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令承 楊仕琳 金一山
摘 要: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受到大眾的喜愛,深入研究主題展示的模式可提升其教育價值。本文將深入分析傳統展示模式、科技化展示模式以及云展示模式,明確不同展示模式的內容與優缺點并進行優化,最大限度發揮“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宇宙與航天;主題展;展覽模式
展覽模式是展覽理念的外部體現,相關人員應明確舉辦主題展示的目標,并依據舉辦目標確定展示模式,保證“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教育意義被盡數發揮。不同類型的主題展示模式各有特點,相關工作人員應深入分析各模式的特點,豐富“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內容。
一、傳統展示模式
(一)將物品作為展示重點
傳統科技展示館將物品展示作為主題展示的重點,在組織“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活動時采用“展品制”理念。這種以物品為主的科技展僅能將相關物品進行展出,而難以解釋展品背后所蘊含的科學原理。除此之外,這種展示模式受到場館與時間的限制,展品數量較少且參觀機會受限,“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教育意義難以體現。但由于其技術要求與成本較低,依舊是大多數科技展覽館的常用展示模式。
(二)展示內容依據學科劃分
依據學科劃分展示的內容是傳統展示模式的特點,與學校教學方式相似,雖能發揮教育價值,但效果有限,參觀者難以對“宇宙與航天”主題有明確的認知。“宇宙與航天”這一展示主題涉及知識面較廣,許多科學現象不能用單科知識進行解釋,因此不易發揮主題展示的科普價值。這種按照學科劃分展示內容的展示模式局限性大且弊端較多,無法激發大眾對“宇宙與航天”相關知識的興趣,主題展示的科普效果較差。
二、科技化展示模式
(一)結合時事熱點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宇宙與航天”主題相關時事新聞較多,大眾對其興趣也較高,因此結合時事熱點成為科技化展示模式的設計理念。例如,空間站建設是近期熱度最高的時事新聞,與“宇宙與航天”主題密切相關,因此在設計主題展示模式時,應將該時事新聞融入展示中,既能夠提升大眾對主題展示的興趣,又可以使大眾詳細了解我國空間站的建設情況。與此同時,時事熱點相關視頻資料較多,可用展示形式也更為豐富。
(二)豐富真實感受
豐富大眾參觀展示的真實感受是科技化展示模式的特色,通過AI虛擬技術、高科技設備等可為參展人員提供體驗機會。例如,在“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中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創造出宇航員訓練的環境,大眾可真實體驗三維滾環、模擬飛行等宇航員訓練項目,使大眾充分體驗到宇航員訓練的難度,提升參觀主題展示的教育效果[1]。除此之外,使用AI虛擬技術可使參觀人員體驗到探索宇宙的感覺,最大限度提升其參展興趣,充分發揮主題展示的作用。
(三)重視故事性
“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故事性是科技化展示模式的主要設計理念,通過講述相關故事可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具體化,同時提升參觀人員的興趣。“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相關故事較多,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可降低參展人員理解難度。例如,主題展示中通過介紹飛船發射到返回全過程的故事揭示飛船的研發過程與飛船結構組成,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實現科普目標。重視主題展示的故事性實現了從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理念轉變,更符合舉辦主題展示的目標。
(四)講述航天發展史
在“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中講述航天發展史是科技化展示模式的主要展示內容,可有效提升參觀人員對航天領域的興趣,切身感受發展航天事業的不易與偉大。例如,在主題展示中講述我國探索月球航天工程的各個階段,全面展現航天人為實現登月夢想所做出的努力,最終順利登月并帶回月壤的發展過程,使大眾感受到航天人的精神。科技化展示模式中講述航天發展史的形式多樣化,觀眾對航天發展史的認知更加生動形象,主題展示的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五)打破學科局限性
科技化展示模式打破了學科的局限性,使“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科普效果明顯。例如,智能化設備被廣泛應用于主題展示,參展人員可使用智能化設備進行搜索,全面了解某一科學現象的原理,使主題展示的原理介紹不再受學科限制。這種展示模式更符合“宇宙與航天”展示內容所需知識的特點,相關展品的解釋全面而深入,主題展示的教育價值也會體現。
三、云展示模式
(一)開發航展APP
最新航展中,研發人員開發出航展專屬APP,開辟了云展示模式。采用這種展示模式的“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不再受到場館與時間限制,觀眾參觀展示的方式多樣化,實現云展示模式的APP具有以下幾種特點。第一,APP內融入AR技術,使云展示效果更加真實。第二,內置導航功能,參觀人員使用APP可獲得最科學的參觀路線[2]。第三,APP可存儲信息量大,展示內容更加多元化,“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的科普效果更加明顯。
(二)實時直播展會
網絡平臺實時直播展會是云展示模式的特點,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目標,使無法親臨現場的愛好者也可通過直播參觀展示。例如,近期主題展示中使用APP同步直播航展飛行表演、論壇現場等,線上觀眾也可觀看航展表演并參與到論壇之中,參觀展會的形式多樣化,“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影響力擴大,科普與教育效果顯著提高。
(三)參觀時間不受限制
參觀時間不受限是云展示模式的最大優勢,開發航展APP實現了航展24小時開放,參觀人員可在任何時間進入航展參觀。與此同時,使用航展APP可隨時重播飛行表演、論壇現場等,為參展人員了解最新領域知識提供更多機會。云展示模式使主題展示永不落幕,可選參觀時間范圍擴大,有機會參觀展示的人數增多,“宇宙與航天”主題展示影響力提升,使主題展示的科普與教育意義盡數發揮。
四、結束語
“宇宙與航天”主題展是大眾了解相關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相關人員分析展示模式可使展示內容更滿足大眾的興趣,提升大眾參觀主題展示的體驗感受。分析主題展示模式對提升大眾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可使大眾深入了解我國的航天發展史與宇宙探索情況,激發大眾的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許小滸,莊文輝,黃興林.飛天壯歌唱響金陵——記中國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南京)展[J].鐵軍,2021(11):24-25.
[2]黃愛.綜合博物館科普展覽模式的探索[N].中國文物報,2019-12-10(007).
作者簡介:
華令承(1968年7月28日),男,北京人,本科,工程師,航天科技相關主題展示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