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萍,徐美青,陳建軍
(1.麗水市蓮都區城區林業工作中心站,浙江 麗水 323000;2.麗水市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浙江 麗水 323000;3.麗水市蓮都區蓮都林場,浙江 麗水 323000)
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又稱南黃精、野生姜,是一種百合科黃精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和福建等地。據了解,多花黃精生于陰濕的山地灌木叢及林邊草叢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間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區生長,多生長在海拔300~1000m地帶的林冠下、溪谷邊和山邊等地。多花黃精是中國傳統名貴中藥材之一,有著較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除了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等功效外,還能治療諸多病癥,如脾虛胃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由于多花黃精具有的神奇功效,使得市場的需求量逐漸增加,要想滿足市場的不竭需求,造福當地經濟,就要遵從實際情況,做好多花黃精的種植工作。基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立項,進行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和杉木林的林冠下種植生長效果比較試驗,以期為多花黃精的資源培育提供數據和技術上的支持。
試驗地選擇在麗水市蓮都區笨笨家庭農場,位于蓮都區峰源鄉鄭地村寨嶺頭,基地面積80畝,平均高拔高度800m,坡向為南向,坡位下坡,坡度25°,避風陰涼,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土壤濕潤,PH值5.0~6.5,水源充足,林區道路方便;基地建有生產用房200m2,以及電力等基礎設施,平均氣溫較市區低5℃,年降雨量比市區多200mm。
引進優良黃精種莖進行穴狀點播。選擇1年生和2年年生,無病蟲害,色澤好,表面泛黃,斷面呈乳白色或淡棕色,形態飽滿、肥厚,在根莖先端或兩側有新的頂芽和側芽,莖節痕明顯、凹陷,無霉變、無病蟲害的黃精種莖。
林分類型包括杉木林、毛竹林、獼猴桃架下和紅花油茶林。完成種植面積45畝,其中杉木林下種植26畝,毛竹林下5畝;3月下旬在獼猴桃林下種植多花黃精10畝,紅花油茶林下種植4畝。杉木林郁閉度0.6,毛竹林郁閉度0.8,獼猴桃架下郁閉度0.7,紅花油茶林郁閉度0.5。種植前做好林地整理,對原杉木林和竹林進行疏枝和清理,用人工割灌物理清理林地雜灌、雜草、藤本和枯枝,清理后,盡量使林下透光率達40%左右,適合黃精生長。按原林地疏密度和地形地貌進行帶狀整地,種植帶寬110~120cm,土壤深翻20cm,耙細做成床面,床面高出步道15~25cm。種植帶之間設40~50cm生態保護帶和排水溝,長度隨地形而定,整地前每畝撒施生石灰150kg進行土壤殺菌,挖好種植穴,種植穴規格要求30㎝×30㎝×30㎝,密度按原林木的分布情況而定,并準備好焦泥灰或草木灰。選擇種莖時,應以1年生和2年年生,無病蟲害,色澤好,表面泛黃,斷面呈乳白色或淡棕色,形態飽滿、肥厚,在根莖先端或兩側有新的頂芽和側芽,莖節痕明顯、凹陷,無霉變、無病蟲害的黃精種莖為主,種植前先將根莖切成段,每段1~2節并至少有1個健壯萌芽,切口用草木灰涂抹后將種莖放入種植穴,芽頭朝上,保護基生芽不受損傷,覆回表土8~10㎝。種植結束后,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撫育管理,包括遮陰、除草摘頂、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蟲害管理。
經測算,多黃花精生長高低順序為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株高(cm)依次為30.9>27.3>26.1>18;地徑生長速度由快到慢順序為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杉木林>毛竹林,平均地徑(mm)依次為3.64>2.65>1.78>1.73。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較不同林種下黃精的平均株高與平均地徑
多花黃精地下塊莖重量由重到輕順序為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毛竹林>杉木林,平均重量依次為42.75>34.19>24.15>13.32;葉片數量由多到少順序為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數量依次為12.9>10.9>10.8>7.4。具體情況如下(表2)所示

表2 比較不同林種下黃精的地下塊莖重量和葉片數量
多花黃精套種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和杉木林4種林分類型,總面積45畝,其中杉木林26畝,栽植黃精種塊1000株/畝;毛竹林5畝,栽植黃精種塊1000株/畝;獼猴桃林10畝,栽植黃精種塊1000株/畝;紅花油茶林3畝,栽植黃精種塊1300株/畝。通過試驗研究發現,在多種條件一致或幾乎一致的情況下,多黃花精生長量高低順序為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株高依次為30.9cm>27.3cm>26.1cm>18cm;地徑生長速度由快到慢順序為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杉木林>毛竹林,平均地徑依次為3.64mm>2.65mm>1.78mm>1.73mm;多花黃精地下塊莖重量由重到輕順序為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毛竹林>杉木林,平均重量依次為42.75>34.19>24.15>13.32;葉片數量由多到少順序為毛竹林>紅花油茶林>獼猴桃林>杉木林,平均數量依次為12.9>10.9>10.8>7.4。本試驗可見,多花黃精在毛竹林下和紅花油茶林下長勢較好。
實踐研究發現,林分類型是影響多花黃精生長的主要因子之一,若立地因子相同,不同林分類型對多黃花精生長的影響包括林內散光、氣溫和空氣濕度3個生態因子。
雖然多花黃精喜歡生長在陰濕處,但其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散射光,又因林分類型不同,所以林內散射光在多花黃精葉片上的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對于毛竹來說,其葉片小而均勻,林內散射光在多花黃精葉片上的分布也很均勻,光合作用最強,生長量最大;紅花油茶葉呈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葉片分布錯落有致,可以為多花黃精葉片提供一定的散射光,生長情況良好;獼猴桃林和杉木林內的散射光在多花黃精葉片上的分布不均勻,光合作用弱,生長量較低。
分析調查結果發現,涼爽、濕潤的林內氣溫和空氣環境對多花黃精生長的促進作用明顯。毛竹林和紅花油茶林的林內氣溫和空氣環境優于獼猴桃林和杉木林,多花黃精的生長量明顯增加。
綜合林內散射光、氣溫和空氣濕度3個林內生態因子對多黃花精生長情況可知,林分郁閉度是影響多花黃精生長的主導因子,郁閉度的高低直接影響林內的氣溫和空氣濕度;因此,林分郁閉度過低或過高都不適宜多花黃精的生長。從試驗結果分析,林分郁閉度以0.4~0.6較適宜。
多花黃精喜蔭濕、涼爽的環境,適應性強,林下種植多花黃精可充分利用良好的森林環境和林下空間,本區林地面積大,尤其毛竹、板栗、柑桔、桃樹、油茶等半荒撫的經濟林面積較大,在林下套種黃精,開展復合經營,促進林下經濟和精品農業發展,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林農致富,走出一條“不離鄉就能就業、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林區發展之路。
林下種植黃精,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提前下,開展復合經營,不僅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減少了土地成本支出,而且也有利于林地盡快產生效益,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壯大林業產業,使農民更加珍惜林地,更加精心地經營林地,實現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的目標。如:根據麗水林科院中藥材研究表明,在錐栗林下種植多花黃精,4年可收獲,畝產干黃精500kg,畝產值2.5萬元,除去生產成本每畝凈收入5000元左右;套種多花黃精后,錐栗林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了提高,畝產值可達1000元,凈收入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