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峰

當前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壓力依然十分嚴峻,加快公共衛生應急人 才培養、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是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 的有效途徑。職業院校是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應將新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納入衛生職業教育全過程,同時加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教學實踐平臺建設,構建政行校企協同培養的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常態化培養機制,這既是解決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短缺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國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
公共衛生應急人才是指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具備較強的應急反應能力、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良好職業道德的一類專業人才。長期以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常被認為是小概率事件,因而造成大眾對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的緊缺狀況認識不足。加之公共衛生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導致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難以適應當前衛生安全需求,嚴重制約了我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范圍流行,給世界各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生物安全危機和公共衛生挑戰,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我國高素質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的匱乏,嚴重制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一線哨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近年來,職業院校為基層公共衛生培養了大批一線技術人才,但仍難以適應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對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培養常態化防疫背景下的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加強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是衛生職業教育當下的重要課題。加快培養一批高素質公共衛生應急人才,打造一支公共衛生“防疫鐵軍”迫在眉睫。
在國家建設的100所高職骨干院校中,開設醫藥衛生類專業的職業院校有 27所,是我國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衛生職業教育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力度,著力提高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能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缺乏完善的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機制。當前職業院校公共衛生教育主要依托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專業等培養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尚未成為現代衛生職業教育的核心和基礎;此外,傳統的傳染病醫學教育在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事件教育上重視不足,造成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措施的缺失。
2.缺乏系統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教學實踐。一方面由于新發突發傳染病疾病譜變化迅速,缺乏新發突發傳染病最新流行病學資料;另一方面職業院校中傳染病實訓場所匱乏,學生缺乏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實操訓練,無法將醫學專業知識與管理學、衛生監督與檢疫、應急事件處理等相關理論知識通過實踐指導應用。
1.創新職業院校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機制。要加快技術應用型高素質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首先應創新職業院校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機制。職業院校由于難以掌握行業的發展規劃、獲得的信息相對滯后、培養人才需要周期等方面原因,造成與行業溝通渠道不暢,未能建立與市場相關聯的人才培養動態調整機制。由于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特殊性,政府、行業、職業院校和醫療機構應共同參與組建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培養聯盟,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和引導、行業發揮其紐帶和橋梁作用,醫療機構和職業院校則可以實現人才的協同培養,加快解決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短缺問題。建立完善的宣傳、培訓、教學、考核制度,推進應急教育系統化、普及化,著力構建政行校企協同培養的基層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常態化培養機制。
2.加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教學實踐平臺建設。衛生職業教育尤其強調技能培養,除了講授理論知識,還必須依托專門的實訓場所開展針對性強的實訓和仿真模擬實踐乃至全真操作。而如今大多數職業院校并沒有建立傳染病實訓場所,一些院校以基礎性衛生實驗教學來替代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實驗,現場實踐僅在臨床見習或實習時輪轉至公共衛生管理部門或傳染病房學習,缺乏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實操訓練,實踐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大數據、云計算、5G 技術、人工智能等已不同程度應用于我國2020年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管理中,這些新技術將成為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利用新技術更新升級現有實訓基地的實踐條件,加強學生新技術使用能力的培養訓練;另一方面及時與企業對接,不斷補充和更新相關疾病的病原體、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及預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學校主建+企業共建,開發新發突發傳染病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人才培養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協同建設公共衛生事件線上教學資源。
3.注重公共衛生應急人才思政教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全面部署、應急作戰,采取一系列正確、及時、見效的應急管理措施,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構建人類生命健康共同體做出了重大貢獻。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地各條戰線都涌現出了一大批沖在一線、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患難的最美者和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楷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是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社會責任教育、良好學風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的最好案例。職業院校應精準選取內容,在公共衛生應急人才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育人要素,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