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長宏 樊麗萍 馬光遠
摘 要:高校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之間存在必然的協同關系,通過師生黨支部共建的重要抓手,分析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的關系,剖析不足和問題,提出師生共建協同機制,實踐“黨建促學風,學風固黨建”的創新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校黨建;學風建設;協同關系
黨的十九大對高等教育賦予了新的使命,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證黨的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任。將黨建工作與學風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深入研究師生黨支部協同機制,對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學風建設和黨建工作的協同關系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根本保障。學風建設則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應該保持協同共進,相輔相成,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工作,使高校大學生養成積極上進,精益求精的優良學風,才能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高校教工黨支部擁有專業知識雄厚等優勢,學生黨支部具有充滿活力青春陽光的特點。使師生黨支部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齊頭并進,合作共贏。協同共建的同時更不能忽略自建,黨支部的自身建設圍繞共建的共同目標展開,教工黨支部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三全育人”理念,從“教書匠”向“專業導師”“心靈導師”方向轉變。學生黨支部要虛心向教工黨員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
2 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的協同瓶頸
高校的教工和學生支部黨建活動多是相對獨立運行,如何使在兩者互補互通,協同育人的方面形成合力,需要確定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機制和路徑。避免側重共建的形式、忽視共建的主體優勢、協同機制不完善等瓶頸問題。需要對等決策,業務互通,但是就個體而言,教師和學生對接過程,操作具有局限性。例如教工黨員數量和學生黨員數量對比懸殊,共建過程可能需要教工黨員付出較大精力,對于共建效果和質量均是考驗。要深入踐行“三全育人”理念,圍繞“黨建工作+學風建設”的核心,探索新時代師生黨支部協同共建的路徑,才能使協同機制實現升華的效果。
3創新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的協同機制
3.1 共建和自建協同系統
師生黨支部促進學風建設的協同,需要創新基層黨建的方式方法,發揮各自優勢,互通有無,從而激發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活力。建立師生黨支部結對子模式,通過一對一,點對點的形式,提升學生建設效果。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風建設中的作用,達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效果。激發教師黨員的責任意識,使其發揮思想引領、學習指導、生活幫扶的作用,真正成為學生黨員的良師益友。拓寬學生黨支部的建設路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 共建的制度保障系統
師生黨支部促進學風建設的協同,需要有上級黨組織的協調組織,以管理促學風,提供師生黨支部協同保障體系。首先,兼顧黨支部建設與學風建設,教師發展與人才培養并行的原則,制定詳細的協同共建方案和相關規章制度,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其次,定期召開師生黨支部書記聯席會議以對協同共建工作進行總結和反饋,及時制定后續跟進方案。再次,引入量化考核方式,建立一套完備的考評機制,與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要求相結合,與教學、管理等工作相結合,黨支部和師生黨員的年終考核、推優評先等均參考其參與協同共建活動的情況。給予師生支部共建活動保障,提供固定的經費支持與活動的場地支持,以確保師生共建活動順利開展,以使協同共建活動具備長效性。
3.3 共建的多元化路徑系統
師生黨支部促進學風建設的協同,同時必須協調好師生黨員的異同特性,發揮教工黨支部在協同共建中的主導性,結合青年學生的活力與朝氣,不斷加強雙方的互動性,主要路徑有:教師主導,全面教育。學生輔助,朋輩幫扶。師生聯合,協同互補。師生黨支部聯合開展支部建設、創新性活動,如黨-團-群眾活動,講座問答活動,科技、文學競賽類活動等。師生協同策劃,發揮教師黨員經驗豐富,理論知識雄厚和學生黨員思想活躍,熱情洋溢的優勢,將“教-學-研”與“傳-幫-帶”有效結合。
3.4 共建的有效措施系統
建設師生黨支部促進學風建設的協同機制,首先將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學風建設與教學、科研和社會工作相結合,找準師生對接的結合點,制定出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協同共建方案。其次,搭建協同共建線下活動平臺,以主題黨日,黨員培訓和志愿服務等為活動載體,積極開展紅色研學、專業講學、科技扶貧、義務支教等實踐活動。再次,創建師生黨支部協同共建線上網絡平臺,創建“互聯網+黨建”模式,充分發揮黨建微課堂、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體作用。最后,兼顧學生青年思想活躍的特點,不拘泥于單純的理論說教,著眼于以黨建促學風,圍繞“教與教師”“學與學生”等實現師生雙向交流與溝通。
實現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的良性互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共同促進黨支部的建設和發展,構建和諧的黨建工作和學風建設協同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一體化和雙向融入,完善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促進高校學風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雙贏并舉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編者.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王里,朱旗.高校黨建研究的雙重緯度:主體及制度[J].江蘇高教,2018(2):66-68.
[3]張燕麗, 田兆富. 師生黨支部共建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 000(025):37-38.
[4]鄧煉.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對學風建設的引領作用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9):88-89.
作者簡介:
董長宏(1978—)男,河北豐潤人,大連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助理研究員。
樊麗萍(1977—)女,遼寧綏中人,大連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副主任,講師。
馬光遠(1987-)男,遼寧營口人,大連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講師。
項目支撐:大連交通大學2020年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立項課題(DJSZ-2020-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