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黑龍江大慶163453)
近年來,通過高效鉆頭、液動旋沖鉆井、渦輪鉆井等新技術集成應用,以及氣體鉆井技術完善,深井鉆井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松遼地區完成的深層直井,平均井深3887m,平均鉆井周期96.5d,平均機械鉆速4.83m/h,松遼地區深層水平井完井4 口,平均井深4746m,平均鉆井周期204d,平均機械鉆速2.34m/h。具有加大提升空間。
(1)松遼地區深井地層研磨性強、可鉆性差,硬度可達到2000~5000MPa,可鉆性級值8~10.38 級,火山巖地層鉆頭行程鉆速低,塔東地區礫石層及高硬度、高研磨性砂泥巖發育,機械鉆速慢,卻爾卻克組泥巖段平均鉆速僅0.4m/h。
(2)松遼地區深井地溫梯度3.8℃~4.1℃/100m,4500m深井井底溫度180℃,個別井可達220℃以上,對鉆井液、完井液、隨鉆儀器、動力鉆具等抗高溫要求高。
(3)目的層鉆進井塌井漏問題嚴重,松遼地區深井營城組裂縫較發育,存在煤層、破碎帶,塔東地區儲層裂縫、孔洞發育。
井身結構優化挖潛:直井可縮短2~3d,水平井縮短10~15d。
技套井段挖潛:通過引進國外高效PDC 鉆頭,全部實現PDC完鉆,可縮短鉆井周期3~5d。
三開及水平段鉆進挖潛:提高牙輪鉆頭使用壽命,三開段可少用3只鉆頭,縮短鉆井周期3~4d;另外增加PDC鉆頭進尺300m,可縮短周期4~5d。
內部管理挖潛:加強生產組織、緊密工序銜接,可縮短鉆井周期1~2d。
完井時間挖潛:目前水平井完井時間46d,直井28d,尚有7d潛力可挖。
外部協作挖潛:減少等停(近年年平均單井31d),有潛力可挖。
堅持“靠安全、靠生產、靠技術、靠裝備”提速理念,以安全生產為前提,強化生產組織工序銜接減少非生產時間,提升裝備水平降低設備維修時率,堅持“分層分段,優選優化,集成配套”的技術路線,以井身結構優化、高效鉆頭優選、應用提速利器為重點,加強提速技術規模化應用,進一步提高深井行程鉆速。
2.2.1 優化井身結構
針對不同區塊、不同井型形成標準化井身結構,松遼地區直井減少技套下深,實現PDC 鉆頭完鉆,水平井避免技套井段造斜,優化水平段長度。詳見表1。

表1 標準井身結構
2.2.2 完善鉆頭序列
綜合分析巖石力學分析結果、PDC 鉆頭吃入極限理論、地層含礫情況、鉆頭歷史使用效果等因素,針對性開展高效PDC、牙輪、孕鑲等鉆頭優選、改進與試驗,國產與引進并重,以PDC 鉆頭優化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PDC鉆頭使用井段和進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技套PDC 鉆頭,實現技套井段PDC 鉆頭完鉆,經多年攻關實踐,建立了松遼地區深層直井、松遼地區深層水平井和塔東地區深井高效鉆頭序列,今后要大力推廣應用成熟鉆頭序列,同時針對地層特點開展國外高端個性化鉆頭的引進與試驗。
2.2.3 推廣應用提速工具
(1)直井方面:在松遼地區泉頭—登婁庫組地層,推廣應用液動旋沖工具,同時配套隨鉆堵漏工具,實現常規井段和漏失層提速目的。在松遼地區營城組、沙河子組及火石嶺組高研磨性地層、塔東地區黑被子下部夾層,推廣應用渦輪鉆具配合孕鑲金剛石鉆頭,提高行程鉆速。
(2)水平井方面:在松遼地區深層水平井推廣應用水力振蕩器和旋轉地質導向,減少水平井托壓現象,提高水平段井眼軌跡控制精度和機械鉆速。松遼地區深層水平井在液動旋沖工具、渦輪鉆具無法充分發揮提速潛力時應用液動錘,通過改變破巖方式實現提速目的。詳見表2。

表2 提速工具
2.2.4 強化鉆進參數和水力參數
針對不同尺寸、不同巖性、不同深度的井眼,有針對性地強化鉆進參數和水力參數。直井?215.9mm井段牙輪鉆頭鉆壓18~20t、泵壓20~22MPa;水平井?311mm 井 段 牙 輪 鉆 頭 鉆 壓16~20t、泵 壓20~22MPa;水平井水平段?215.9mm 牙輪鉆頭鉆壓12~15t、泵壓20~22MPa;保證鉆進排量,?311.2mm 井眼50~55L/s,?215.9mm井眼28~32L/s。
2.2.5 完善鉆井液體系,加強現場管理
針對抗高溫和井壁穩定等難題,推廣應用兩套鉆井液體系。
(1)應用低粘高切油包水鉆井液,該體系可抗200℃高溫,鉆井液井壁穩定、潤滑防卡能力強,井眼規則。
針對破碎帶完善低粘高切油包水鉆井液體系。該體系抗溫達200℃,抑制性強、井壁穩定、潤滑防卡能力強,井眼規則,已經廣泛應用于深層水平井,但是今年在汪深1-平2 井和汪深1-平3 井施工中鉆遇破碎帶,引起井壁剝落和漏失,針對該區塊破碎帶特點,優化了鉆井液體系配方,使用了GBW-1新型封堵材料,取得了良好效果。
(2)應用高性能水基鉆井液,該體系可在160℃高溫下,流變性良好,抑制性強、失水低,泥餅薄而韌,平均井徑擴大率與油基鉆井液相當。
為了降低深井鉆井液成本,對應用于中淺層水平井的高性能水基鉆井液體系進行了改進和完善,提高了抗高溫和防塌能力,室內進行增加無機鹽的抑制性評價實驗,進一步提高抑制能力,現在可以替代有機硅聚磺鉆井液體系。
完善區塊兩種鉆井液施工方案,細化單井施工方案,全面掌握臨井施工情況,加強現場鉆井液的配制、維護和處理,保證鉆井液性能穩定,滿足施工要求。
2.2.6 降低事故復雜
(1)嚴格執行鉆井設計和相關技術措施,應用成熟點的鉆完井技術和工具,杜絕違章操作,減少事故復雜發生。細化并形成了一整套包括鉆井液維護處理、劃眼,長短起下鉆等事故復雜預防技術措施,實現了制度嚴格化、施工程序化、操作規范化。
(2)結合不同區塊的地質特點,做好鉆進中易發生的復雜事故情況的前期調查,有針對性制定施工預案。
(3)加強防漏堵漏技術攻關,利用測井等資料分析區塊裂縫發育、破碎帶、斷層等狀況,掌握漏層特征,提高地層壓力預測準確性,明確安全鉆進密度窗口;應用延遲膨脹堵漏技術,提高隨鉆堵漏效率解決反復漏失的技術難題。
(4)強化井下工具及鉆具管理,合理確定鉆頭使用時間,按要求進行井下工具及鉆具探傷,減少工具及鉆具事故。
2.2.7 強化完井技術措施
加強完井方案論證,做好井眼凈化,堅持通井、正反劃眼、稠漿舉砂作業,尾管固井聲變后堅持刮管通徑作業;嚴格管串質量把關、杜絕不合格產品入井,使用高效套管密封脂、使用下套管扭矩監測技術,確保管串密封;加大新技術應用,推廣應用改進型懸掛器,應用帶封隔器尾管懸掛器。
2.2.8 固化施工模式,細化紙上鉆井方案
針對不同地層特點,規模化應用成熟配套技術,有針對性的優化鉆井方式,形成了鶯深、徐深、達深、深層水平井、塔東深層五個施工模式,并細化紙上鉆井方案。
2.2.9 加強井控管理工作
加強井控現場監督管理力度,規范現場井控設備安裝標準,強化開鉆檢查驗收。突出井控風險識別和控制,完善和落實井控技術措施。關鍵環節駐井監管,確保施工井控安全。
通過持續開展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并應用于現場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探索松遼盆地深層氣高效勘探開發方法,集成一套深層施工提速提效配套技術,提升松遼盆地深層井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