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敏

祖國慶在日本留影
當今社會,隨著工業的發展及能源的利用,對高效保溫隔熱材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LNG(Liquefied Natural Gas)船作為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需在-163℃低溫下運輸易揮發和易燃的液化氣,這就對低溫隔熱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隨著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運載火箭液氫儲罐、探測器的低溫隔熱、航天器的高溫隔熱等需求也不斷增加。在建筑領域,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重很大,而寒冬外墻和玻璃的熱量散失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因此輕質、高效的建筑保溫隔熱材料的研究對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種種需求表明,研發高效隔熱材料已迫在眉睫。作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因其超輕的重量也被稱為“凍結的煙霧”,是一種通常采用溶膠-凝膠方法結合特殊的干燥工藝制備得到的多孔材料。它的熱導率極低,具有超級隔熱性能,甚至能承受住1000℃的火焰噴射。氣凝膠獨特的納米多孔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隔熱、吸附、催化等性能,在保溫隔熱、吸附、分離、儲能、催化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被譽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然而,傳統的氣凝膠存在機械強度低、熱穩定性差等問題,其實際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促進氣凝膠的應用,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層次青年人才祖國慶一直在思考著。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有傷痛,也有喜悅:南方大雪災、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神舟”七號飛船飛天……回顧這些不平凡的經歷,足以令無數中國人感慨萬千。對于祖國慶來說,2008年更多的是驚喜與未知。因為就是在那一年,他順利考取了同濟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并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自此,他與同濟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2011年碩士畢業后,祖國慶繼續在同濟大學攻讀凝聚態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2014年,他又在母校從事博士后研究。
科研的道路上,如果遇到的全是希望,那再幸運不過,但遇到失望也不可怕,因為裂痕是光透過來的地方!祖國慶至今記得讀博的時候,他的課題組參與了一個項目,主要任務是進行耐高溫超級隔熱材料的研發。為了找到合適的氣凝膠材料,課題組進行了各種嘗試,可仍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雖然大家都有點灰心,但還是沒有放棄。終于在項目進行的第三年,他們合成了一種耐高溫氣凝膠材料。這種材料不僅可以經受住1200℃以上的高溫,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隔熱效果。以此為突破口,課題組最終成功完成了科研任務。
為了開闊視野,提升科研水平,2016年,祖國慶以特定研究員的身份來到日本京都大學化學系進行學習交流?!叭毡驹跉饽z領域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比我們要先進。這幾年的留學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弊鎳鴳c說,此外,日本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態度也讓他印象深刻。不論是教授還是學生,對待科學都十分嚴謹認真,他們經常加班加點,放棄休息時間,忘我地沉醉在實驗室里……
從攻讀碩士到出國學習,在那段漫漫的求學時光中,祖國慶參與完成了多項重要的科研項目。他就像一顆種子,努力地在科學的土壤中汲取營養,向上生長。雖然遭受了狂風暴雨,但他堅信,風雨過后,自己將變得更加堅強!
2019年,祖國慶重返母校,這次他不再是以一名學生而是以一名老師的身份出現在校園里。除了進行科研工作,他還承擔了一些教學任務,負責培養青年人才。他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能耐得住寂寞,有“坐冷板凳”的準備?!胺彩伦钆抡J真二字,科研工作也不例外。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獲!”祖國慶說。
祖國慶從事納米多孔氣凝膠材料研究工作已有十余年的時間。經過不懈的探索,他發展了多種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氣凝膠材料,并研究了其超級隔熱、吸附、光催化、儲能、應變傳感等性能。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ngew. Chem.Int. Ed.、ACS Nano等權威SCI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共被引用約1000次。他獲得授權中國發明專利4項,日本發明專利1項。此外,他還主持了多項科研項目,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防專項等多項重大項目。憑借其杰出的貢獻,祖國慶獲得了上海特聘專家、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等多項榮譽或獎勵。
在祖國慶參與或主持的眾多項目中,不得不提的是“超彈性石墨烯/有機硅氧烷復合氣凝膠及其吸附、壓力和應變傳感研究”項目,這是他2019年回國后不久申請的,并被列入“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祖國慶介紹說:“隨著當今科技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環保、智能傳感等新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近年來,石墨烯氣凝膠因其獨特的三維網絡結構以及極低的密度、極高的孔隙率、良好的導電性等性能而受到廣泛的關注。它們在能源存儲、催化、吸附、壓力和應變傳感等諸多領域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已報道的石墨烯氣凝膠彈性和可彎曲性較差,這限制了其應用范圍?!?/p>
由此,祖國慶帶領項目組通過引入氨基硅烷作為交聯劑和還原劑,探索合適的偶聯復合、有機硅烷水解縮聚和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合成氨基硅烷交聯的石墨烯復合氣凝膠,以及基于石墨烯和有機倍半硅氧烷(或聚烯基聚硅氧烷)的石墨烯復合氣凝膠,并研究其結構以及彈性、可彎曲性、疏水性、吸附和應變傳感等性能。
“通過選用合適的氨基硅烷并優化合成參數,我們獲得了具有高比表面積、超疏水、超低密度、超彈性、高效隔熱、有效的三組分分離和高靈敏度的應變/壓力傳感等優異性能的氨基硅烷交聯的石墨烯氣凝膠?!弊鎳鴳c解釋道,它與水的接觸角可達160°,密度低至1~5mg·cm-3,壓縮90%以上能夠完全反彈,熱導率極低,能夠實現油/染料/水的分離,可應用于節能環保領域。并且,基于該氣凝膠的柔性傳感陣列具有高的靈敏度和優異的耐潮濕性能,能夠探測0%~80%的應變范圍以及10Pa至10kPa的壓力范圍,可應用于壓力/應變傳感和柔性電子皮膚領域。
該項研究成果為柔性多孔材料的設計與合成提供了借鑒,并將促進吸附、壓力和應變傳感以及柔性電子器件的發展。
目前研究最為廣泛和最為成熟的氣凝膠是氧化硅氣凝膠,它具有均勻的納米網絡結構和極小的粒徑和孔徑,這種結構有效地抑制了熱傳導,其熱導率可低至14~15mW·m?1·K?1。此外,氧化硅氣凝膠的這種結構有效減少了對可見光的散射,從而使其擁有良好的可見光透過性。因此,氧化硅氣凝膠是一種理想的透明、輕質超級隔熱材料,可用于窗戶、建筑頂棚、汽車、透明電子器件等領域的采光隔熱。然而,氧化硅氣凝膠的結構脆弱,機械強度低、易碎。另外,為了獲得多孔結構,氣凝膠通常需要超臨界干燥,制備過程耗能高,且不利于放大生產。以上兩個問題嚴重限制了氣凝膠的實際應用。
針對上述問題,祖國慶發展了一種合成透明柔性雙交聯氣凝膠的自由基聚合/水解縮聚雙交聯方法。采用該方法,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有機硅烷為前驅體,合成了聚乙烯聚倍半硅氧烷、聚烯丙基聚倍半硅氧烷、聚乙烯聚甲基硅氧烷等具有獨特雙交聯結構的氣凝膠。通過提高自由基聚合的轉化率和聚合度,并調控水解縮聚反應,有效抑制了宏觀相分離,獲得了均勻的納米多孔結構。得益于其獨特的結構,所得氣凝膠具有低密度、透明、高比表面積、高可壓縮性、可彎曲性、可機械加工性以及超級隔熱性能。其中,聚乙烯聚甲基硅氧烷氣凝膠可采用簡便的常壓干燥制備得到,并且具有良好的彎曲柔性。這一成果得到了氣凝膠領域權威媒體Aerogel.org Community的高度評價:“該工作克服了氣凝膠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即高昂的制造成本,可為其大規模應用鋪平道路?!绷硗?,該成果已在日本實現技術轉讓。
“一箭易斷,十箭難折。個人的力量通常是有限的,只有發揮團隊作用,才能真正在氣凝膠研究領域實現突破與發展?!弊鎳鴳c說,接下來,他將廣納賢才,積極籌建自己的項目團隊,并帶領伙伴們揚起夢想的風帆,在科學的海洋中一路乘風破浪,浩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