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煒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融媒體時代迅速到來。自2014年中央提出媒體融合發展戰略,到如今,媒體融合已走入第七個年頭,七年之中媒介融合之路經歷了多個階段。媒體融合正由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轉向系統、服務生態融合的大開大合。互聯網下半場的特征是全數字化、全產業鏈、全運營化和全行為化。媒體融合的“下半場”應該重點打造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生態系統,延展傳統媒體的價值鏈。
關鍵詞:媒體融合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生態系統 傳統媒體
一、什么是融媒體
所謂融媒體,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有效整合傳統媒體的內容、形式等各方面資源,發揮媒體優勢,運用一種全新的媒體思維,在資源共享、宣傳互融的前提下,為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而創立的新型的媒體形式。融媒體對于理念的創新,除了擴展對媒介既有的狹義理解之外,還意味著對傳統媒介產業鏈的新認識。媒介的產業鏈不再僅局限于新聞生產、交換、消費等環節中,產業鏈的線條也會因新媒體的加入而有新的變化。
融媒體時代,創新才能創造生命力,創新意味著變化萬千,創新意味著推陳出新,但不變的依然是“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那就是以“數據庫”為中心,以“用戶”與“服務”為基本點。這一點非常重要。
二、融媒體時代下媒體的發展現狀
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媒介主要是指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所使用的中介、工具、技術手段和載體。媒介融合有廣義和狹義兩大概念。從廣義上講,媒介整合主要是指各種媒介相關要素的整合、聚合、加工和組合。其運作模式主要包括組織結構、戰略途徑和總體模式。
現階段,新媒體的發展非常活躍,傳統媒體的發展規模呈現倒退趨勢,市場份額逐漸下降,新媒體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新媒體技術正在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依靠互聯網獲取知識、新聞和娛樂信息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說,互聯網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網絡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底,我國互聯網的使用人數已經達到近9億人。
近年來,雖然融媒體中心建設取得很大進展,然而融合的進程中顯露出諸多問題和不足,嚴重影響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速度和效果。
首先,縣級媒體屬于長期依靠廣告“二次售賣”營收或是通過國家財政撥款維持運轉,縣級機構各自為政、難以協調統籌,缺乏統一的領導班子和正式的機構來部署工作,另外,人才引進機制和薪酬績效機制不完善,人才短缺和技術落后限制了融合的進程,新媒體的發展對廣電、報紙等傳統媒體造成巨大的沖擊,并擠占了縣級媒體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傳統媒體新聞生產周期長,難以適應新媒體時代信息更迭的速度,單一的“二次售賣”限制了縣級媒體良好運轉和發展。
其次,一些縣級媒體的融合僅限于傳統媒體建立“兩微一端”等平臺,普遍存在多而不精、良莠不齊、徒有其表等問題,僅僅是媒介形式上的“整合”而不是“融合”,并未進行深入的融合化運作,未實現從相加到相融的實質性轉變;部分縣級媒體一味追求融合的速度,并未制定完善的戰略計劃指導融合轉型,為之后融媒體中心管理帶來諸多隱患。另外,許多縣級融媒體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原創優質內容和節目,淪為“搬運工”和“僵尸號”,難以憑借自身優勢與實力雄厚的新媒體平臺競爭,隨著更多新媒體逐漸搶占市場,縣級媒體將面臨內容匱乏、用戶流失和行業競爭等多重壓力。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強調,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做到建設和管理同步,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縣級媒體要確保融媒體中心建設的質量,明確其目的和意義,才能更好地服務本地群眾。除此之外,縣級媒體的戰略作用之一就是發揮政治導向的作用,堅守基層輿論陣地,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利用媒體資源推進基層輿論工作的展開,這也是縣級媒體今后需要重視的發展方向。
最后,縣級媒體融合既沒有固定模板,也沒有標準答案,更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縣級媒體的發展模式。 欲速則不達,縣級要實現真正相“融”,就應當扎根本土,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強化服務群眾的能力,打造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等平臺提供綜合服務,依托媒體拓寬黨建、養老、政務等業務,為群眾提供多元化、本土化服務。
三、融媒體的發展對策
1、加強頂層設計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往哪兒融合”與“如何融合”。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必須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杜絕互聯網成為“法外之地”“輿論飛地”“法治盲區”。必須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在縱向層面實現信息內容、技術運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在橫向層面實現流程優化、平臺再造、資源整合、要素優化相生相成。必須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構建起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融媒體的發展關鍵要實現從“簡單嫁接”到“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轉變,實現媒體融合從物理反應、化學反應到生物反應的跨越。在信息內容方面,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根本。在技術應用方面,堅持移動優先策略,主動順應萬物皆媒體、一切皆平臺的網絡多元化、寬帶化、綜合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積極搶占技術傳播的制高點;適應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化帶來的新聞生產的革命性變革,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到新聞生產的全流程。在管理手段方面,直面技術前進一小步,管理難度增加一大步的嚴峻挑戰,堅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依法管理使用網絡,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確保網絡安全。
2、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已然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傳統媒體在發展中呈現出頹勢,但這并不代表著傳統媒體毫無優勢可言。通過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效融合,有利于體現傳統媒體的優勢及價值。例如,傳統媒體在大眾心目中更具權威性和專業性,影響力更大,長久以來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改變,人們對傳統媒體的信任度更高。
傳統媒體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過硬,相較于新媒體的不少標題黨情況,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上經驗更加豐富,且對新聞信息的報道更加專業和權威,能夠保證新聞傳播的準確性和專業性。
參考文獻:
[1] 中國融媒體發展狀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