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會舉辦“廣東人大學堂”專題輔導講座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及機關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意見》的安排,4月2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舉辦第24期“廣東人大學堂”,圍繞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結合深入學習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建發展史和人民民主政權的建設史進行專題輔導。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玉妹出席報告會。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斯喜應邀作題為《從黨史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專題輔導講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娟主持報告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呂業升,秘書長王波等參加報告會。
陳斯喜詳細回顧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斗爭中探索創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建立發展、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并結合黨史學習,闡述了共產黨領導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證、人民民主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屬性、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原則、依法治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本質要求、與時俱進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等五點心得體會。
輔導報告觀點鮮明、史料翔實、內容豐富,既有理論高度又緊密聯系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參加報告會的同志一致表示,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信,結合人大工作實際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譜系,進一步增強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融入履職工作的各方面,奮力推動我省人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珊 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精神,省人大常委會外事工委根據省人大機關關于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有關要求,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于4月8日組織12名來自8個國家的華僑領袖赴省人大機關幫扶聯系點新豐縣梅坑鎮梅坑村,開展調查研究,對接當地發展需求,凝聚僑資僑智僑力,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僑領們考察了當地文旅、康養、光伏發電等項目,并到梅坑鎮敬老院慰問,向敬老院老人和部分生活困難家庭捐贈了一批價值38 000元的米面油、蚊帳、節能燈具等物品,與新豐縣有關部門座談。座談會上,僑領們認真聽取新豐縣、梅坑村相關負責人關于秀美新豐的經濟發展、康養、農業、文旅產業發展及梅坑村光伏發電項目等情況介紹。僑領們紛紛表示,梅坑村的發展變化是祖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偉力。他們將主動對海外僑胞講好新豐發展故事,為新豐縣、梅坑村特色產業發展牽線搭橋,助力梅坑村實現振興。
座談會后,省人大常委會外事工委黨支部以“做好為民實事,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與梅坑村黨支部進行交流,學習了解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實現脫貧,致力發展的經驗做法,并表示將充分發揮省人大外事工作的渠道和優勢,助力梅坑村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外事工委黨支部全體成員參加了活動。■ (亮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