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農產品流通問題在整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促進農產品現代化流通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實現城鄉發展建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國通過辯證探討流通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來進一步研究我國農產品流通狀況,我國學者目前對農產品流通概念存在模糊的認識,尤其不懂得物流對我國農產品經營有什么影響,對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論、農產品物流系統的基本要素、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等概念不明確。在周潔紅、許瑩所編撰的《農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一書中,詳細闡述了以上問題,并且用一整章節來介紹國內外農產品物流案例,其中涉及雨潤集團建設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項目、永輝超市生鮮產業鏈的整合、金忠的豬肉供應鏈管理、沃爾瑪的農產品“新食物鏈”等具體案例,為當下學界提供了直接的借鑒意義。
《農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一書被作者分為十二章節進行探討。第一章:導論。主要向讀者闡明了農產品與物流之間的關系,進而上升到物流管理與供應鏈這個層次。第二章: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主要探討了農產品供應鏈的結構分析、農產品供應鏈整合、農產品供應鏈的設計。第三章:農產品物流系統。第四章:農產品流通組織創新。主要介紹了我國農產品流通組織的現狀及運行效果分析以及創新發展。第五章:農產品運輸與配送管理。主要分析了農產品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相關知識。第六章: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第七章:農產品冷鏈物流。主要結合物流實際狀況研究了農產品物流的起源和發展。第八章: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主要介紹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具體含義以及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途徑。第九章:農村電子商務中的雙向物流。主要介紹了農村雙向物流及其對“三農”的影響。第十章:農產品循環物流。主要介紹了循環物流的相關概念問題以及分類。第十一章:國際農產品物流管理。主要介紹了什么叫做國際農產品物流以及國際農產品物流的運輸過程。第十二章:國內外農產品物流案例。
農產品流通組織的研究已經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如何建立一個更全面的流通組織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研究的重點,但是對于我國目前情況來說,這方面還處于一個較為薄弱的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我國農產品流通組織的完整性和靈活度不強。農產品相較其他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具有季節性特征,對于銷售而言,必須根據農產品特征季節性地增加流通渠道,靈活變通流通方式;對于農業生產者而言,不僅要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還要與經營者相配合,在農產品的產出期內共同將農產品以更優勢的價格售賣出去。這其中,生產者、銷售者、流通渠道都必須完善,且匹配度與靈活度要高,但目前我國流通組織的完整度與靈活度尚有不足,仍有待提升。其中,農民的流通意識也相對淡薄,他們雖然產出了優質的農產品,但普遍缺少強大的經營理念,一般只能通過有限的自我力量進行售賣。最終,往往基于種種原因,農產品只能積攢在自己手里而至腐爛、毀壞?!掇r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中針對這一現狀,增加了閱讀與思考這個板塊,列舉眾多案例進行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一方面大量案例的存在有力地支撐了該書論點,另一方面更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讀者分析案例的能力,增強了書籍的可信力,比如以河北、浙江梨果產業供應鏈以及廈門?;圻_果蔬物流模式為例,生動闡述了農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的關系,等等。
而針對目前的現狀,我國農產品流通組織應如何更好地運行呢?第一,保證農產品供應質量。要提升農產品的流通組織就必須保證農產品在供應的時候質量過關,一方面保證產出的質量以及數量,另外,注重農產品的技術創新,開發一些新品種,最終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第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注重物流對于農產品流通的影響,一方面要加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流通效率,另外要加快發展物流鏈,增加冷庫等先進設施,以保證反季節農產品的新鮮程度,降低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率。第三,優化流通企業規模。尤其對物流管理人員來說,從全方位對流通企業進行優化整理,更新企業管理模式,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合理規劃流通數量,進而減少流通成本。
黨的十九大充分強調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早日推進農業實現現代化。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必須認清農產品流通對于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對于農業建設者來說,現階段必須解決好農產品流通的問題,在周潔紅、許瑩所編撰的《農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一書中,更新了農產品流通的知識結構,拓寬了人們對于農產品流通知識視野,帶讀者了解我國農產品流通組織的相關要求、系統建設、評價指標以及改進措施等重要性等問題,書中還對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學界認識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王聞環,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書名: 農產品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作者: 周潔紅,許 瑩
ISBN: 9787308175166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8年2月
定價: 5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