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錦
(常州大學,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綜合醫院的服務人群越來越廣泛。根據2018 年《綜合醫院建設標準》:綜合醫院的建設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在滿足各項功能需要的同時,注重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條件,充分考慮使用人群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在室內外應配置、清晰、醒目的標識導向系統,打造適宜空間環境,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學、環境溫馨、管理智慧。[1]醫院的導視系統設計主要是為了實現就診者對抽象信息的具象了解與識別,從而提高患者的就診效率和解決患者容易迷路的問題。
醫院的標識最終服務對象是“人”,一套優秀的標識導視系統傳達的某種信息或者某種氛圍不僅使空間環境有一種舒適和醒目的美感外,還能體現出一個空間的靈魂及氣質即“醫院形象”。
(1)理解性:標識的存在即為觀者提供便利并及時為患者準確地理解標識牌上的信息內容,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從而成功達到目的地。如選擇的字體及大小,醫院的字體選擇一般不會像其它商場項目一樣采用設計感較強或者個性明顯的字體,這類字體偏感性場合,不適合應用在醫院這樣的嚴肅場合中。
(2)連續性:即為不間斷信息提示。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做標記一樣,每個節點的標牌布置、信息內容缺一不可,不僅如此,還要側重突出標牌布置的靈活性。由于醫院建筑的復雜環境和人流量大等特點,標牌的位置布局應由大到小,由外及內,由近及遠,由多及少。
(3)統一性:標識導視系統的設計風格要與環境相協調。同類區域的標識牌主要在顏色、字體、圖形、尺寸、位置、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統一規劃。綜合醫院因其復雜的空間和功能給患者形成了無形的壓力,為緩解就診者在就診過程中的精神疲勞,按其特點順利獲取信息到達目標指示地。當然,在注重于環境相協調的過程中,切忌過分追求“融合”,致使標識缺少主要指示功能性作用,這樣的虎頭蛇尾設計終是滿足不了患者及醫院的需求。
(4)可視性:所謂的可視性主要針對標識導視系統上導向信息是否具有醒目及吸引眼球的特點。怎樣讓就診者在隨處可見的人、物喧囂雜亂地川行在醫院的各樓層與廊道的導向信息被發現、易于察覺,這是設計師在設計醫院導視系統也要注意的一點。例如,對比度(文字顏色要與背景顏色有所區別)、文字大小(在某有限區域內,根據人體體量設計就診者在一定距離內準確辨認文字內容)。
做安靜文化的“指路人”,這是文學界對導視系統擬人化的形象表達。標識導視系統是環境中靜態的識別符號,是人、環境及社會溝通的媒介,也是人與人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不可忽視的示范作用,能準確為人民提供便捷的服務。
標識導視系統的功能性作用在當今社會可謂是“遍地開花”,其作用越來越廣泛。小到生活中隨處可見、如影隨形,分試多角。首先可以肯定是導視指示與識別作用,你行進路上的指明燈。在醫院中,完善健全的標識導視系統為就診者提供各種就診信息并合理規劃就診路線,借助這些導視標識,就診者可以順利達到自己的目標位置。再是,輔助管理作用,警示和提示標識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標識雖沒有明確的指示功能,但它能夠代替管理人員對公共環境中人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約束,不僅解決了醫院人力的浪費和不足問題還形成了一種更高效的管理模式。最后,利用導視系統標識對環境進行優化也是導視系統的一個重要作用。功能及訪客量復雜的醫院經常會看到空間環境雜亂無章、功能區域劃分不明確等現象。其實只要進行對該區域環境功能進行劃分即可,如采用標識、劃線或者顏色進行規范。
標識導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解決人在不了解醫院環境的情況下容易迷失的問題,所以利用人體工程學原理將標識牌進行等級劃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方向迷失感。
在“人性化”日益凸顯的設計行業,標識導向系統要體現以人為本需要結合人體工程學,通過研究人和物及環境的相互作用及行為特征,正確處理人和物及環境的關系,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藝術手段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人的視覺要素,設計出兼具功能性強與藝術性高的標識系統。[2]
2.1.1 標識和使用者的關系
在整個過程中,標牌尺寸、文字大小、圖形符號、色彩、位置規劃、外形結構以及工藝材料對標識信息能否及時準確傳達至關重要。
在發現標識和辨別標識的過程中,受視覺特性的影響,標牌的尺寸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根據人體生理結構特征,可將標識導視系統劃分為四級,分別為一級導視、二級導視、三級導視、四級導視;[3]其形態也各有不同,有橫式、落地式、懸掛式和貼墻式以及一些簡單實用的地貼和劃線形式的導向標識(如圖1 所示)。
其次文字和圖形符號依據標識在使用過程中的最大觀察距離來確定大小;色彩方面應使用較大視野的顏色,如白色、黃色和藍色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導視系統的連續性原則在標識的規劃布置中不可或缺,即合理分布標識牌的位置及數量;標識的外形結構要結合人的視野范圍來確定,如室外標識的外形結構最好采用比較容易辨識的棱角分明的體態造型,更具視覺沖擊力;工藝材料的選擇應最大程度地保證標識信息的清晰性。這樣才最大可能地吸引使用者的視線在短時間內及時準確地讀取和理解信息使其找到最終目標地。當然,在不同的區域里標牌的比例也可根據空間環境進行調整。醫院戶外的標識牌大小的確定不僅跟人的視覺有關還跟醫院的建筑有關,有的單體建筑體積比較大,這時大多考慮怎樣使標識牌更好地融入環境中,更多考慮的是標識的協調性和視覺沖擊性。而室內的標識牌更多考慮的是實用性和統一性功能,其表現在標識的連續性和便利性作用上。

圖1 醫院導視系統的分級(圖片來源:筆者自制)
所以,多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體現導視系統的“人性化”設計理念是不可或缺的。
2.1.2 標識與視覺的關系
標識牌的大小是指標識牌與使用者視線交匯所形成的區域。據調查,人在接收標識信息時,最主要的媒介就是通過視覺這一要素,所以標識牌大小的確定跟人的視角和視距有關。視角指觀察物體時,物體兩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線在人眼光心所處成的夾角。物體的尺寸越小離觀察者越遠,則視角越小。[4]人的視覺角度可分為四種:平視、仰視、俯視和鳥瞰。[5]根據人體生理結構特征,導視設計要對使用人群進行分析正常人和坐輪椅者的視覺角度是不同的。(如圖2 所示)通常情況下,標識在醫院環境中大多是靜態,人在觀察靜態物體時最方便和最舒服的角度就是平視,所以平視在綜合醫院的導視系統中的運用比較常見;仰視的范圍是人眼向上的垂直角度50°,而且仰視給人的感覺是高大雄偉、莊重穩定的感覺,尤其是在醫院的戶外標識設計中可以利用其仰視效果實現其就診者及時發現和辨識標識的位置,而室內的仰視效果多運用在小尺寸的標牌上,如就診室(高度控制在320cm~350cm 左右)。俯視是人眼向下的最大垂直視角是70°,一般是從地面到高80cm 左右,給人的感覺比較輕松活潑,多應用于地貼和劃線類的導向標識在醫院中。
在信息傳達的過程中,文字和圖形符號作為標識中最主要、直觀的信息,它的大小要根據人的視距范圍來確定,而且在版面設計,文字的排列也要符合人們視覺運動的一般規律。據調查,人們習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進行閱讀,根據這一視覺路線可知左上方是人們視覺運動的最佳區域,充分利用該區域的優勢從而提高文字的可讀性。
不僅這樣,醫院的標識在文字選擇上考慮的要素諸多,如制作工藝、尺寸、內容、空間以及使用者的心理等。譬如在工藝材料的選擇上,考慮較多的就是文字絲網印刷,這種工藝技術對文字要求比較低,達到統一美觀、清晰醒目;影響文字大小最大的因素即是人的視距,距離遠的肯定使用的字符比較大,距離近的使用的字符就比較小(視距與文字信息大小的關系如表1 所示)。

圖2 人的視野角度(圖片來源:筆者自制)

表1 視距與文字大小關系(表格來源:筆者自制)
綜合醫院的就診人群比較復雜,考慮到老年人和兒童在文字理解上比較吃力,圖形符號的選擇可以說是彌補了文字在信息傳達過程中的不足,利用具有象征意義的顏色搭配設計理念,感性兼具理性的形象一改往日文字的刻板印象。然而,在標識導視設計中,圖形符號的大小跟人的觀察距離(視距)有關。圖形符號的最小尺寸跟最大觀察距離的關系公式:a=0.025L,a-標識圖形的尺寸,L-最大觀察距離。[5]具體大小也可根據實際現場環境來調整,數據則更標準。
車水馬龍般的醫院環境,人的視線總會受到影響,而標識的色彩選擇上終是不容小覷的。如醫院里具有指示性功能的標識,文字在顏色選擇上通常采用黑白灰色系比較多,目的是為了體現文字的清晰度和統一性,簡單明了;而一些帶有警示性的標識,文字和圖形符號會使用比較鮮艷的顏色,譬如紅色和黃色等,使患者及時有效地進行辨識和理解信息內容,此外,醫院標識的設置應該根據各級導向標識指示功能的不同,結合醫院現場的實際環境合理安排標識牌的數量及位置并放在建筑物內外醒目的位置。具體如下:(1)一級導向標識的設置應符合人的視覺特性,保證人體離目標標識牌前2-10 米處就能清晰辨識標識上的文字內容。如戶外的單體建筑標識應該是整個醫院中最重要的精神堡壘外最醒目和最易識別的標識;道路(包含無障礙通道、急救通道和戶外宣傳欄)及各單體建筑標識應采用立地式或貼墻式兩種,為了保證標識不會因設置而阻礙使用者的行進路線,立地式標識通常設置在通道的兩側。(2)二級導向標識包括立地式、貼墻式和懸掛式三種。如醫院內某建筑的立地式樓層索引規格有自動扶梯或電梯廳使用的(長2000mm×高 1500mm)、小空間使用的(長 1700mm×寬1400mm×高 1500mm)、大空間使用的(長 3000mm×寬1400mm×高1200mm);貼墻式的標識有橫版式(高度不低于1.2 米)和豎版式(寬度不小于800mm),并且橫版式的高度和豎版式的寬度具體根據樓層的多少來定;樓道里的懸掛式標識牌距離地面的高度一般不小于2 米,指示牌的高度為280mm-400mm 之間;專家介紹欄以及各科室的宣傳欄具體尺寸則根據實際展示墻面的面積而定。(3)三級導向標識指各科室功能牌及開放式空間的指示牌(如病區和診區指示牌、科室指示牌)采用懸掛式或貼墻式,高度在280mm-400mm 之間,寬度在 2500mm-4000mm 之間。(4)四級導向標包含行政牌、診室牌、病房牌、各窗口標識、公共服務類功能牌(衛生間/無障礙設施/警示/溫馨提示/床號/電梯號/樓層號),這些貼墻式的小牌子(不包含床號牌)絕大部分都是布置在廊道內或者病房內的小空間里,其設置高度為標識牌底邊離地面應不低于1.7m-1.9m 之間,規格在120mm-400mm 之間。
在堅持“以人為本”的當今社會,無論是設計行業還是其他行業,人體工程學原理的在標識導視系統中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一套優秀的標識導視系統不僅能有效改善醫院環境和提升醫院的品牌形象,還能提高患者的就診效率和解決尋路難易迷路的問題,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為人民服務的社會醫療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