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梁 鄭珺予
摘 要:學生自治會作為大學校園中最具影響力的學生組織,是校園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對豐富大學生生活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時期的學生自治會除了進步力量和反動力量爭奪學生自治會領導權之外,學生自治會在進步力量領導下組織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活動,如開辦進步圖書館、創辦進步刊物;組織豐富多彩的講座和文化娛樂活動;開辦各種識字班、補習班、夜校。通過舉辦教育文化活動,在社會、學校、學生之間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學生自治會;教育文化活動;大學
一、開辦進步圖書室,創辦進步刊物
學生自治會不僅為同學們提供物質方面的幫助,還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很多院校的學生自治會在進步力量的領導下,辦起了大量的圖書室,僅北平地區就有各國立大學學生自治會辦起的圖書室,如北大沙灘的“孑民圖書室”、清華的“一二一圖書室”、師院的“行知圖書室”、燕京的“圖書服務部”、中法的“自治會圖書室”、浙江大學的于子三圖書室。圖書室里面的報刊書籍大部分都是馬克思列寧理論著作及解放區和蘇聯的書籍,進步的文藝作品,民主的報紙刊物,這些都是被國民黨成為的“禁書”,即那些進步、民主、革命的書報,也是宣傳革命思想的陣地,促進民主力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這些圖書室就像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寒夜里的春風,滋潤著一代青年的心靈。在北平師大“行知圖書室”,里面存有大量的進步書籍。“行知圖書室”是師大第一屆學生自治會在學術部領導下,辦起來的。起先是張啟華同學在1946年暑假,把分散在同學中的進步書籍收集起來,辦了個秘密圖書室,方便進步同學學習。當學生自治會成立之后,有秘密轉為公開,是理事何大海在原基礎上擴大辦起的。考慮到師范大學是以搞教育的,同時為了掩護,就把圖書室命名為“行知圖書室”。圖書室里面,集中了一批進步同學捐的進步書刊雜志,其中馬列的著作如《共產黨宣言》、《法蘭西內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反杜林傳》、《國家與革命》、《列寧主義基礎》、《聯共(布)黨史》等主要著作。蘇聯的文學作品有《我的童年》、《人間》、《我的大學》、《被開墾的處女地》、《日日夜夜》。這些書籍大都采取公開和秘密的借閱方法,毛澤東的著作都是秘密的,而且還的用小說的封皮進行偽裝。“行知圖書室”還秘密油印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先供黨員、民青、民盟的同學學習,然后再由他們把精神分別傳到進步社團。圖書室規模雖小,但每天借書同學很多,正是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好多同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另外,學生自治會還還與進步機構聯系,進步書刊源源不斷的向北平大學生和各大學的書店提供進步書籍。在這期間,國民黨三青團對“行知圖書室”進行了多次破壞,在1947年秋,他們貼了封條,并在封條上面畫了把刀,進行威脅。四九血案時,砸了“行知圖書室”。
學生自治會還負責創辦刊物,掌握全校的輿論與思想陣地,宣傳進步思想,團結教育廣大青年學生。比較著名的有:中央大學的《中大新聞》、清華大學的《清華周刊》(后改為《清華旬刊》)、北大的《北大半月刊》(后北大、清華聯合出版《北大清華聯合報》),這些刊物成為學生自治會的喉舌,在刊登學生運動的動態和有關的宣言、聲明、文告,表達學生的心聲,反應大家的愿望何要求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清華大學學生運動起了推動作用。1947年3月,國民黨利用四國外長會議,制造反蘇游行。五二〇運動后,中央大學的宣傳工作取得了重大進步,比較突出的就是《中大新聞》。《中大新聞》是以學生自治會名義主辦的鉛印報紙,這個刊物和全國各大專院校建立了新聞通訊網,傳播交流經驗。是進步同學的喉舌,突破了國民黨的新聞封鎖。①這些刊物如實報道事情的真相,揭露國民政府假消息,如“沈崇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自治會選舉代表或發起學生運動時,這些刊物起著號召、動員的作用, 密切地關注時局發展,抨擊反動統治,發出民主呼聲。
總之,這些刊物成為地下黨的教育和輿論的工具,傳播進步思想,揭露和打擊國民黨政府的反動本質,分析國內外形勢,爭取、指導廣大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講座和文化娛樂活動
學生自治會還組組各種形式講座,比如學術講座、時事講座。當時的環境決定了這一時期舉辦的講座大部分都是時事講座,尤其是反美扶日的學潮中舉行了大量的講座。請本校和外校的知名教授來給大家講座,通過講座讓同學們不僅開闊了視野,還提高了對國內外形勢的認識。中央大學在一二五勝利后,中央大學新自治會與重慶大學等校聯合邀請周恩來同志來沙坪壩學生作一次演講,講題是《中國民主運動的問題》,他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講明了當時的重大政治問題,周恩來的這次演講教育和鼓勵了廣大同學,提高學生對當時的政治形勢認識。此外,還舉辦讀書會、座談會等,北大舉行人權座談會,邀請教師參加。
學生自治會還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大家的課外活動,演出話劇、歌舞,舉行詩歌朗誦會、音樂會、營火晚會、節日聯歡、歡迎新生、歡送新生、校際聯歡等。在清華大學學生自治會下設的康樂部不僅負責組織校內的文藝體育活動,而且還以文體活動的形勢與校外的大中學校進行公開的廣泛的聯系,先后組織各社團舉辦了“三八”晚會、“五四”晚會、校慶晚會和校友球賽,此外還有多次聯歡會。春節期間,北大自治會還舉辦盛大的晚會,有各院喜劇社團聯合演出了《年關》,即《白毛女》的第一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豐富同學們的課外活動,還加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運動的發展。
最具挑戰性的文化娛樂活動是由學聯組織的校際聯歡,這些活動雖然是由學聯組織的,但是在實際過程中,還是由各校的學生自治會負責,在這期間比較著名的有北平學聯組織的平津學生春季大聯歡、上海市學聯和杭州市學聯共同組織的滬杭學生春游和聯歡活動。“平津學生大聯歡”的成功舉行,加深了北平和天津地區的大學生交流。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軍不斷勝利,國統區政治、經濟、軍事危機進一步加深,國民黨政府加劇鎮壓迫害學生運動的背景下,華北學聯組織一次大型的平津學生春季大聯歡,當時教育部限令各校自治會不準組織跨校大型集會。為了加強平津各大學和大、中學之間的聯系,交流學運的經驗,再加上當時正值放春假時節,華北學聯決定,同意北大提出的建議,定于3月27、28、29日三天組織平津學生春季大聯歡。
通過學聯組織的春季大聯歡等活動,成功的沖破了國民政府的封鎖,加強了各校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增強了廣大同學的斗志。學聯活動的開展,形成了一種新的集會形式,為學生運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支持。
三、開辦各種識字班、補習班、夜校
每年寒暑假期間,各個大學學生自治會都舉辦文化補習班、識字班、夜校等,幫助廣大工友和同學提高文化程度,傳播進步思想,增進大中同學之間的聯系。這是學生走向工農的第一步,是學生和廣大工人、農民聯系的橋梁。在這時期規模最大的寒假補習班是在1948年初,有華北學聯統一組織和指導的。其中在北平地區,北平師大的補習班不僅辦的最有特色,還制定了詳細的補習班規章和領導體系。
學生自治會舉辦這些形式的補習班,廣大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還介紹學生運動情況,講解國內外形勢,教唱進步歌曲。這不僅提高了廣大工友和中學生的文化知識,而且加強了聯系,結業以后各個中學的進步學生還和師院自治會及各社團經常聯系,并在他們校內開展了力所能及的進步活動。
參考文獻:
[1]羅炳權、王慧君.解放戰爭時期的南京學生運動[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