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彥超 許富文 何巧琳 陳立



摘 要: 研究人員發現目前中國市場中70%左右的翡翠依然來自緬甸,市場上30%的份額開始被危地馬拉和俄羅斯等其他產地的翡翠所取代,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與珠寶電商的異軍突起有很大關系。網購的翡翠雖然性價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不一定是緬甸所產的翡翠。作者的研究范圍是排在世界前三的三大翡翠產地即:緬甸、 危地馬拉和俄羅斯。經過實驗室常規和大型儀器測試分析,三個產地的翡翠確實存在一定差異。
關鍵詞:翡翠;緬料;危料;俄料
前言:翡翠因耐久度、美觀度和稀有程度是其他玉石不可以比肩的,所以被中國人譽為“玉中之王”。研究人員發現目前中國市場中70%的翡翠依然來自緬甸,市場上30%的份額開始被危地馬拉和俄羅斯翡翠所取代,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與珠寶電商的異軍突起有很大關系。網購的翡翠雖然性價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不一定是緬甸所產的翡翠。其實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發現過翡翠,有的歷史悠久,有的潛藏于世。本文的研究范圍是排在世界前三的三大翡翠產地即:緬甸、 危地馬拉和俄羅斯。經過實驗室常規和大型儀器測試,危地馬拉翡翠和俄羅斯翡翠與緬甸翡翠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基于此,研究人員將翡翠重新定義為:以鈉鋁硅酸鹽為主的達到了玉石級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多晶質集合體;其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鋰輝石和透輝石為輔;還可含有普通輝石、綠輝石、鈉鉻輝石、錳透輝石、霓石、霓輝石等其他致色礦物成分。
緬甸翡翠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市場上緬甸產的翡翠(簡稱“緬料”),由于緬甸翡翠的硬度相對較高,韌度優越,色純度優越于其他產地,所以緬甸翡翠的保值和收藏價值是其他產地的翡翠不可比肩的,故而其“玉中之王”的地位不因其他產地的翡翠開采量的增加而變化。緬甸翡翠以硬玉為主, 鋰輝石和透輝石為輔;三者比例較穩定。摩氏硬度6.5-7,RI:1.66(點測), SG:3.33左右。
危地馬拉翡翠
危地馬拉共和國,簡稱“危地馬拉“。是中美洲的一個總統共和制國家,位于北美洲大陸的南部,總面積只有10.89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也是翡翠的產地。危地馬拉翡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瑪雅文明時代,1975年,一對美國夫婦在河谷深處,發現翡翠原生礦體,從而使這一寶藏重見天日。
與緬甸的翡翠比較,現在市場上的危地馬拉翡翠(簡稱“危料”)大多數在外觀上顏色偏灰藍調,結構松散,透明度偏低。在礦物組合上,危地馬拉翡翠中鋰輝石和硬玉減少,綠輝石增多。其摩氏硬度在5.5-6.5之間,折射率1.68(點測)SG:3.33左右,尤其是輝鋁礦,可視為非常特征的礦物包裹體。高品質的危地馬拉翡翠與緬甸翡翠極為相似,不易肉眼區分,需要大型儀器測定。
俄羅斯翡翠
俄羅斯,又稱俄羅斯聯邦、簡稱俄聯邦、俄國。俄羅斯西薩彥嶺翡翠產于西伯利亞西薩彥嶺寒武紀早期的蛇綠巖套中,礦床發現于1959年,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南部的捷吉爾河(葉尼塞河支流)河谷,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有少量的翡翠原料開始經代理人在香港翡翠市場銷售。
與緬甸的翡翠比較,俄羅斯的翡翠(簡稱“俄料”)在外觀上顏色偏黃褐色調,粒度較粗,透明度較低。在礦物組合上,俄羅斯的翡翠中透輝石和鋰輝石增多,硬玉減少。其摩氏硬度6-6.5之間,RI:1.68(點測) ,SG:3.30左右,可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和云母等。高品質的俄羅斯翡翠與緬甸翡翠極為類似,不易肉眼辨別,需要大型儀器測定。
總結:所用紅外光譜儀為布魯克ALPHA II型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及鏡面反射附件, 采用反射測試方法對3個產地樣品依次進行測試,掃描次數為1次。測試范圍4 000— 400 cm-1 ,對比三個產地的紅外圖譜發現:緬甸翡翠1167cm-1、1082cm-1、961cm-1三個反射主峰完整;危地馬拉翡翠1100-1200cm-1之間的反射峰幾近缺失;俄羅斯翡翠存在1047cm-1和853cm-1的異常反射峰,1161cm-1反射峰加強。
所用拉曼光譜儀為便攜式拉曼光譜儀i-Raman?型測試范圍200—3200cm-1,分辨率3.0cm-1,對比三個產地的拉曼圖譜發現:緬甸翡翠的990cm-1的反射峰高于1360cm-1反射峰;危地馬拉翡翠990cm-1的反射峰與1390cm-1的反射峰持平;俄羅斯翡翠990cm-1的反射峰低于1360cm-1的峰高。
參考文獻:
[1]彭文世,劉高魁 著《礦物紅外光譜圖集》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 版:335-359頁;
[2]張蓓莉、王曼君 《系統寶石學》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8版:322-323頁;
[3]張慶麟 編 《珠寶玉石識別辭典 》修訂版 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8:第219頁;
[4]陳全莉,尹作為,卜玥文等. 拉曼光譜在危地馬拉翡翠礦物組成中的應用研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
[5]危地馬拉灰綠色翡翠 《CNKI;WanFang》,2009;
[6]歐陽秋眉,曲懿華 俄羅斯西薩彥嶺翡翠礦床特征 《寶石和寶石學雜志》,1999。
作者簡介:
甘彥超 (1982—)女,學士,GIC/FGA/CGC珠寶鑒定師,主要從事珠寶玉石貴金屬方向教學培訓;珠寶及貴金屬檢驗檢測研究和實驗室認證認可管理。
何巧琳 (1978—)女,本科,CGC珠寶鑒定師,工程師,主要從事珠寶玉石鑒定與分級,貴金屬檢驗檢測研究和珠寶實驗室管理。
許富文 (1998—)男,大專,藝術品檢測人員,主要從事古董瓷器和玉器的檢驗檢測和儀器設備管理。
陳? 立 (1965—)男,大學,資深珠寶鑒賞師,工藝美術大師,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研究和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