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建設事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進一步規范人防工程審批建設行為,切實保護人防生命線工程和國有工程安全,近日,界首市組織開展了人防工程審批建設專項檢查監督活動。
本次活動重點檢查監督近年來在人防工程建設審批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活動采取自查與抽查相結合,界首市人防辦在規定時間內對各施工單位進行監督和抽查督查,對人防工程建設情況發現的不規范問題進行自查自糾,確保人防建設工程落實到位。
為保障專項檢查活動順利開展,界首市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項檢查小組,界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人防辦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召開座談會、查看資料等深入到各施工現場,了解和掌握人防工程建設情況和相關數據。同時,組織施工方負責人和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和相關人防工程的法律法規政策,進一步增強建好人防工程的責任感和法律意識,為鞏固國防、做好人防貢獻力量。(通訊員 徐新士、謝樹立)
1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試點項目——深圳市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審圖系統正式上線,這標志著今后深圳市所有房屋建設類施工圖紙,都將通過AI 進行審圖抽查,深圳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個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施工圖質量監管的城市。深圳市住房建設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企業代表共同出席并完成上線啟動儀式。
據悉,2020年6月,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深圳率先開展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審圖試點工作。經過半年的研發,目前已完成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五大專業住宅類的國家設計規范AI 智能審圖研發,并與深圳市勘察設計管理系統完成對接、正式上線,具備了對國家設計規范智能的審查能力。
目前,該系統已完成40 家中大型設計院、53 個項目的內測工作。經驗證,AI 查出的問題數量是人工審核發現問題近7 倍,審查效率相較人工提高近9 倍。深圳AI 審圖上線后,將試運行3 個月,深圳市原有施工圖質量監管“雙隨機”原則仍保持不變,市區住建部門對抽查到的房建類項目,將首先應用人工智能進行審查,再進行人工審查、復核,并將最終審查結果發至相關單位,督促其完成整改工作。(羊城晚報)
1月20日,中央政府支援興建的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臨時醫院項目舉行竣工移交儀式。臨時醫院在投入使用后,將大大提升香港應對疫情的能力,紓緩香港醫療系統壓力,為香港防疫抗疫工作做出新的貢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政府官員出席儀式,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以及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等通過網絡在線出席活動并致辭。儀式中,雙方在同一時刻按下按鈕進行揭牌,標志著臨時醫院正式竣工并移交。隨后,林鄭月娥等前往醫院進行參觀并向施工團隊表示感謝。
臨時醫院竣工移交后正式定名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位于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西側,占地面積約3萬平米,建筑面積約4.4 萬平米,含6 個病房大樓、1 個醫療中心及配套設施等,可提供136 間病房,816 張負壓隔離病床。是繼去年10月初完成并已啟用的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后,另一個由中央政府支援香港抗疫的重大項目。相關工程進展順利,在建造過程中采用成熟的設計及建造模式,從開工建設到交付使用僅用大約4 個月的時間。(人民日報)
近日,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華夏獎字〔2021〕第1 號),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屆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中獲獎項目總數高達29 項,一等獎獲獎數量高達7 項。
此外,集團及其二級企業以榮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9 項、三等獎13 項的優異成績,再創歷史記錄。
2020年,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順應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趨勢,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大力推動集團公司創新體制建設及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豐碩科技成果。“十四五”期間,集團公司將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做強支撐力科技、做優品牌科技”為目標,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影響力,再攀科技創新高峰。
近日,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全省實名制管理工作推進大會,旨在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制度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對維護建筑工人和建筑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培育專業型、技能型建筑產業工人隊伍,都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海南省建筑工人實名制信息化管理工作開展以來,各市縣住建部門積極行動,實名制工作有序開展,建筑工人基本信息、工人考勤信息、項目經理、項目總監等關鍵崗位人員在崗信息的采集錄入量逐步提升。截止2020年12月31日,實名制監管系統累計已納入項目數3851 個,共采集34.45 萬工人信息,累計有 29.02 萬人次開展了用工考勤。在通過實名制管理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同時,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依托實名制監管系統,開展了項目經理、總監等關鍵崗位人員在崗履職的核查,以及新冠疫情期間服務企業開展工人管理等工作,逐步發揮出實名制管理的效能。(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