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平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財務評價時,需通過預測交通量結合收費標準計算特征年的通行費收入,進行財務分析為投融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交通量預測參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中的汽車代表車型分為6類,詳見表1[1];《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JT/T 489—2019)將車型分為10類,詳見表2和表3[2]。兩個規范的車型特別是貨車車型很難建立一一對應關系,給實際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表1 汽車代表車型分類表

表2 收費公路客車車型分類表

表3 收費公路貨車車型分類表
兩種規范對于客車車型分類較為明確;可在交通量調查和預測時,從座位數、車長等方面對客車車型進一步細分,建立客車車型分類之間的對應關系,詳見表4。

表4 客車車型對應表
如表1和表3所示,汽車代表車型按載質量劃分貨車車型;收費公路按軸數劃分貨車車型,且對二軸貨車通過總質量進一步區分;但兩者之間很難建立直接的對應關系,給收費公路項目的交通量預測和財務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難。建立貨車載質量和軸數之間的對應關系,需要結合如下兩種方式進行:a)確定貨車不同軸數分別對應的最大總質量;b)通過載質量利用系數建立貨車載質量和總質量之間的關系。
《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2016)中,建立了貨車軸數和總質量之間的關系:a)低速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為4.5 t;b)二軸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為18 t;c)三軸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為25 t;d)三、四、五、六軸汽車列車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分別為27 t、36 t、43 t、49 t[3]。
貨車與質量相關的設計參數主要有3種,分別為總質量、額定載質量、整備質量;其中總質量為額定載質量、駕駛室乘員質量、整備質量之和。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審查要求》(2019年1月22日發)中通過載質量利用系數來約束貨車額定載質量與整備質量的關系,貨車載質量利用系數=(額定載質量+駕駛室乘員質量)/整備質量,其中駕駛室乘員質量按65 kg/人計算[4];為研究方便,本文載質量均按額定載質量考慮且駕駛室乘員按2人計。
《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審查要求》對貨車載質量利用系數僅規定了最小值,詳見表5。考慮到欄板式貨車規定的載質量利用系數最大且為公路通行的典型車輛,本文采用該類貨車的載質量利用系數進行換算研究。通過換算,貨車載質量和總質量的關系為:載質量=載質量利用系數×總質量/(1+載質量利用系數)-駕駛室乘員質量;該換算關系表明:總質量一定的前提下,載質量利用系數越大則載質量越大。
對于貨車載質量利用系數的最大值,國內尚未見相關規定也鮮有研究;僅劉翰東、仲偉坤在《汽車載質量利用系數公告申報管理合理上限研究》(2010年)一文中建議“貨車載質量利用系數規定上限在2.0比較合理”[5]。本文通過統計工信部最新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44批,2021年6月,簡稱《公告344》)[6]中貨車的最大載質量利用系數,結合表5建立貨車載質量利用系數的上下限,以確定貨車軸數與載質量的關系。

表5 貨車載質量系數限值要求一覽表
2.3.1 “1類貨車”
如表3所示,“1類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小于4.5 t,為二軸低速貨車;由表5可知,該類貨車可分為N1、N2兩種貨車,分別以最大允許總質量3.5 t、4.5 t計算其最小載質量為1.2 t、1.6 t。《公告344》中共有“1類貨車”54種,其中N1、N2類貨車分別有26種、28種,載質量利用系數最大值分別為1.56、1.00,以N1、N2類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3.5 t、4.5 t計算載質量最大值分別為2.0 t、2.1 t;故認為汽車代表車型中的“小貨車”可歸類為收費公路貨車車型中的“1類貨車”。
2.3.2 “2類貨車”
如表3所示,“2類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不小于4.5 t;結合“二軸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為18 t”和表5,該類貨車可分為N2、N3兩種貨車,分別以最大允許總質量12 t、18 t計算其最小載質量為5.4 t、8.9 t。《公告344》中共有“2類貨車”11種,其中N2、N3類貨車分別有8種、3種,載質量利用系數最大值分別為1.79、1.93;以N2、N3類貨車最大允許總質量12 t、18 t計算載質量最大值分別為7.6 t、11.7 t;故認為汽車代表車型中的“中貨車”可歸類為收費公路貨車車型中的“2類貨車”。
2.3.3 “3類貨車”
如表3所示,“3類貨車”的軸數為三軸,可分為三軸貨車和三軸汽車列車。結合“三軸貨車、三軸汽車列車的最大允許總質量限值分別為25 t、27 t”和表5,三軸貨車、三軸汽車列車的載質量最小值分別為12.4 t、13.4 t。《公告344》中共有“3類貨車”6種,載質量利用系數最大值為2.79;以三軸貨車、三軸汽車列車最大允許總質量25 t、27 t計算載質量最大值分別為18.3 t、19.7 t;故認為汽車代表車型中的“大貨車”可歸類為收費公路貨車車型中的“2類貨車”“3類貨車”。
2.3.4 “4類及以上貨車”
四、五、六軸貨車均為汽車列車;汽車列車由牽引車和掛車組成。四、五、六軸汽車列車的允許最大總質量分別為36 t、43 t、49 t,最小載質量利用系數均為1.0,則最小載質量分別為17.9 t、21.4 t、24.4 t。雖然四軸汽車列車的最小載質量小于20 t,但汽車設計時往往并不以最小載質量利用系數進行設計;如《公告344》中共有四軸貨車5種,最小載質量利用系數為1.56,則其最小載質量為20.6 t;五、六軸貨車的最小載質量均大于20 t。因此,汽車代表車型中的“汽車列車”可通過軸數與收費公路貨車車型中的“4類貨車”“5類貨車”“6類貨車”直接建立對應關系。
2.3.5 貨車軸數與載質量的對應關系
通過2.3.1~2.3.4的論述,可建立貨車軸數與載質量、汽車代表車型和收費公路車型中貨車車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表6所示。收費公路交通量調查時,應加強汽車代表車型中小貨、中貨特別是大貨車的車型分類調查,并在調查現場將其與收費公路車型中的6類貨車建立對應關系,為計算通行費收入提供依據。

表6 貨車車型對應表
收費公路一般屬于重大基礎設施類項目,但其車型分類與交通量預測所用的汽車代表車型分類并沒有建立直接的一一對應關系,導致計算通行費收入與實際出現較大出入,給項目的財務分析、投融資決策帶來較大困難。本文通過研究,建立了兩種規范中不同車型的直接對應關系;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交通量調查時,可參考本文研究成果加強車型特別是貨車車型分類調查,避免因調查不充分、工作不細致而導致的投融資決策出現重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