均經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這些患兒的家長均對本次研究的內容知情,并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同意書。將這些患兒平均分為對照組(n=46)和研究組(n=46)。在對照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4 例,女性患兒22 例;其年齡為1 ~8 歲,其病程為1 ~4 d。在研究組患兒中,有男性患兒25 例,女性患兒21 例;其年齡為1 ~9 歲,其病程為1 ~3 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對其進行止咳、祛痰、吸氧、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兩組患兒均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阿奇霉素的用法及用量是:每次為患兒靜脈滴注10 mg/kg 的阿奇霉素,每日滴注1 次。在4 小時內為對照組患兒滴注完畢,在2 小時內為研究組患兒滴注完畢。兩組患兒治療的時間均為1 周。
1)對兩組患兒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定。將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為無效、控制、痊愈三個標準。總有效率=(痊愈例數+ 控制例數)/ 總例數×100%。具體的療效評定標準是:無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無改善,其影像學檢查的結果無變化。控制: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其肺部陰影縮小。痊愈: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肺部陰影均消失。2)采用科室自制的治療依從性調查表調查兩組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將兩組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分為不依從、部分依從、完全依從三個標準。不依從:患兒無法完成治療,其治療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部分依從:在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哭鬧的情況,在醫護人員和家長的配合下可以按時完成治療。完全依從:患兒的治療過程較為順利,在預定的時間內可以完成治療。對治療的總依從率=(完全依從的患兒數+部分依從的患兒數)/總人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兒,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研究組患兒對治療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患兒,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對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小兒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此病的發生是由于患兒發生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5]。肺炎支原體不存在細胞壁,可以在多種細胞外進行寄生,在無任何培養基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繁殖。肺炎支原體主要是經過飛沫傳染,其致病的潛伏期為2 ~3 周。肺炎支原體可損傷小兒氣道黏膜的上皮組織,侵入其支氣管黏膜,到達其肺部,進而可引發肺部炎癥反應[6]。
阿奇霉素是臨床上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較常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是一種時間依賴性抗生素。如果可以適當地延長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用藥的時間,會提高其臨床療效。但是,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年齡較小,較為好動,在治療期間很難完全遵從醫囑,易出現哭鬧、煩躁等情況。有些家長為了避免患兒哭鬧,會將阿奇霉素的給藥速度調快,這可能會引發不良反應,進而可影響患兒治療的效果。在2 小時內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可在確保其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度。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靜脈滴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時,與在4 小時內為其滴完該藥相比,在2 小時內為其滴完該藥的療效更為理想,且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