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霜芹
摘 要:中職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活動在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選擇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意識。以急救護理課程為例,教師著重對中職護生急救實戰能力進行培訓,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本文中將會針對急救護理課程改革中對中職護生急救實戰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急救護理課程;改革;中職護生;急救實戰能力;有效策略
中職學校的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改革活動向著實用化、高效化、體系化的方向轉變。學校注重加強課程體系的完善度,開展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創新活動,取得了諸多成果。教師注重以實戰化演練為背景,培養學生的急救實戰能力,加強和企業以及醫療單位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培訓資源,同時提高急救護理課程改革的效率。并且專業教師采取了一系列先進的教學模式來推動教學改革向更深的層次邁進。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游戲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都得以實踐運用。因而針對具體的培養模式進行探究。
一、積極開展案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急救實戰能力
案例教學是急救護理課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急救實踐技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培養,并且實踐意識得到相應的培育。教師在案例選擇方面應當做到突出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考察標準,如可以以心臟猝死病人從發病到搶救過程為案例,讓學生進行心肺復蘇的演練活動。然后再進行整體的流程訓練活動,對于心肺復蘇急救、醫院急診科搶救以及ICU病房救治與監護這三大步驟進行實踐演練。同時教師也會介紹一些成功的急救案例,然后為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此基礎上開展實戰性的演練活動,通過具體的急救技術實踐研究,培養學生的急救實戰能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二、積極開展情境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水平
部分專業教師發現在開展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出現時間利用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就其原因而言,既有學生個人的因素,也有教師的因素,缺乏良好的教學導入環境,學生很難走入相應的學習狀態。在開展一些急救實戰演練活動時教師應當運用情境教學這一有效模式來創建和實際搶救活動相符合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盡可能仿真的崗位環境中進行自我提高。在講解該課程相關的內容如院前急救及護理、醫院急診科的管理、重癥監護、心臟驟停與心肺腦復蘇、休克病人的護理、昏迷病人的護理、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護理等內容時可以考慮運用信息技術和相應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以及現場的展示來讓學生對相關的教學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無形當中就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也可以將教學環境進行簡單的改造,使其成為常用急救技術的規范化訓練的場地,讓學生身臨其境開展更加深入的急救實戰訓練活動。總之進行情境教學工作更有利于學生急救實戰能力的培養,滿足急救護理課程改革的相關標準。
三、開展邊做邊學探索活動,提高急救護理課程改革水平
在傳統的急救護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會針對一些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帶領學生觀看教學視頻音頻以及其他的輔助材料。在完成理論講解活動以后,再去進行一些實戰化的演練,導致學生的思緒很難銜接起來,不能夠將相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及時的實踐運用。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學生往往頭頭是道,但是到了實踐運用的時候便手忙腳亂。這對于學生急救實戰能力的培養工作十分不利。因此在進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應當探索邊學邊做的教學模式,可以考慮開展課堂仿真練習模擬活動、課程實習活動、學期實習活動,利用醫院和相關醫療單位的場地開展實際演練活動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急救實戰能力。同時學校的專業教師可以利用校內仿真教學的環境以及醫院各種場地來開展工學結合的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在急救場所中實踐運用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學習和探索。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來開展作學融合的引導活動讓學生實現知識技能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急救時的能力,在無形中就達到了開展急救護理課程改革的目標。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更加多樣化的評價,采取更加科學的標準來對學生的做學一體化探索活動進行評估,讓學生的急救實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四、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核心素養
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活動的參與度。這需要教師進行更加多樣化的引導,針對學生的急救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情況開展一系列比賽活動,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校層次還可以定期召開一些關于急救護理課程知識競打比賽,以及急救護理大賽,讓學生以個人為單位或者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其中。職業技能比賽對于學生的急救護理課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情況進行更加全面的考核,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會得到很好的培養,在參與護理大賽的過程中會認識到自己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并且及時地獲得指導教師的指導以及同學們的幫助,從而提高自身的急救實戰能力以及核心素養。這也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風尚和學風,讓學生意識到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且提高參與度,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和參與者。教師也可以在指導學生開展急救護理大賽以及相關競賽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指導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急救護理課程改革對于中職學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實戰能力的培養工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達成了廣泛的共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應急保障意識。教師還需要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將更多和急救護理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新理念、新模式進行導入,豐富該課程的內涵,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為構建高校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得急救護理課程體系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麗,凌敏.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急救護理學課程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4):156-157.
[2]李靜明,鄧向偉.急救護理課程改革對中職護生急救實戰能力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8):84-86.
[3]萬曉燕,杜利.高職急救護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護理學雜志,2011,26(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