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因瑣事而感到心情郁悶,朋友為了幫她排憂,陪她一起外出散心。兩人去的時候乘坐地鐵。在列車上,小王一直悶悶不樂,朋友一直耐心開導;回來的時候,依舊乘坐地鐵,小王還是一臉愁容,朋友依舊不停勸慰。小王有些不耐煩,說:“你別說了,很多事情是無法改變的,時間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像咱們乘坐的地鐵一樣,去的時候,列車是朝左手的方向開著;回來的時候,雖然時間變了,列車也變了,可卻還是朝左手的方向開著。”朋友聽完立刻起身,向前跨了一步,轉身坐到了對面的座位上,然后說:“這個簡單,一步之遙,一個轉身,列車就朝你的右手方向開去了。如果你覺得事態無法改變,那就學著自我變通一下嘛。”
何懼之有
一位青年自小雙腿殘疾,卻始終身殘志堅,憑借出色的手工技能成為一名著名的視頻博主。在被別人問及是否懼怕他人異樣的眼光和非議時,他堅定地回答:“何懼之有,我管不住別人的嘴,也控制不住別人的眼光,但卻可以穩住自己的心。”
浪費可恥
中午,幾個人在辦公室里用餐。其中一個人不吃饅頭皮,剝掉后便直接丟掉。這種做法引發了大家的不滿:“好好的饅頭為什么要把皮丟掉,這種吃法多浪費。”那人聽后說:“這是因為講衛生。饅頭是在外面買的,不比自家蒸的,所以饅頭皮要剝掉扔了。”
這樣的解釋立刻又遭到其他人的質疑:“既然認為外面買的不衛生,那就自己做,總之不該浪費糧食。”那人依然振振有詞:“自己做那多費時費力。蒸一個饅頭那是很辛苦的。”
這時有位前輩發話:“你只說對了一半,蒸一個饅頭固然費時費力,但種每一粒糧食也都會費時費力,‘粒粒皆辛苦。所以珍惜有理,浪費可恥!”
無須打折
一位顧客走進理發店,椅子還沒坐熱,就被一位美發師央求辦卡:“女士,您這是第一次來我們這里消費,不妨辦個卡,今后再來可以打折。”可無論他怎么說,顧客都堅定不移地搖頭。美發師著急了:“同等的服務,難道您不希望打折嗎?”顧客聽他這樣說,立刻微笑著反駁道:“與其這樣沒完沒了地勸說,還不如先為我服務。我認為打折和辦卡并不是留住顧客的好辦法,貨真價實的服務無須打折。”
成功的準則
校慶的時候,許久不見的校友聚在一起談論著這些年的經歷,其中不乏有人炫耀自夸。有車有房、高職高薪、人脈廣泛,一時間成了大家標榜成功的準則。這時,老師發現自己曾經的一名學生坐在角落里一言不發,于是便走過去和她聊了起來。學生笑了笑對老師說:“老師,我的‘成功論與眾不同。這些年我的經歷平淡如水,一直堅守在一個小藥店里,做一名平凡的藥師,工資不高,人脈不廣,每天用心接待著每位前來買藥的顧客,竭盡所學為顧客提供服務。每每想到這些人愿意信任我,可以將自己的健康托付予我這個陌生人時,我就覺得自己責任重大;每每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能夠得到他們真誠的認可,我就覺得自己很成功。”老師聽后,拍拍她的肩膀,說:“不錯嘛,一個人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可以被社會所需要,就已經證明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