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盧國棟,郭天娥
(濰坊先達化工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1000)
嘧草醚(Pyriminobac-methyl)是日本組合化學株式會社于1993 年開發的水楊酸嘧啶類稻田除草劑品種[1-2],它不僅對3 葉期前的稗草有特效,而且對水稻高度安全。 目前國內登記以可濕性粉劑為主。 為了驗證不同劑型對稗草的防效及對水稻安全性的區別, 為該藥劑大面積推廣提供田間試驗數據,特進行本研究。
試驗藥劑:10%嘧草醚可濕性粉劑(登記證號PD20160063,山東先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嘧草醚大粒劑(登記證號PD20180921,山東先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嘧草醚泡騰粒劑 (自制);10%嘧草醚懸浮劑(自制)[3-4]。
試驗作物為水稻,品種為富合2 號。
試驗設在黑龍江省富錦市先達試驗基地,試驗面積720 m2,土質為黑壤土。 試驗田平整,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試驗地未使用任何其它藥劑。草相以一年生稗草為主。
試驗共設9 個處理, 分別為2%嘧草醚大粒劑2 250 g/hm2(A)、2 625 g/hm2(B)、3 000 g/hm2(C)、5 250 g/hm2(D),10%嘧草醚可濕性粉劑525 g/hm2(E),10%嘧草醚懸浮劑525 g/hm2(F),2%嘧草醚泡騰粒劑2 625 g/hm2(G),以空白(CK1)、人工除草(CK2)作對照。4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 m2。
2019 年6 月4 日上午施藥,此時稗草葉齡在3 葉前,大粒劑和泡騰粒劑按藥量直接撒施,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拌肥撒施;保持3~5 cm 水層5~7 d。 施藥當天天氣晴,氣溫9~21 ℃。
1.5.1 安全性調查 施藥后3、7、15、30 d 分別觀察記錄水稻移栽田秧苗生長情況[5-6]。
1.5.2 除草效果調查 每個小區定4 個點調查,每點面積為0.25 m2。 施藥之前調查雜草基數,施藥后15、30、45 d 調查殘草株數, 藥后45 d 同時調查雜草地上部鮮重,并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用Duncans 新復極差法進行處理間差異性比較。

施藥后3、7、15、30 d 調查發現:與對照相比,各處理均未發現水稻有異常癥狀, 表明嘧草醚在試驗劑量下對水稻生長安全,無藥害現象[7]。
施藥后15、30、45 d 調查發現,嘧草醚不同劑型的各處理中稗草葉片均有明顯的中毒跡象,并伴有死株現象[8]。 從表1 可以看出,施藥后45 d,各處理對水稻移栽田中稗草的株防效均達到85%以上,鮮重防效均達到90%以上,而且隨著用藥量增加, 對稗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隨之增加。 這表明嘧草醚是防除水稻移栽田稗草十分理想的除草劑。

表1 不同處理防除水稻移栽田稗草的效果
大粒劑和泡騰粒劑均屬于省力化劑型, 可以直接撒施到田里,節省人工;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屬于常規劑型, 需要哧溜或者二次稀釋后拌肥撒施。 從表2 可以看出:大粒劑、泡騰粒劑和可濕性粉劑生產過程均需要氣流粉碎, 原藥粒徑為小于45 μm;而懸浮劑生產過程需要砂磨,原藥粒徑控制在10 μm 以下。 理論上粒徑越小,越利于作物的吸收。 從表1 可以看出,上述劑型藥后15 d 對稗 草 防 效 分 別 為92.43% 、91.34% 、92.52% 、90.94%,嘧草醚懸浮劑對稗草的防效略高于其他劑型,但是從方差分析看沒有根本差異。說明嘧草醚在有效成分用量一致的情況下, 不同劑型間粒徑的差異對藥效影響不大。

表2 四種劑型特性對比
嘧草醚可用于防除水稻移栽田中的稗草。 隨著用藥量增加,其株防效、鮮重防效也增加。2%嘧草醚大粒劑施藥量達到5 250 g/hm2時對水稻仍然安全。
根據施藥方式選擇合適的劑型。 泡騰粒劑長期放置容易吸水加速酸堿反應,產生脹氣的現象;而大粒劑漂浮材料選擇玻璃微珠, 不會產生脹氣問題,所以撒施建議選擇大粒劑。哧溜或拌肥建議選擇懸浮劑,懸浮劑為水性化劑型,安全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