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才元
早在1991年,為更好選拔培養干部,政府就出臺了《干部檔案工作條例》,以便加強對干部的管理,保障干部信息的真實有效。而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計算機的普及與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檔案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重要。因此,根據新時期對經濟發展的需要,應加強黨的人事組織管理工作。2018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了干部人事檔案的概念、定位和工作目標,完善了管理體制,標志著干部人事檔案工作進入新時代。認真學習領會《條例》規定,及時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推進新時代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來看,雖然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已經認識到《條例》的重要意義,但是干部檔案工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應當予以改善,以此推動干部管理機制的完善,確保檔案工作做得更好。
1.干部人事檔案的定義更加準確、科學。長期以來,我國國有單位按照身份進行人員管理,人事檔案也相應分為干部檔案、工人檔案等。隨著《勞動法》《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公務員法》的實施,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按照身份進行檔案管理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條例》立足組織人事工作實際,闡明了干部人事檔案的形成主體、過程、內容和最終形式,其中,形成過程確立了檔案材料的憑證性,材料內容明確了干部人事檔案的內容,最終形式(歷史記錄材料)則限定了檔案材料的原始性。新定義在論述模式上與《檔案法》中對檔案的定義一致,實現了與《黨章》《公務員法》《檔案法》等法規法律有序對接。
2.新的人事檔案分類體系全面建立。人事檔案產生并服務于人力資源管理,其分類必然受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制約。新中國成立后,人事檔案以個人身份為依據劃分為干部檔案、工人檔案、學生檔案、軍人檔案四大類型。改革開放后,我國人事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員身份日益多元化,為做好人員管理,現代化的人員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人力管理逐步規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傳統的人事檔案分類體系與人力資源管理實際脫節的情況日益凸顯。人力資源工作呈現出的新特點,要求人事檔案管理進行相應變革。為此,中共中央組織部等五部門于2014年12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進行明確。而為加強對行政干部的管理,《條例》明確了事業單位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并要求中央軍事委員會對職業軍人人事檔案管理進行明確。至此,我國建成了以流動人員、干部和職業軍人為主體的人事檔案分類體系。在新分類體系下,學習和服役期間的檔案材料由于對勞動者入職后的作用較小,可合并到前述三類檔案之中。
3.《條例》為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定位和作用方面,《條例》第一、第三條明確干部人事檔案是政府管理與黨的建設的重要憑證,在構建高素質高能力的干部隊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十條則說明了干部人事檔案的作用。在內容建設方面,第十八條要求檔案內容應達到真實準確、全面規范、鮮活及時的標準,第二十條明確了各有關單位、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及其應當承擔的責任。第三十八條則特別強調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可以利用現代化技術,為其工作服務。
1.理論研究不足。《條例》是在吸收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干部人事檔案范圍和管理模式進行了明確和重塑,以往大多數研究成果因背景改變而失去參考價值。同時,從完善體制、內容規劃、管理機制、監管力度及責任機制等方面規范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如何使這些部署在具體工作環境下落實好,需要廣大學者和相關工作人員認真研究。
2.相關人員對干部人事檔案工作認識不全面。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成之前,干部人事檔案在我國組織人事工作中主要用于政治審查。功能發揮的局限造成人們普遍對干部人事檔案作用認識不全面,沒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執政資源的意義和在組織人事工作中的憑證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安全保存、忽視內容建設和信息開發,在工作部署中不能將人事檔案與干部工作統籌規劃;專職工作人員檔案業務和組織人事工作知識不足,檔案功能發揮不充分;其他相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功能發揮不到位,檔案材料填寫不規范、內容不全面的問題普遍存在。
3.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需細化。《條例》在明確干部人事檔案的功能和定位的同時,也為我們指明了最終工作目標。以往工作經驗表明,內容建設目標和措施的不完善,造成檔案材料內容重復、空洞;隊伍建設目標不具體,無法建設高水平、穩定的檔案管理隊伍。《條例》落實涉及組織人事的方方面面,且各地工作基礎情況不一,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需結合實際細化目標、完善措施、健全制度。
1.加強學術研究。做好新時代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要求我們及時研究新管理模式下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在內容建設方面,需確保體現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等方面材料及時歸檔,特別是干部工作中考核、考評、考察材料。在實體管理方面,需探索干部管理權限與檔案管理權限分離情況下集中管理如何實施。在協作和隊伍建設方面,需研究不同集中管理方式和組織人事工作模式下,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及相關部門的職責分配、崗位設置,確定崗位的職責任務、工作標準和任職條件。
2.進一步提升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意識。首先,牢固樹立干部人事檔案是重要執政資源的意識。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要高度重視實體管理、內容建設以及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清醒地認識到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沒做好就是組織人事工作不到位。其次,進一步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認識,意識到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對于干部來說,檔案是其工作經歷、工作業績及獎懲記錄的最好履歷,能夠充分說明干部的工作情況與態度,具有證明的作用。而做好干部人事檔案工作能夠充分證明組織人事工作鏈條的完整合規性,有利于干部群眾監督,有利于人盡其才,有利于創造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最后,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創新思維與意識。在數據化時代中,要想保證人事檔案的便捷性,做好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掌握信息技術,匯總干部人事檔案中包含的各種信息,建設覆蓋全面的人才資源信息庫;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檔案科學利用機制,及時開展信息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研究,探索干部人事隊伍的總體變化情況及規律,為組織人事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
3.以目標管理推進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目標管理是一種重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可以調動各級各部門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世界各國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應用。按照目標管理理論,最終目標確定后需要層層分解制定出下級各部門及相關人員的分目標,并將目標完成情況作為考評的依據,將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列為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內容。為確保《條例》設定目標的實現,制定分目標時要從制度建設、內容建設、隊伍建設、監督指導和功能發揮等方面加以明確。
《條例》對我國人事檔案進行了重新分類,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模式進行規范,對干部人事檔案的定位和工作目標進行了明確。確保《條例》貫徹落實,做好新時代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必須解決當前工作中的問題,提高工作人員的認識,運用目標管理的手段推動各項規定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