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一
科技強國和創新強國已經成為國家整體發展的核心,而科技創新主要由青年科技人才來承擔。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用人單位必須認真研究青年科技人才的特征和需求,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潛力,充分釋放人才潛能。為此,要進一步建立完善激勵機制,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青年科技人才大多數受過碩士、博士高層次教育,有些還有海外學習經歷。良好的教育背景意味著他們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扎實的基礎,開闊的學術視野,具備良好的素質和技能。
青年科技人才生活在信息社會,伴隨新媒體成長起來,開放的社會環境使得他們思維活躍,自我表現欲強,追求自由和個性發揮,不墨守成規,思想觀念比較超前。
青年科技人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烈,善于聯想和類比,富于探索和挑戰,具有強烈的創新意愿。他們有敏銳的觀察力,接受新知識、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強,能夠較快地學習消化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善于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用技術或新產品,并在市場中推廣應用。
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任務繁重,科研壓力大。面對困難和挫折,要長時間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必須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善于合作,勇于擔當,自信自強,堅忍不拔是科技人才的特質。
青年科技人才在追求科技創新的過程中,能把個人追求與國家重大需求結合起來,把人生理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科技價值觀。
作為青年科技人才,他們更為關注經濟收入的相對水平。這是因為不斷上漲的房價,連年增加的教育支出,有增無減的醫療養老,比同齡人獲取知識技能付出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要求他們獲得更多的回報。
青年科技人才更加注重追求自主性、獨立性和創新性,喜歡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傾向于擁有一個自主的工作環境,希望通過科技創新把自己的知識、技能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現實生產力,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同事和單位的認可,實現自身價值,贏得社會尊重。
為了實現科技創新,他們需要一套完善的容錯糾錯機制為他們保駕護航;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激發他們的科研潛力;需要一個較高層次的交流研討平臺和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團隊,有一個能滿足科研創新的場地、設施和資金支持。
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些青年科技人才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不愿意為科研辛苦付出,沒有獨立的科研性格,缺乏創新的內在動力。存在“短平快”“蹭熱點”思想,趨易避難,隨波逐流,不敢面對困難,接受不了失敗。這就導致了愿意潛心研究基礎問題的人少了,愿意結合行業實際解決問題的人少了。因此,作為用人單位,必須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導青年科技人才樹立拼搏進取、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團隊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幫助他們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內在追求,塑造良好的科研價值觀和科研精神。要做好宣傳和社會導向,讓優秀科技人才獲得社會榮譽感,得到應有的社會尊重。
1.物質保障機制。要建立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青年科技人才薪酬福利待遇,確保明顯高于當地的社會平均水平,這是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安心科研的前提。只有解除他們物質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才能有效保護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熱情,進而使其專注于提高創新能力。所以,用人單位在制定分配制度的時候,要克服平均主義,向青年科技人才傾斜,要體現關鍵崗位和個人貢獻的價值,增加知識價值的分配權重,實施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體的薪酬激勵制度和以實際貢獻為主體的差異化福利制度,真正體現知識價值,解決青年科技人才實際貢獻與收入分配不對等、不匹配、聯系不緊密的問題,讓青年科技人才付出有所得,防止由于待遇不足造成人才流失。
2.培訓提升機制。為了實現自身價值,青年科技人才更加關注個人的后續教育和未來獲得的職業發展空間。所以,有效的教育培訓體系、通暢的職業發展通道是其成長需求和創新需求的必然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建立與青年科技人才能力素質需求相適應的培訓體系,加強后續培養與支持,堅持在科研和生產實踐中培育和發現人才,通過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有選擇地派遣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到發達國家高水平研究機構或大學進修學習,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合個人成長的職業發展平臺,從而滿足其接受繼續教育,考察學習,交流研討,提升個人能力的需求。同時,還要破除論資排輩,在職稱晉升方面打通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通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由于發展空間受限造成的人才外流問題。
1.科技資源分配機制。在科技資源分配方面,尤其是作為青年科技人才,缺乏發展所需要的必需空間和合理資源。青年時期是科技創新的最佳年齡,但是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初期很難獲得研究所需的資金、團隊的支持,因此無法開展獨立的科研活動,只能跟隨別人的方向甚至是被設定的科研目標去努力,很難做自己喜歡和真正擅長的東西。同時各種資金的申請都需要豐富的既往經驗和成果,而這些都是青年科技人才所缺少的。因此需要將科技資源合理分配,使青年科技人才能夠獲得良性發展的空間和必備的資源支持。比如說:對于青年科技人才要有良好的扶持政策,針對不同地區、類型制定普惠性的青年科技人才職業發展專門計劃,為絕大多數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與發展機會。可以按照不同類型青年科技人才的特點,設立多部門、多種類、多層次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和獎勵政策,為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提供重要支持。再比如說:把青年科技人才當成“主人”,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充分信任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外在制度約束能力,充分保證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使用的決定權,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創造一個“自主創新”的氛圍。
2.科研評價機制。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和科研經驗,在科技創新過程中,要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大膽冒險,積極探索,要尊重科研規律,不斷完善鼓勵創新的寬容失敗的容錯糾錯機制。通過優化學術環境,弘揚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要尊重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科研產出規律,探索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適當延長考核周期,不過分強調成果數量,側重對其科研潛力的評估。要完善以品德、業績、能力、實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以用人單位、市場、政府、社會中介為主體的人才評價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