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本
摘要:闡述了光纖安全監測系統的組成及特點,描述了系統各部分的設計,介紹了光纖安全監測系統在工廠應用,實現功能、技術指標等。
關鍵詞:石油系統:光纖安全監測系統;主機;工業;裝置
近年來隨著石化行業的廠區規模不斷擴大,西氣東輸等項目,一些長輸管線的不斷延長,國家戰略對石油、天然氣的布局,都說明國家對能源行業的發展極其重視,但同時安全卻不容忽略,近幾年石油化工行業事故頻發,為了提高石化行業的安全性,降低各類儀器監測方式的安全隱患風險,傳統的周界防護設備誤報率高,設備造價昂貴,一些長輸管線為了防止偷盜及不法分子破壞,需要大量人力巡檢,都造成了大量金錢及人力的投入,隨著光纖安全監測系統在石油化工的長輸管線上的應用,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及金錢。
傳統的入侵報警安全監測系統大致包括:1紅外對射2震動電纜3電子圍欄,雖為安全技術防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受一些客觀技術條件等因素所限,存在一定的缺陷。
高壓電網特點:無報警、安裝調試一般、受環境影響低、需要現場供電、對人體傷害高。
紅外、激光、微博反射特點:有報警、誤報率高、易安裝、受環境影響高、需要現場供電、對人體傷害低。
電子圍欄:有報警、誤報率低、安裝調試需有圍欄、受環境影響較低、需要現場供電、對人體傷害無。
振動電纜:有報警、誤報率高、安裝需要金屬防護網、受環境影響高、需要現場供電、對人體傷害無。
以上是各種系統的優缺點對比,那么有沒有更加安全可靠的監測技術?答案是光纖傳感技術。
下面介紹一下光纖傳感技術:
光纖傳感技術始于1977年,伴隨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光纖傳感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從杭州物聯網暨傳感技術應用論壇了解到,光纖傳感技術已廣泛用于軍事、國防、航天航空、工礦企業、能源 環保、工業控制、醫藥衛生、計量測試、建筑、家用電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世界上已有光纖傳感技術上百種,諸如溫度、壓力、流量、 位移、振動、轉動、彎曲、液位、速度、加速度、聲場、電流、電壓、磁 場及輻射等物理量都實現了不同性能的傳感。
光纖工作頻帶寬,動態范圍大,適合于遙測遙控,是一種優良的低損耗傳輸線;在一定條件下,光纖特別容易接受被測量或場的加載,是一種優良的敏感元件;光纖本身不帶電,體積小,質量輕,易彎曲,抗電磁干擾,抗輻射性能好,特別適合于易燃、易爆、空間受嚴格限制及強電磁干擾等惡劣環境下使用。因此,光纖傳感技術一問世就受到極大重視,幾乎在各個領域得到研究與應用,成為傳感技術的先導,推動著傳感技術蓬勃發展。
根據被外界信號調制的光波的物理特征參量的變化情況,可將光波的調制分為光強度調制、光頻率調制、光波長調制、光相位調制和偏振調制等五種類型。
由于現有的任何一種光探測器都只能響應光的強度,而不能直接響應光的頻率、波長、相位、和偏振調制信號都要通過某種轉換技術轉換成強度信號,才能為光探測器接收,實現檢測。
光纖傳感器的特點
(1)高靈敏度,抗電磁干擾。(2)光纖具有很好的柔性和韌性。
(3)測量的頻帶寬、動態響應范圍大。(4)可移植性強,可以制成不同的物理量的傳感器等。(5)可嵌入性強,便于與計算機和光纖系統相連系統可遙測和控制。
系統指標:系統可檢測到長達數千米光纖的分布的機械振動當量,同時增加入侵模式識別功能,大大降低風雨等環境因素的干擾。響應周期為秒級(測量時間100ms,響應時間5s)。非常適用于中長距離周界入侵安防監測,測量距離:10km ,通道數:1或2 ,波長:1550nm,頻響范圍:1-40Hz,定位精度:10m,系統靈敏性:100%入侵報警,報警門限:用戶可調,光纖接入方式:鋪設在墻體,柵欄。
系統構成一般分為:處理與控制單元-探測單元-探測光纜,一般后端顯示設備,會通過軟件來提示報警區域及振動頻率,用于推斷各種情況,有條件配合電視監控系統會第一時間對報警區域監視。
光纖震動與光纖安防優缺點對比:
光纖震動,基于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測量信號可連續分布的多點振動信息,定位精度小于10m,探測距離最大可到10km,安裝光纜為振動光纜,標準通訊光纜,適用于地埋或掛網,光纜直接安裝,需要輔助設施。施工只需一根光纜即可,無需其他器件,施工簡單免維護。報警可多分區無限制,誤報率低。
光柵安防,基于光纖光柵的傳感技術,測量信號為點式傳感器,只能測量某點得振動信息,定位精度取決于光纖光柵安裝在光纜上的間隔距離,探測距離受定位精度及光柵數量影響,安裝光纜分振動光纜和傳輸光纜,光纖光柵成本較高。適用掛網、柵欄,施工難度大,后期維護成本高。報警僅在硬件上設置,誤報率高。
相比于傳統的防區式光纖入侵探測系統,技術原理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產品性能極大提高,系統優勢非常明顯,后端設備因為支撐存儲功能及事件回放。
上述系統在實際項目設計中的應用:
遼寧某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首站、末站周界防護及長輸管線安全監測系統。本工程包括主要輸氣管線三條,生產基地一處,分輸站一座,監控閥室一座。石油某廠、洗化某廠的天然氣計量裝置各一套。
管道入侵預警系統
首站至洗化廠管道整體長度約44km。沿線共有生產基地、分輸站等大型站點,同時設有閥室。管道全線采用地埋式敷設。上述石油管道安防監測,防止各類非法入侵、機械挖掘、管道打孔、鉆孔行為等行為,同時與其他監控系統聯動。
技術原理:分布式光纖入侵預警。1.監測距離長:基于標準通信光纜即可實現60km的監測距離;2 施工成本低:外場完全基于已鋪設的標準通信光纜,無需復雜施工;3 定位精度高:可以實現50m內的定位精度,以實現及時抵達報警地點;4 響應速度快:響應時間小于10ms,實時在線監測;5 報警概率高:高靈敏度傳感和振動波形分析可以實現零漏警率和低誤警率;6 無需外場供電:光波在長距離光纜中傳輸即可完成監測,無需供電;7 本質安全:光纜為電絕緣介質,無發熱和釋放電火花發生;8 無電磁干擾:光波對電磁環境不敏感,不受電磁干擾(如地磁場)影響。
最后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設備性能不斷提高,光纖安全監測系統會使我們的生產更加的安全,人員操作更加簡便,為工業系統發展添磚加瓦,降低事故,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GA/T 1469-2018光纖振動入侵探測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2]GB/T32581-2016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技術要求
作者簡介:徐守本,出生年月1982年8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撫順,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工作領域石油石化行業電信專業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