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肖玲 ,王海英, 尹凱玲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近幾年,隨著建筑業和交通業的不斷發展,顱腦損傷的發生率逐漸上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顱腦損傷的發生率為100/10 萬,其發病率位居各種外傷發病率的第二位,其致死致殘率位居各種外傷致殘率的第一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死亡率為42% ~45%,目前臨床上主要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進行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的康復期較長,應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輕病情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1]。綜合護理是一種全面、精細化、有針對性的新型護理模式[2]。本文主要是探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其術后運動功能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在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0 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根據抽簽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組(40 例)和研究組(40 例)。常規組患者中有男22 例,女18 例;其年齡為26 ~71 歲,平均年齡為(41.20±2.10)歲;其中因頭部受到打擊而受傷的患者有6 例,因從高空墜落而受傷的患者有11 例,因遭遇車禍而受傷的患者有20 例,因其他原因而受傷的患者有3 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9例;其年齡為27 ~72 歲,平均年齡為(41.49±2.32)歲;其中因頭部受到打擊而受傷的患者有7 例,因從高空墜落而受傷的患者有13 例,因遭遇車禍而受傷的患者有16 例,因其他原因而受傷的患者有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遵醫囑為其用藥,定期為其打掃病房。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組建綜合護理小組。選取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綜合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其臨床資料,全面評估其身心狀態,判定其對治護的依從性。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詳細的綜合護理計劃,并按照計劃實施綜合護理。2)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⑴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除休克及存在脊髓損傷的患者外,讓其余患者術后取頭高位(將其床頭抬高15°~30°)。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協助其取良肢體位,讓其足背屈,膝關節稍屈,肘關節伸直,髖關節前伸位。⑵協助患者進行床上訓練。讓患者的家屬協助患者進行患側關節旋轉、內收、屈伸及外展等活動。告知患者使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進行活動。讓患者在床上做舉手臂及抬腿等運動。在患者的床尾系一根粗繩,讓其用手拉住繩子,嘗試抬起上半身。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覺勞累為宜。每天為患者進行2 次肢體按摩,每次按摩持續15 min。⑶協助患者進行坐起與站立的訓練。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0°,15 min 后,若其未感到不適,則逐漸增加其床頭抬高的角度,直至其可以取坐位。在患者可以取坐位后,讓其坐在床邊,雙腿下垂,鍛煉其髖關節的功能。若患者可以穩定、獨立地坐在床邊,則讓其嘗試從床邊站起,并進行行走訓練。在患者進行上述訓練時,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需陪伴在患者身邊,防止患者發生跌倒等意外。若患者有一側手臂癱瘓,應在其站立和行走時用三角巾將其癱瘓的手臂懸掛于胸前,避免其發生肢體腫脹。⑷指導患者進行記憶力訓練。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為其設置排便的時間、進行康復訓練的時間、吃飯的時間及服藥的時間等。讓患者記住進行各項活動的時間及方法,從而訓練其記憶力。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為其講解與重型顱腦損傷有關的知識,鼓勵其堅持進行治療。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指導其通過做深呼吸及聽音樂等方式發泄不良的情緒。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重型顱腦損傷病例,提高其對治愈疾病的信心。4)對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⑴預防患者發生血腫。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術后再次發生血腫的幾率較大,存在高血壓病史是導致其發生血腫的危險因素。對此,護理人員每半個小時記錄一次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的變化及神經功能恢復的情況。對存在高血壓病史的患者進行血壓檢測,并隨時做好為其降血壓的準備,防止其因血壓升高而發生血腫。⑵預防患者發生肺部感染。①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保持病房內干凈、整潔,定期為病房通風。限制患者親友探視患者的時間。②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使用雙氧水擦拭患者的口腔,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其口腔,每天為其清理口腔2 ~3 次。必要時對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為其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③對患者進行氣道護理。將病房內的溫度調節為18°~22℃,將相對濕度調節為50% ~60%。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進行各項護理操作。⑶預防患者發生應激性潰瘍。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尿量、嘔吐物及大便的顏色、量、性質,以便在其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時候及時確診其病情,并對其進行對癥處理。遵醫囑為患者使用胃黏膜保護劑。若患者患有胃疾病,可遵醫囑為其每天靜脈推注1 次奧美拉唑,每次推注40 mg,連續治療7 d。禁止患者食用堿性、流質的食物,防止其發生應激性潰瘍。
護理前后分別使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表評價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該評分表的總分為100 分,其中上肢運動功能的分值為66 分,下肢運動功能的分值為34 分?;颊叩脑u分越高,表示其運功功能越好。觀察兩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血腫及應激性潰瘍等并發癥的情況。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表的評分相比,P >0.05。護理后,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患者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表的評分更高,P <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表的評分(分,±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表的評分(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組 40 40.12±2.30 61.22±3.14研究組 40 40.69±2.17 72.66±2.69 t 值 1.140 17.499 P 值 0.129 0.001
護理后,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情況[n(%)]
重型顱腦損傷是一種神經外科危重癥。該病患者的病情復雜,進展迅速[3-4]。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發生殘疾或死亡[5]。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取得以下的效果:1)對其進行全面的康復訓練,促進其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其運動功能。2)密切地觀察其生命體征,減少導致其發生并發癥的不良因素,從而有效地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時,護理人員需根據其具體病情和以往的工作經驗,并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為其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使護理服務更全面、精細、有針對性[6-7]。
綜上所述,對進行手術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提高其術后的運動功能,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