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計平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古交礦區總醫院屯蘭分院,山西 太原 030206)
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范圍極為廣泛,藥物具有極好的抗病毒、抗菌及抗感染效用,能夠有效對多種病癥進行治療。當前我國醫療領域中,抗生素濫用情況較為嚴重,不僅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還會提升患者機體的耐藥性[1],所以必須合理控制臨床用藥不合理現象,以確保頭孢菌素類藥物應用的安全性,所以本研究就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服務對合理用藥的意義展開論述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入我院接受診治的62例應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患者納入實驗研究范圍,采用等量數字隨機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1例,實驗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26-75歲,平均(46.63±6.25)歲;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28-76歲,平均(46.85±6.39)歲。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大,P>0.05。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藥學干預進行干預,主要對患者進行藥物用法及用量的指導。實驗組采用臨床藥學服務方式干預,具體干預方式如下:
1.2.1 處方監管力度強化:在應用頭孢菌素類藥物之前,需要查詢相關典籍資料,比如《醫院處方管理規范》及《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指導原則》等,以此制定對應的醫療質量考核標準,由專業的藥學醫師負責對處方內容進行審核,將最終審核結果上報,上報至上級醫務科室后,分析不合理處方內容,對開具不合理處方的醫生進行指導和批評,若是情節嚴重需要對其進行處罰,若是處方內容合理,用藥安全性和用藥效率均較高,需要對開具處方的醫生進行鼓勵和對應的物質獎勵[2]。
1.2.2 用藥咨詢窗口的設立:為給患者提供優質的藥學咨詢服務,進行藥學處方設置時,必須設立用藥咨詢窗口,由專門的藥師負責針對應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的患者進行用藥咨詢,改變被動藥物應用方式的現狀,讓患者能夠主動詢問藥物應用方法,以更好的強化患者對用藥方法的掌握,優化用藥效果。在為患者準備藥物時,必須對處方內容進行了解,詳細核對處方信息,若是處方中存在用藥不合理情況,必須及時與患者的主治醫生取得聯系,對處方內容進行核對后,再行處方更改。
1.2.3 藥師輔助:為更好的提升臨床藥學服務質量,在醫院的各個科室中,均需要配備對應的藥師,以輔助臨床處方開設,藥師需要與醫生配合后,與醫護人員共同查房,組織會診,從患者機體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對應的合理用藥方案,待醫生開具處方內容之后,藥師需要對處方內容進行審核,對處方藥物應用劑量、藥物應用方法、藥物配伍情況及藥物選擇是否合理進行觀察,以確保能夠規范用藥方法,確保藥物應用的合理性及規范性,避免濫用抗生素藥物的應用,若是處方不合理,應協同主治醫生共同進行處方內容的修改[3]。
1.2.4 藥師專業素養培養:為更好的提升藥師在臨床藥學服務中的應用效用,發揮藥師執行藥學服務及參與藥學服務的主要目的,必須強化藥師的專業素養,告知藥師藥理學知識的相關把握程度,以確保臨床藥學服務能夠順利開展。為優化藥學服務情況,必須要鼓勵藥師參加培訓工作,掌握不同藥物的藥理知識,掌握藥物配伍方式,對抗生素藥物應用的具體方式進行介紹,以強化其對臨床藥學知識的把握程度。通過培訓,不斷提升藥師能力。為更好的提升藥師培訓效果,可以在培訓完藥師之后,考核相關培訓內容,以確保培訓的有效性,不斷優化藥學服務質量。
1.3 觀察指標。制定依從性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情況進行調查,從用藥次數、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間等方面進行調查,結果以依從、一般依從和不依從進行展示。分析兩組患者最終處方中出現藥物用量不合理、使用方式不當、配伍錯誤、藥物種類選擇不合理及重復用藥的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概率。對兩組患者用藥后發生藥疹、皮疹及麻疹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

表2 用藥不合理情況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s),計數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χ2,P<0.05是統計學意義成立的依據。
2.1 用藥依從性。實驗組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用藥依從性對比
2.2 用藥不合理情況。實驗組藥物用量不合理、使用方式不當、配伍錯誤、藥物種類選擇不合理及重復用藥的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率。實驗組發生藥疹、皮疹及麻疹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生率
頭孢菌素類藥物屬于臨床常用藥物,藥物抗菌效用顯著,具有廣譜抗菌作用,且對厭氧菌的抑菌效果尤為顯著,藥物應用后的副作用較少[4-5]。濫用抗菌藥物將引起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對用藥安全性產生嚴重不良影響。所以提升對臨床用藥的重視度是十分重要的[6-8]。采用臨床藥學服務方式進行干預,能夠通過專業的藥師對患者開展頭孢菌素類藥物應用的藥學干預,能夠有效進行藥物成分、藥物作用及藥物發病機制的介紹,使患者全面的認識頭孢菌素類藥物,直接降低藥物應用的不良反應,從被動服務轉向主動服務,能夠加強藥物處方的監管,合理發現用藥不合理之處,配合臨床醫師修改處方藥物,確保藥物應用安全,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和安全的服務[9-13]。
研究表明,實驗組用藥依從性96.77%顯著高于對照組70.97%,實驗組藥物用量不合理、使用方式不當、配伍錯誤、藥物種類選擇不合理及重復用藥的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概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25.81%,實驗組發生藥疹、皮疹及麻疹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3.26%顯著低于對照組22.58%,差異顯著,P<0.05,可見,采用臨床藥學服務方式對使用頭孢菌素類藥物患者進行干預,有利于提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
綜上所述,頭孢菌素類臨床藥學服務對合理用藥的意義較大,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