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謀

今年熱播的電視劇《覺醒年代》讓魯迅這位語文課本里的常客從書中走了出來,成為當下新青年的“新偶像”。魯迅在劇中每次出場,彈幕上都是一片歡呼,看到魯迅寫《狂人日記》,觀眾們都熱淚盈眶。這位有才華、犀利、傲嬌、有責任和擔當的魯迅,一直是年輕人追捧的偶像級人物。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魯迅還有一個長孫,叫周令飛,更不清楚周令飛在做什么,他身上發生過什么故事。
今年9月,在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前,他就向筆者表示過,自己這段時間非常疲憊,一天要參加五六場關于魯迅的紀念活動。周令飛一直忙于普及魯迅精神,他希望通過視覺化的方式使魯迅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地呈現在世人面前,讓魯迅精神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在當下、傳播海外。
如果你看到周令飛,一定會驚嘆,他和課本上的魯迅極為相似,尤其是那兩撇標志性的胡子,經常有朋友跟他開玩笑,問他是否有導演請他去演魯迅。
“令飛”這個名字來自魯迅先生的另一個筆名。魯迅曾在《河南》月刊上發表過文章,給自己起筆名“令飛”,也就是奮飛的意思,而這個名字就被許廣平給了自己的孫子,也能看出許廣平對孫子的殷切希望。
周令飛是在1953年出生,由魯迅先生的第二任妻子許廣平一手帶大。周令飛的童年是非常快樂的,因為沒人跟他提魯迅。直到上了小學,有一天上課時,老師對他說,魯迅很偉大,你要表現好,特別是作文要寫好。
因為這一獨特身份,周令飛感到如芒刺背,感覺每天有無數眼睛盯著自己,“走到哪兒都被說是魯迅孫子,而且別人還叫得很順,真不是滋味。當你生活在一個環境中,卻做不了自己,很難受。”
所以,周令飛非常想逃離這樣的環境。為了逃離這個家,16歲的他選擇去當兵。于是,周令飛坐著火車去了沈陽。結果他沒開心多少天,被新兵連的排長叫去,說,你是魯迅的孫子,寫文章一定很好,做通訊員吧。但周令飛沒有讀太多的書,也不愛寫作,不知道怎么寫,憋了一天都寫不出來。當他告訴排長自己寫不出來,非常困時,排長說,你抽根煙。周令飛說自己不會抽煙,排長卻說,魯迅都會抽煙,你為什么不會?
總是被人說是魯迅的孫子,成為了周令飛成長路上的一道緊箍咒。后來,開始致力于魯迅遺產保護與文化傳播工作后,他的想法才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讓他刻骨銘心的一句話是來自祖父魯迅在一篇散文中寫的一句:“忘掉我,管自己去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蟲。”
如今,周令飛是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1999年,他在父親周海嬰的感召下,開始協助父親守護魯迅遺產。
當年,父親告訴過他:“魯迅文化基金會是大家的,我們也可以去堅守這塊陣地。我們應該為他做點事情,要告訴我們的子子孫孫,我們是他的家人。但是我做不動,你能不能幫幫我?”
后來,為了謹遵父親的遺囑,也為了將祖父的“文豪精神”傳承下去,魯迅文化基金會在周令飛的努力下創辦起來,其目的是為了傳承和弘揚魯迅的精神文化遺產,以及他身上永不衰敗的“文人精神”。
周令飛開始不停地舉辦各種公益展會、宣傳會,并在宣傳會上向觀眾們普及魯迅的作品,還親自站上講臺,為觀眾們講述祖父魯迅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周令飛說:“從1999年開始接觸魯迅,到今年已經20多年了,從2001年我成立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作為非營利組織,開始作為一個義工來守護魯迅、維護魯迅到今天,我沒有換過工作,一步一步地走過來,我忽然發現,我越來越離不開魯迅了。”
在對魯迅遺產守護和文化傳播的20多年時間里,周令飛也接觸到很多魯迅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公益組織和致力于傳播魯迅精神的年輕人,他說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也讓祖父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自己面前。
“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我不是一個研究魯迅的人,但是這樣一種學習慢慢讓祖父走進了我的生活,因為有和他同樣的DNA,所以我感覺他就活在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