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冰冰
摘 要:公共圖書館是群眾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知識獲取途徑,在此環境中公共圖書館面臨重大創新挑戰。傳統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項目單一,宣傳內容不夠豐富,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應在當前公共圖書館中添加科普教育展覽內容,同時深度開發與探索網絡科普教育資源,促進公共圖書館科普宣傳展覽活動一體化發展模式。本文專門針對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模式構建進行探索,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展覽活動;融合模式
在社會不斷發展中我國提升了對文化素養的重視,推動了科普教育宣傳的進一步發展,在此環境中對科普教育宣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的情況令公共圖書館科普宣傳面臨創新挑戰。公共圖書館是社會群眾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關乎著群眾的文化素養水平,基于此公共圖書館應積極響應社會發展,在公共圖書館中研究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方法,在公共圖書館中借助展覽活動擴寬科普教育范圍,促進科普教育與展覽共同發展。
一、公共圖書館推動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公共圖書館是我國群眾學習與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公共圖書館肩負科普教育的重要職責,因此公共圖書館應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發揮科普教育作用與價值,為群眾提供先進科學的學習資料,優化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提升我國群眾得到文化素養,引領群眾樹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與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科學處理問題,養成科學思考習慣,將先進的科學知識貫徹到群眾的生活中,提高我國群眾生活品質與效率,促進社會科學文明發展。
公共圖書館主要的科普教育方式是通過文化展覽的形式,為群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其目的在于發揮自身的社會職能,為群眾呈現淺顯易懂的科學文化知識,將科普知識大范圍的宣傳于社會環境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社會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發揮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作用,實現社會科學文明發展目標。我國的南京圖書館在近年來頻繁組織大型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活動,在此期間參與的人數竟高達上萬人,極大的發揮了公共圖書館的科普教育宣傳作用。
在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過程中,可以在公共場所對社會中群眾進行全面展示與普及,也可以進入到農村、社區、養老院及學校等場所組織專項展覽活動。例如南京圖書館曾在江蘇省的鄉鎮中開展過扶貧宣傳活動,在活動開展中公共圖書館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農戶的實際需求進行了深度了解,通過視頻的形式將科學的農業知識普及給當地的農戶,提升農戶的科學種植經驗,并在科普知識中為農戶講解新型技術,讓農戶能夠掌握運用科技實現創收的方法,幫助當地增產增收擺脫困境,通過實踐展覽活動,為社會群眾提供實質幫助,縮短農民與科學知識的關系,將科學知識引進生活中。
二、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模式構建思路
(一)開展以科普教育為主題展覽活動
在公共圖書館中以科普教育為主題組織展覽活動,是推動公共圖書館科學教育與展覽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公共圖書館中構建科學教育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模式過程中所呈現的展覽內容具有生動易懂的優勢,所以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展覽活動的形式主要是運用公共圖書館內部的科學文獻資源,配合社會中的新聞熱點在館內的公共區域進行定期展示又或是巡回展示,設置鮮明的主題,進行知識科普宣傳,另外還可以在展覽中為群眾提供宣傳手冊或是播放多媒體科普宣傳視頻,同時可以引導群眾添加公共圖書館公眾號,在公眾號內定期發布關于科普的知識及科普展覽時間,群眾可以通過公眾號與公共圖書館及其他群眾進行互動,分享并交流科普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科普知識的認知與認同,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發揮公共圖書館科學教育宣傳作用,促進公共圖書館科學教育與展覽活動協同發展。曾經南京圖書館就與中國藥科大學聯合組織了家庭用藥指南展覽活動,其活動方式是通過現場實驗進行的,在公共圖書館中當眾為群眾普及藥品保存常識。
(二)將科普教育嵌入展覽活動中
在當前社會中主要的公共圖書館展覽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科學成果與宣傳類、藝術文化類、道德水平類歷史文化與古籍文物類、閱讀推廣類。在這些類型中只有科技成果與宣傳類與科普教育具有直接關聯,但是其他的類型也可以適當的嵌入科普教育中,其中主要的嵌入方式為:第一可以在組織某一個主題的展覽活動時將其中的內容添加到科普教育展覽中,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科普內容,提升群眾的參與興趣,提升群眾對科普知識的認同與認知。第二,則是在科普教育的設計、制作等環節分別增添其他元素的科普知識,在科普教育中嵌入不同的科普元素可以通過名詞解釋或知識背景介紹的方式,結合公共圖書館的主題內容靈活設計。例如南京圖書館曾舉辦航天事業60周年圖片展覽活動,在這部分展覽中展館運用名詞詳細介紹了天文方面的知識內容。
(三)網絡科普教學展覽活動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中,網絡展覽活動逐漸興起,并被公共圖書館所廣泛運用,在網絡與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豐富了科普知識的展示方式,公共圖書館科普展覽活動常常通過網絡發布圖片、視頻、文字及音頻等科普內容,豐富了群眾的知識獲取渠道,推動了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的科學化發展,促進了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活動的深度融合。在此環境中突破了傳統科普教育宣傳及展覽活動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公共圖書館在網絡中發布科普教育知識為群眾提供隨時學習與觀看的機會,科普教育宣傳不必借助各種場地就能實現,網絡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方式極大的節約了展覽成本。可以說網絡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是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活動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
結束語:在社會不斷發展中提升了對文化素養的重視,公共圖書館是群眾獲取知識文化的主要場所,對社會文明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是當前的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方式過于單一不夠豐富,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應將公共圖書館科普教育宣傳與展覽活動有效融合構建協同發展模式,在圖書館將科普教育宣傳作為主題融入展覽活動中同時創建網絡科普宣傳與展覽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科普教育活動中,提升群眾文化素養,促進公共圖書館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基田.圖書館科普服務路徑選擇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0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