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未來科學大獎迎來了成立以來最為特殊的一次頒獎典禮。受到疫情影響,2020未來科學大獎改為線上頒獎。
未來科學大獎各獎項科學委員會委員和12位捐贈人齊聚云端,闡述對各獎項的理解,回顧參與、創建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他們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禮贊科學成就,致敬科學之光。
2020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正式授予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振義,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ˋPL)的治療作用。
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三氧化二砷(A T O)可以治療A P 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
張亭棟在獲獎感言中表示:“如果需要,我一定發揮余熱,為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做出微薄的貢獻!”
王振義院士再次強調了年輕科研工作者所發揮的作用,“功勞應該歸于他們”。獲獎后,他看到的是社會對于科技的重視,這令他很欣慰。他把自己現在的工作稱為“開卷考試”,內容就是給病人看好病,給年輕一輩做好教育,“我覺得這就是享受人生”。

張亭棟

王振義
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被正式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彭實戈被認為是中國金融數學的領路人,此次獲獎旨在表彰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數學的美就是于無聲處聽驚雷。”彭實戈說。他一直覺得諾貝爾獎沒有涵蓋數學領域是一種遺憾。“未來科學大獎在這個方面做出了突破,能把數學與計算機獎授予倒向微分方程與非線性數學期待這個領域,對于我們這個領域的年輕人也起到了激勵鼓舞的作用?!?/p>
“現在世界上的民間科學大獎,還沒有一個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扎根的,而未來科學大獎是一顆希望的種子,會為中國整個土地上的廣大人口帶來極大的影響。”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曾這樣評價。
而在這次線上頒獎典禮上,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2020輪值主席何川指出,“未來”寓意“科學會影響未來”。“幾百年前的科學研究仍在影響今天的生活,科學研究本身就在面向未來。而科學的未來,在于人們保持對科學的向往、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這是推動科學發展的源泉,也是設置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
2020未來論壇理事會輪值主席鄧鋒是首批捐贈人之一。作為一名風險投資人,他創建的北極光創投,始終保持著對早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熱情,在T M T、先進技術、醫療健康三大板塊投資過300余家公司?!拔覀冞@代人從時代中受益,也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推動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彭實戈
鄧鋒的話說出了一眾捐贈人的心聲。他們尊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希望能夠獎勵對社會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讓科學家得到尊重,讓科學精神得到弘揚,讓人類生活更美好,讓科學之光溫暖世界。
“能夠和科學家們站在一起,幫助科學向前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本栀浫硕〗≌f。捐贈人吳亞軍也表示,有機會支持未來科學大獎,與有榮焉。而除了情結,對科學和創新的追求也是捐贈人參與未來科學大獎的重要原因。
生命科學獎是未來科學大獎最早設計和建立的獎項。捐贈人沈南鵬認為,中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很多研究已經是世界級的。捐贈人張磊看到的則是,生物技術正在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未來將與其他領域產生深度融合。
捐贈人李彥宏提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單細胞測序技術的普及,生物計算將大顯身手。屆時,不僅新藥研發速度大大加快,人工智能還會在疾病早篩、精準診療等方面為人類帶來福祉。
而對于2017年才設置的數學與計算機獎,捐贈人馬化騰的態度也極具代表性,在他眼中,“如果沒有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我們就無法進入數字時代,它們共同構筑了通往數字時代的道路”。
用科學的精神來做科學的事——未來科學大獎,是一場科學家、企業家共同造出的夢。到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已經走到了第五屆。而它的夢想是,成為像諾貝爾獎那樣的百年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采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評獎對象為在大中華區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提名后,由各獎項委員會投票決定候選人,每個獎項不多于3名。候選人確定好,科學委員會會指定5位以上該領域的國際專家,對候選人的提名成果給予評價。最終獲獎者名單,由科學委員會參考國際專家評價進行不記名投票,半數以上通過確定。
成立以來,未來科學大獎一直在以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確保評價的獨立性??茖W家們會在獲獎人選確定后,收到科學委員會主席的電話通知。此前,他們不會收到任何消息。
正是如此,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葉軍才會對物質科學獎發出這樣的感嘆:“未來科學大獎表彰了這一領域的英雄們讓我感到萬分激動。我相信,這將推動物質科學的前沿發展?!?/p>
所有參加到科學委員會工作中的委員,都對大獎表示出極大的信心。他們相信,未來科學大獎會向世界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原創性基礎科學研究,是對相關研究的重要認可。而他們能投身到這份工作中,是一件極有價值的事情。
作為2020年科學委員會中的三位女性委員之一,杜克大學生物系杰出講座教授董欣年的加入還有另一重意義。她希望能通過評獎活動,鼓勵更多的女性科學家,表彰更多的女性科學家。
“我希望未來科學大獎會有更好的5年、50年,甚至500年?!倍滥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