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自由貿易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而農業作為基礎性產業,近年來對外開放程度也不斷提高,中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促進農產品的對外貿易必將成為我國農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在這種大環境下,本文主要通過對山東省農產品生產的總體概況,農產品出口的規模,種類,出口目標市場以及出口企業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其農產品出口種類單一,目標市場過于集中,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并結合當下國際貿易的實際情況得出山東省農產品只有經過深加工,不斷開辟新興市場,提高農產品質量以及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才能達到長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立國之本,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源,山東省作為我國農業第一大省,其農產品的發展對于全國經濟發展都有舉重若輕的影響。但是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的問題同樣巨大,而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的加劇,更加使得山東省農產品出口面臨更大的外部威脅。本文通過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可以使得山東省農業更加科學、合理地發展,擴大出口份額,解決出口問題、促進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也可以給我國其他省份提供極大的借鑒意義,進一步促進我國農產品的出口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現狀
(一)出口規模分析
得益于山東省豐富的農業資源,適宜的自然環境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山東省都是我國農產品生產以及出口的大省,山東省的農業發展對于我國農業的總體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農產品的出口在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額中也占據相當大一部分,根據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省農產品的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3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其中,進口1073.5億元,增長9.1%;出口達到123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連續21年在全國各省市位居第一位,增長7.3%。農產品出口值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22.8%,比上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雖然山東省農產品出口量很大,但是山東省的農產品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附加值很低,其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低。在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結構中,水海產品及其制品,蔬菜占據了很大比重,出口額常年占到了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0%以上,此外,山東省的果品,肉食品等都在其農產品出口中占據重要地位。果品及其制品從15年開始占比都在10%以上,出口量總體保持穩定,有一定幅度的波動,而肉食品的出口則逐年增加,肉食品未來出口額將繼續增加。
二、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以初級農產品為主,農產品附加值低
根據山東省政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省農產品出口額累計達到1234.5億元,同比增長7.3%,連續21年在全國各省市位居第一位,但其中農產品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僅有283.4億元,僅僅占到了出口總額的23%左右,超過七成的都是低附加值農產品,基本不經過深加工程序,而美國出口的大豆經過加工出口的總類大約12000種,大豆深加工程度超過90%,產品附加值高,在國際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山東省目前生產,加工,出口這一基本產業鏈完全割裂開,沒有形成完善的深加工體系,最終導致了以初級產品為主導,農產品附加值低,國際競爭力低的局面。
(二)出口的農產品品種單一,缺少知名品牌
受國際市場需求以及山東省自身情況所影響,2019年山東省出口蔬菜41.39億美元,出口水海產品及其制品50.24億美元,兩者占到山東省出口的51.8%,此外,果品及其制品出口占比10.4%,總的來說,幾大種類占到其出口的8成左右,農產品出口品種過于單一,沒有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出口額僅僅依靠幾大品種苦苦支撐著。因此,山東省急需加大農產品的品牌建設,轉變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促進農業經濟大力發展。山東省目前就是規模大,而品牌不夠響亮,品牌的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現有的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主要集中在制造業,而農產品品牌所占比重很小。 加之中小企業較多,品牌意識差,即使有品牌意識又受困于資金壓力,進一步阻礙了山東省農產品的品牌走向國際化。
(三)出口市場集中,開拓新市場力度不足
從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區域來看,近幾年山東省農產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與日本,東盟,歐盟,韓國以及美國這五大傳統市場,五大傳統市場大約占據山東省農產品出口額的七成以上,特別是日本,由于日本國內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巨大,因此不得不大量進口農產品,加之與我國隔海相望貿易往來十分方便,因此,常年從我國進口初級農產品,而山東得益于自身的地理位置,首當其沖,2019年山東省出口到日本的農產品達到305.5億元,占出口的24.7%,雖然與18年17年的25.%相比占比有所降低,但是農產品出口額仍然處于上升趨勢。從農產品出口的可持續發展來看,市場的過度集中必然帶來許多不利因素。首先,市場的過度集中導致出口極易受進口國的需求,政策等因素影響,某一地區的出口大量減少,會導致山東省農產品出口量的萎縮,其次,常年保持出口傳統市場,很容易忽視其它新興市場的消費潛力,不利于山東省開辟新的市場,最后的結果便是農產品出口增長的乏力。
三、對策及建議
(一)積極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鑒于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存在的問題,目前急需提高其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單位產品的附加值,逐漸形成生產—深加工—出口這一良性產業鏈。政府必須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深加工,給予企業一定的資金鼓勵,稅收減免,從源頭來減少企業的后顧之憂。其次是企業自身,在國家層面有所作為之后,企業應當走出舒適區,積極追求創新,推進企業內部深加工,又或者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理念等 ,開發自主知識產權, 適應農產品市場需求變化 ,發展深加工農產品 ,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實施品牌戰略
山東省目前農產品的出口很大依賴于幾大優勢產品的出口,加之山東省幾大產品競爭力較低,與其他國家相比時并不具備優勢,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轉變,對農產品的需求也隨之變化,因此,山東省必須優化產品出口,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同時,盡可能的做到農產品的均衡出口,此外,必須加大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把山東省這個標志推向全球,目前,山東省許多農產品出口仍然是貼牌生產,各中小企業完全沒有自主品牌,這極大的限制了農產品的出口,也不利于新市場的開發,因此,必須鼓勵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建設。其次,加大品牌的營銷,以市場為導向立足本地化,根據需求不同,做好不同的營銷,打響自主品牌的口號。
(三)開辟新市場,建立多元化的市場體系
山東省農產品主要出口主要集中于日本,歐盟,美國,東盟等,這些很少的國家占據了其農產品出口的7成以上,市場的過于集中也導致了貿易風險的增大,極易受幾個出口國的影響,因此,從長遠來看,山東省必須開拓新興市場,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市場體系。發掘非洲,東盟等地區的市場潛力,特別是東盟市場,近年來我國與東盟合作不斷加強,農產品也不例外,因此,山東省要加強與東盟的合作,還有與我國接壤的俄羅斯等國,總之既要加強與現有市場的合作,也要發現新興市場的潛力。
參考文獻:
[1]李停,丁家云.結構優化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6):84-92.
[2]馬文.山東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7.
作者簡介:
溫庭海,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