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塔嶺村的脫貧引路人

2021-02-27 10:26:18王保林
陽光 2021年2期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莊嚴承諾:到2020年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在這場向貧困宣戰的全民戰役中,作為全國首創的陜西國企“合力團”助力脫貧攻堅,為區域性整體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發布的《陜西脫貧攻堅成效調研報告》結果顯示,全省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所調查的201戶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率達到100%,家庭自來水入戶、穩定供電、上網、看電視均全面實現,戶均參加二至三個產業扶貧項目,96%的貧困戶表示產業扶貧對家庭增收幫助效果明顯。

時值初秋,豐收在望,脫貧攻堅正酣。筆者猶如一名遠征的戰士,肩負使命和責任,即將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探尋中國力量。

2020年9月8日早上,伴著礦區升起的第一縷陽光,我們從晨曦中出發,驅車一路向南,歷時近八個小時,行程五百多公里,越過秦嶺山脈,走進隱藏在秦嶺南部鳳凰山下的深度貧困村——塔嶺村。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倒計時,國企“合力團”作用發揮的如何?幫扶貧困村現在群眾生活過得怎么樣?貧困戶真的脫貧了嗎?

塔嶺村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是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漩渦鎮下轄的一個村莊,位于漩渦鎮漢江南岸,距縣城63公里,離漩渦鎮3公里,G541國道穿境而過。當地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風景秀麗,山水如畫,整個村莊處在群山環抱之中。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民主要依靠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謀生。

出發前,我在駐村干部張龍飛提供的資料里也找到了村子的影子:塔嶺村轄區面積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04畝,由原鳳凰村、塔嶺村、桃花溝村三村合并而成,常住人口618戶,2067人。在2014年前,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是貧困戶,僅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388戶,1289人,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

此前,我已從官方獲悉,2020年2月2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漢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據張龍飛提供的資料顯示,2014—2018年,塔嶺村全村已脫貧181戶640人,2019年國扶系統標注脫貧191戶606人,還有未脫貧戶16戶43人,貧困發生率2.11%。

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戶一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漢陰縣的一個深度貧困村,可以想象,在這里當駐村干部,脫貧致富的任務是十分繁重的。

2019年3月,在陜西省全面吹響“精準扶貧實現脫貧摘帽”集結號之際,陜西煤業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煤研究院”)接到陜煤集團脫貧攻堅工作任務,成為陜煤集團“兩聯一幫”扶貧工作的新力量,承擔幫扶漢陰縣漩渦鎮塔嶺村精準扶貧工作,建立起結對幫扶合作關系,開啟了塔嶺村脫貧攻堅的征程。

在這場全社會共同推進的脫貧攻堅戰中,陜煤研究院與全國各地的“趕考者”一樣,把幫扶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第一時間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設立了扶貧辦公室。就在此時,碩士研究生張雄偉、本科畢業的張龍飛被組織選中,成為了光榮的扶貧攻堅戰士,成了塔嶺村的駐村干部。

有農村生活經歷、熟悉農村環境的張雄偉,城里娃張龍飛是去2019年5月7日被單位派駐塔嶺村的,他們實行常態化駐村,主要就是協助村“兩委”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助力精準脫貧攻堅。

“張龍飛是城里娃,去年組織選派駐村,他二話沒說就跟著我走了!駐村后,我曾多次勸他,說這里生活苦,條件差,連找對象都難,還是早點兒回城工作的好,卻被他拒絕了!”張雄偉對他的這個“95后”隊友非常滿意。

“像龍飛這樣的年輕人,正是玩兒的年齡,如今遠離家人,離開西安大都市,來到這偏僻的塔嶺村扶貧,要是沒點兒毅力和決心,斷然是不行的!”張雄偉說道。

“雄偉哥能待,我就能待!”張龍飛跟我說,他倆來之前就在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他說跟著張雄偉走,沒有錯!

塔嶺村突然來了兩名省城的國企干部,鄉親們高興地奔走相告。瞬間,這個位于秦嶺深山中的小村莊沸騰了起來。

村民們都說,這是組織送來的脫貧“火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正如總書記所說的那樣,陜煤研究院與塔嶺村建立幫扶合作關系后,可以說是舉全局之力,傾情助力幫扶村脫貧解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的政治優勢。

為及時發現和解決幫扶村的實際問題,陜煤研究院黨委狠抓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扶貧工作,將領導干部入村調研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堅持把“出思路、想辦法、定措施、抓推進、常督察”貫穿全過程,規定了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幫扶村調研指導工作頻次,嚴格執行扶貧周報、月報、季報和半年匯報制度,做到工作推進、責任落實“兩結合,兩促進”。

在采訪中,筆者了解到,一年多來,陜煤研究院發揚“嚴謹,務實,細致”的企業作風,積極探索塔嶺村產業扶貧長效機制,緊盯精準脫貧目標,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通過扶持產業、金融助力、消費扶貧、教育扶貧、扶危濟困等多種方式,強勢推動貧困村脫貧增收。

筆者在一份工作報告中看到,僅在2019年,陜煤研究院在塔嶺村就建成了850畝富硒茶園、200畝脆李園、集中管理花椒園100畝,有197戶貧困戶620人實現了脫貧。他們用實際行動、實實在在的舉措,真心幫扶貧困村,彰顯了國有企業的擔當。

如此大的扶貧力度,源于幫扶企業黨委一班人堅定的政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與張雄偉的交談中,筆者得知,2019年3月—12月,陜煤研究院黨委先后召開7次專題會議,研究扶貧村脫貧攻堅工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到塔嶺村調研,同鎮黨委委員和村上“四支力量”主要負責人座談交流,尋找脫貧攻堅“瓶頸”,現場研究解決問題,圍繞脫貧達標摘掉“窮帽子”共商發展措施。

“我們院承接幫扶工作以來,院里領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對村里扶貧工作注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大家提振脫貧信心樹立了榜樣。”張雄偉如是說。

實踐證明,組織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一年多來,陜煤研究院發揮“大手拉小手”的幫扶作用,無論是選派優秀駐村干部還是助力產業幫扶措施,組織作用發揮明顯,群眾看在眼里,樂在心上。

2019年12月11—12日,陜煤研究院黨委書記沈蘭禹赴漩渦鎮塔嶺村主持開展“守初心,謀發展,助脫貧”主題黨日活動,與二十余名農村黨員群眾面對面交流,深入脫貧攻堅實施項目——茶葉種植園實地觀摩,了解項目現狀,交流扶貧及農村發展、民生改善等問題,增進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凝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力量。

正所謂,黨有所呼,我有所應;黨有所需,我有所為。陜煤研究院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紛紛來到塔嶺村開展“主題黨日+精準扶貧”活動,他們采用“金秋助學”“結對幫扶”“節日慰問”等形式,真心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其間,院里還組織扶貧項目調研組與村“四支力量”多次召開座談會,了解產業扶貧現狀,針對脫貧攻堅情況進行深度探討,對村子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大家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去年5月駐村以來,先后多次來這里探望我們,讓人很感動啊!”張雄偉談起院里的領導和同事,臉上透著滿滿的幸福,讓人一點兒也看不出駐村工作的苦和累。

我曾私下里問雄偉,“離開大都市,放棄城市的繁華與舒適,真的一點兒都不覺得寂寞和失落嗎?”看到筆者一臉疑惑,他笑了笑,說道:“村民把我們當親人,單位領導同事常掛念。如此禮遇,夫復何求?可不就是幸福感爆棚嗎?”

陜煤研究院的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宗旨,踐行黨員承諾,把塔嶺村當成了第二故鄉,因為這里有自己的兄弟姐妹,還有日子過得不算富裕的親人。他們走村入戶,慰問老黨員、孤寡老人和貧困群眾,到茶葉種植基地與老鄉同勞動,體驗農民兄弟的辛苦,助力脫貧攻堅……塔嶺村的村民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愛。

在一次次家訪中,陜煤研究院上至班子領導,下至中層干部、基層黨支部書記和駐村干部,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與村民進行數十次、上百次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傾聽他們的心聲,收集他們的建議,凝聚黨群關系,架起了干群一心脫貧致富的“連心橋”。

“2019年,我們投入塔嶺村幫扶資金95.18萬元,其中消費幫扶44.78萬元,產業發展資金40萬元,為愛心超市捐資兩萬元,落實蔬菜種植、中華蜂養殖等幫扶項目措施4個,幫帶受益貧困戶20戶,實現人均增收1234元。”回憶起去年八個月的工作,張雄偉臉上洋溢著喜悅。他高興地說,“2019年,我和龍飛幫扶的7戶貧困戶?24人現在全部脫貧,大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

取得這樣的成績,作為駐村干部張雄偉和張龍飛肯定是開心的,因為這些都是他們駐村后給村里爭取到的“真金白銀”。我說:“群眾脫貧了,一定要給你們好好記上一大功啊!”

在與張雄偉和張龍飛一起進村的路上,我試圖通過交談從兩位駐村干部的嘴里找到答案:到底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這份工作的?

張龍飛可能因為年齡小,人又靦腆,一路上話很少,臉上始終掛著微笑,并沒有說什么。張雄偉卻在我多次試探性采訪中道出了心里話。

他平靜地說:“我們駐村干部是黨和群眾聯系的紐帶,第一時間把黨的政策落實到村民手中,及時幫助村民解決生活難題,搞好黨群關系就是最大的成績,至于扶貧產業的事,我們只是因地制宜、因戶出策,多為大家想辦法,出主意,關鍵還是組織在發揮作用。”

為困難群眾脫貧出主意想辦法,爭取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可不就是密切黨群關系、做好群眾工作的終極目標!我在心里非常認同張雄偉這樣的說法。相信他一定能當好群眾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五百多天的駐村生活,張雄偉和張龍飛堅持走訪群眾,走遍了塔嶺村所有的鄉間道路,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共產黨員的承諾。

用張雄偉自己的話說,“我們從省城到農村,從科研人員到駐村干部,環境變了,身份變了。想當好駐村干部就得姿態放低,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用真情、真心、真力工作,與群眾打成一片,融入集體不光要身融,還要心融!”

筆者在一份匯報材料里發現:自2019年5月7日全職駐村開始,截至12月20日,張雄偉累計駐村203天,平均每月26天;張龍飛累計駐村207天,平均每月26天。這也再次證實了組織選派的這兩位駐村干部真的把“心”交給了村民。

五百多天的駐村生活體驗,讓張雄偉體會到自己的這種想法是正確的。這種思路和想法讓他和張龍飛成了名符其實的“塔嶺人”。

駐村后,張雄偉和張龍飛立足實際,幫助村里發展蔬菜、茶葉種植和中華蜂養殖等產業,為農戶銷售土豆、辣椒、野生菌等農產品,幫助學生輔導作業,幫助留守老人修路種地……用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履職盡責,真扶貧,扶真貧,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贊揚和認可。

豐富的工作經歷和生活閱歷讓張雄偉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要想群眾滿意,就不能玩兒虛的,要真正沉到基層,和群眾融為一體。用駐村第一書記吳斌的話說,張雄偉就是一位“吃百家飯”的駐村干部,他把自己當成了“塔嶺人”,當成了貧困戶家中的一員。

其實,張雄偉、張龍飛和縣林業局的駐村干部都是在村部一起吃大灶的,他們有七八個人,一起搭伙。只是有時進村入戶,過了飯點兒,老鄉會挽留他在家吃飯,或老鄉家里改善伙食時,偶爾也會邀請他來家里做客。

“在村民家里吃飯,真的能拉近和群眾的關系。”張雄偉說,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到貧困戶湯有德家走訪,當時自己遞給老湯香煙抽,老湯沒有接,隨手拿起桌上的手卷旱煙抽了起來。

“湯叔,給我也來一支!”入戶前,張雄偉就聽說老湯脾氣倔、性情耿直,便主動向老湯伸出了友誼的橄欖枝。他點燃了老湯遞給自己的旱煙,小心翼翼地吸了一口,卻還是差點兒被旱煙嗆著!惹得老湯開懷大笑。

“這種手卷的旱煙勁兒大,又便宜,山里人不習慣抽咱們的紙煙。”他看了看我疑惑的眼神,笑著說,紙煙村民抽不起啊!

“你能抽得動那個手卷煙嗎?”我好奇地問。

“煙確實沒紙煙好抽,可別小瞧這支煙。若是當時自己不那樣做,老鄉會說咱城里人生分,嫌棄人家呢!”張雄偉表情凝重地說。

看來,張雄偉的確是做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

張雄偉不僅善于做群眾工作,還是個心思非常細密的人。塔嶺村臨靠漢江水域,當地氣候濕度大,雨水多,張雄偉說他就怕遇到連陰雨,擔心在山上住的老鄉——房前屋后排水通暢嗎?屋內有沒有漏雨?還有什么隱患沒排查到?這樣的擔心,每天都會伴著他進入夢鄉。

即便是在雨季來臨前他和張龍飛已多次對危房進行了入戶排查,可遇到了連陰雨,他還是放心不下山上的群眾。只要有空閑,他就會打電話詢問老鄉情況,或親自到村民家里走走看看。

張雄偉看了看遠方的大山,望著山頭那邊一縷縷、一簇簇絲綢似的云霧,緩緩地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放心,畢竟山上環境特殊,不敢有事啊!

這次進山,我們專程去了一趟老湯家。老湯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一處山坳里,出行不太方便,好像只有一條被山洪沖過的水渠,似路非路,一直通往他的院子。

因當天下著小雨,溝陡路窄,非常濕滑。一路上,張雄偉走在最前面,我居中,張龍飛斷后。他倆一再叮囑小心腳下,我還是有好幾次差點兒摔倒。

七轉八拐,在綠蔭掩映下的叢林深處,一排依山而建、低矮的房屋出現在了眼前。許是聽到有人造訪,院里突然犬吠鴨鳴,打破了林子的清靜,老湯和老伴一起出門迎接我們。

張雄偉說湯叔是個能人,別看老人家住在山里,家里的“現代化”一點兒都不少。他指著干凈整潔的院子東北角新蓋的一間平房說,瞧,這是老兩口的浴室,山頭那兒還自己建了水塔呢!在一處木棚子的下面,雄偉又指著一處漏斗形的深坑讓我看,你說這是什么?我打眼一瞧,好像就是一個深坑,沒什么特別啊!

“那是湯叔自己打的儲水池,水泥什么的都是從山下扛上來的。”張雄偉笑著說。

“我們住這兒有十幾代人了,過去日子苦,逃難落戶到山里。如今,國家政策好,有退耕還林補貼,還有生活兜底保障。我們養了豬、養了雞鴨,生活沒一點兒問題,老兩口就守著這個家。”看得出,74歲的老湯對脫貧后的日子是很滿意的。

“今年雨水多,玉米能產三千多斤。”問及今年的收成,老湯的老伴說:“政策好,也要自己勤快,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政策好,也要自己勤快。大娘的一句話,讓我看到了山里人的樸實、自強和自立。

在采訪期間,筆者所到之處,聽到最多的是村民對幫扶企業的好評。事實上,以駐村干部張雄偉、張龍飛為代表的陜煤研究院的共產黨員們,無論是黨政領導還是中層干部、駐村干部,大家都與塔嶺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駐村后,院里沒有忘記我們,總部的黨員干部經常到村上來慰問大家,或座談交流,或送清涼、或送溫暖、搞捐贈等……我們就是一家人。”張雄偉談到駐村后的日子,心里始終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陜煤研究院全體黨員干部在并肩戰斗,大家一起進行著一場扶貧攻堅戰。

他說,“這種感覺不是虛無的,而是真實的。包括陜煤研究院領導班子在內,大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與貧困戶結對認親,開展親友式幫扶,到結對幫扶對象家中走訪慰問,捐錢捐物,噓寒問暖……都在為決戰脫貧攻堅貢獻著力量,彰顯了陜煤人的擔當精神。”

“從去年5月開始駐村,作為一名駐村干部、脫貧攻堅戰線上的一名戰士,自己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聊起駐村生活,張雄偉笑著說道,“自己本來就是農村娃,考學來到大城市,又在省屬國有企業工作,身上肩負著領導和組織的重托,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張雄偉把自己的駐村扶貧生活當成了一次人生歷練。他說,“只要撲下身子做事情,脫貧工作就一定能成功。”

下山后,在塔嶺村村委會辦公室,我遇見了52歲的村監委會主任李德運。聊起張雄偉和張龍飛兩位駐村干部,他高興地說道:“都是好樣的,他們肯動腦子想辦法,是百姓的貼心人,是群眾最親近的人,更是大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張雄偉在扶貧工作中的優秀表現,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認可。不久前,他被上級推薦為安康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所謂精準扶貧,是根據貧困人口的特性進行“個性化”扶貧。

塔嶺村處于秦巴山區,山高坡陡,良田少。張雄偉和張龍飛就鼓勵大家因地制宜種植山桃,從楊凌買來5000棵苗木免費發給了村民。

他告訴我,再過個三五年,北山的桃花溝就會漫山遍野開滿桃花,那才是真正的美麗鄉村,名不虛傳的桃花溝。

張雄偉說的桃花溝在北山一處山坡上。他將車開到了一處平地,停了下來,指著山坡上年初栽種的樹苗,樂呵呵地說道:“月河川道有個油菜花節,我們桃花溝原先沒有桃花,現在種下這批樹苗,到時既能給村民增加收入,還可以弄個桃花節什么的,發展一下旅游業!”

我連連點頭,心里為張雄偉能有這樣的想法而高興。送錢送物不如送技術,今日栽下桃樹苗,他日必成搖錢樹。

茶葉是塔嶺村的主導產業,張雄偉和張龍飛“借力打力”發揮產業優勢,在駐村一年多時間里,協助村“四支力量”不斷擴大村里的茶樹種植面積。

車盤旋在蜿蜒的山路上,走走停停,張雄偉如數家珍地給我講述著村里的故事。

不知不覺來到山頂。在一處新建的茶園里,張雄偉順手指了指腳下的那片山坡,欣慰地說道:“這片茶園是年初防疫期間,復工復產時修建的,地理優勢明顯,發展山林經濟大有可為。”駐村后,他們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給村上建了漢陰縣漩渦鎮江南之韻茶葉專業合作社。

2019年5月13日,也就是在幫扶塔嶺村兩個月后,陜煤研究院決定,注資30萬元幫助塔嶺村成立漢陰縣漩渦鎮佳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并加入了漢陰縣鑫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村里的貧困戶以每戶5000元的標準拿到了配股權益,參與了聯合社分紅,群眾定期享受到了穩定的收益。

就深度貧困村而言,消費扶貧是帶動群眾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像塔嶺村這樣“三留守”人員(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居多的貧困村更是如此。張雄偉和張龍飛認為,實施消費扶貧是解決這類村民生計問題的“壓艙石”。

在張雄偉的爭取下,2019年,陜煤研究院與七葉蓮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28.1萬元的農產品消費采購合同,并在12月20日與七葉蓮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總金額為16.68萬元的農產品消費合同。

據悉,僅2019年,陜煤研究院就幫助塔嶺村流轉土地1036畝,完成茶苗栽植450畝。張雄偉、張龍飛同村里“四支力量”對茶園進行了規劃,對茶園灌溉用水水質進行了分析。

塔嶺村深居大山,森林覆蓋率高,地理環境好,非常適合中華蜂養殖。個性化的精準扶貧就是張雄偉幫助當地群眾找到的另一條脫貧致富的捷徑。

在脫貧戶湯有明家里,筆者見到了張雄偉一路上多次提到的養蜂人湯叔,老人今年62歲,老伴已去世,四個孩子都在外地,前些年他一直在新疆打工。

“湯叔現在一個人在家,他本人也有意愿養蜂,我們就決定先給他那兒放上150箱,以后看情況再增加!”在去湯有明家的路上,張雄偉告訴筆者,他們還在其他村民那兒也放了幾十箱。

他說,養蜂戶一年只需給村上交很少的費用。給老湯這兒放的最多,就是想讓他給大家當好典型,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湯有明家在半山腰上,由于下雨路面濕滑,我們走得很是費力。一進院子,老湯便迎了上來。張雄偉告知我是來調研采訪的,老湯便暢快地聊了起來。

湯有明感激地說:“過去家里窮,想致富,沒本錢,不得不出門務工。前年回來后,覺得自己年齡大了,老伴又不在了,孩子都在外地,家也得有人守!如今政策好,雄偉又給我找到了致富出路,肯定不會再出門了。”

老湯給我算了一下經濟賬,他說山上花草多,是養蜂的好地方,一箱蜂能弄10斤蜜,這150箱就是1500斤,收入相當可觀!

準備給老湯再花個四五千元,弄個篩選蜂蜜的機器,人工取蜜終究不衛生。離開老湯家前,張雄偉一再叮囑老人,記得騰個空房出來,到時放機器,蜂蜜的質量一定要有保障。

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做到了貧困群眾的心里,也點燃了村民脫貧致富的“火種”,讓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2019年9月29日,合作社給幫扶貧困戶23戶58人分紅,人均686元,分紅金額5.8萬元。

據張雄偉介紹,貧困戶按人配股,既能按時領到紅利,還能和大家一起到茶園務工,每天能掙一百多元的勞務費,這種模式給貧困戶托了底,大家再也不用愁生計問題了。

“村民當股東,就業分紅利”。在陜煤研究院的幫扶下,貧困戶不但可以入股分紅,大家在家門口的企業可以就業并參與經營管理,這無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可以說,“滾雪球效應”為村上探索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為了保障扶貧產業項目發揮作用,張雄偉和張龍飛還將自己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帶到了村上,幫助茶葉合作社搭建“一社五部”組織機構,建立部門職責和管理制度,建起了一套科學的管理流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待茶園達產后,合作社規范的運營體制和機制一定能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張雄偉信心滿滿地說。

扶貧工作需要“扶志”與“扶智”。“輸血”重要,“造血”更重要。2015年11月27日—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

在做好產業扶貧的同時,陜煤研究院黨委“扶貧”與“扶智”兩手抓,兩手硬,不忘關心村民孩子的就學難題。2020年9月2日,陜煤研究院黨委到漩渦鎮塔嶺村開展了“情系塔嶺,圓夢大學”金秋助學活動,向17名中高考錄取學生發放了助學金21000元。

在助學儀式上,現場負責同志代表研究院囑咐同學們要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鄉的面貌。并一再表示,陜煤研究院會持續關注孩子們的學習,幫助困難家庭學生解決經濟困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獻上一份力量。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讓孩子成才是改變家庭貧困最有效的途徑。”從農村走出來的張雄偉,深有感觸地說。

一年多來,張雄偉和張龍飛經常利用進村入戶的機會,給村民的孩子做免費“家教”,一方面輔導孩子們作業,與孩子們交朋友,一方面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督促孩子們好好讀書。

為幫助村里青年勞動力找到工作,實現早日就業,張雄偉經常關注陜煤集團企業下屬單位的招聘招工信息,在塔嶺村幫扶群進行及時發布和宣傳,并組織塔嶺村參與各種招聘招工活動。

2019年8月15日,他帶隊參加陜煤集團陜建機股份電焊工“訂單式”培養精準扶貧招生會,1名貧困學生被錄取。

……?……

經過2019年的發展,塔嶺村的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茶葉、花椒及脆李等中長期產業發展態勢,群眾脫貧致富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實體經濟保障。

張雄偉告訴筆者,2020年,他們的重點任務就是幫助村集體經濟提升既有產業的規范化管護和經營水平,大膽探索“返租到包”模式,解決后續管護資金問題。同時,積極推進中華蜂養殖項目,繼續以承包的模式進行管理和經營,推動村集體經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心中有民,方能務實為民。在短短17個月的幫扶駐村工作中,張雄偉、張龍飛和陜煤研究院的黨員干部們助力塔嶺村脫貧攻堅,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引導貧困戶勤勞致富,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難題,關愛老人和孩子……用愛心、用真情、用責任、用擔當,在這場偉大的戰役中實現了人生價值的一次次升華。

正如2018年2月在四川成都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所說:“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

塔嶺村如期全面消除貧困戶,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對張雄偉和張龍飛以及陜煤研究院黨員干部而言,何嘗不是自己的人生之大幸?

“建立鎮村級電子商務平臺是一種發展趨勢,既可以讓農產品真正成為商品,成為村上的‘搖錢樹,又能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購物不趕集、賣貨不出門,這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談及2020年脫貧攻堅戰收官的事,張雄偉眼里透著堅毅的眼神,他說,“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果組織需要,我們愿意繼續留下來。”

第二天清早返程,特意讓司機師傅在鳳凰山頂休息了一會兒。站在觀景臺上,我久久地凝望著山下阡陌縱橫的鳳堰古梯田,欣賞著雨后高山美景。

下山時,初升的太陽沖破云霧,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瞬間讓人感覺神清氣爽,也叫人心生感嘆:鳳凰山真是一塊寶地啊!我相信,天道酬勤,精神永存,秦巴山區鄉親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短暫的塔嶺村之行,讓我看到了駐村干部脫貧攻堅的不易,感受到了貧困群眾心心念念向往富裕、向往過上幸福生活的強烈期盼,更是在駐村干部篤定前行、剛毅決然的眼神中,讀懂了什么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第一書記、扶貧戰士……是他們,用共產黨人永葆實干與擔當的“初心”,點燃秦巴山區群眾奔小康的激情“火種”,讓鄉親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曙光!

駐村干部、幫扶企業……是他們,用陜煤人勇于拓荒的奮斗精神,肩負起了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引領著鳳凰山下的鄉親們,一步一步實現脫貧致富,邁向幸福生活!

王保林:陜西榆林人。陜煤集團作家協會會員,在《延安日報》《陜西工人報》《當代礦工》《中國煤炭報》《中國能源報》等報刊發表作品若干。《難忘故鄉行》榮獲全國首屆先覺杯·文學大賽優秀作品獎,并編入作品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18在线播放| 欧美第二区|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欧美午夜网站| 欧美亚洲欧美区|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理论片| 久久中文电影|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精品片911|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无码|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成年A级毛片|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九色最新网址| 91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本午夜三级|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国产91视频免费|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国产免费网址| 亚洲免费毛片| 高h视频在线|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不卡午夜视频| 亚洲午夜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免费一极毛片| 欧美性精品|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人在线|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