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卿
摘 要:結合當前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從多角度探討了數字經濟給傳統稅收征管所帶來的挑戰,并結合自身從事數字經濟企業的稅務管理經驗,有針對性提出了我國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的政策建議,希望對全面提升數字經濟企業的稅收征管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字經濟;企業發展;稅收征管;稅務管理
在互聯網經濟的影響下,數字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會,這樣意味著也給全球稅收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性。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從數字經濟對稅收征管的影響出發,正視其所帶來的挑戰,并能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這樣方可以全面保障落實具體的對策建議。
1 數字經濟給傳統稅收征管所帶來的挑戰
1.1 虛擬存在影響傳統常設機構的認定規則
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擺脫了傳統模式下對于實體的依賴,有助于推動其自由化發展,能實現經濟效益目標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最大化。從實際的來看,正是由于虛擬性的存在著,會影響到稅收征管的正常運行,造成相關數字企業難以開展征稅工作,不了解具體的發展狀況。總體來看,數字經濟對于傳統常設機構存在著很大程度影響。
一方面,稅收征管工作人員難以落實具體的明確化經營場所,數字化經濟模式擺脫了對于實體機構的依賴,而大都借助于互聯網平臺模式開展。這種通過電商平臺的方式來完成售前、售后服務工作,能全面實現企業的經營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實現預期的企業經營效益目標。
另一方面,常設機構對倉儲固定設施方面的規定應明確其具有一定的輔助功能。在數字化經濟的影響下,我們應認識到倉儲設施的巨大作用。在電商企業的發展實踐中,為了保障貨物配套以及運輸方便,電商平臺能充分發揮出倉庫儲備的作用,能全面提升經營效率,實現較高的運輸效率。相比而言,倉儲設施也會影響著傳統的稅收征收管理模式。
1.2 價值鏈復雜化影響利潤分配和稅目認定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也是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中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過程中,數據和傳統的專利、商標存在著不同的價值,難以開展必要的評估工作,其中也會涉及到大量的用戶參與度。這個方面也是稅收征管部門應該關注的內容。具體來說,數據價值形成主要涉及到如下方面。一是,平臺上數據形成涉及到諸多方面,任何平臺操作方面都存在著不同數據,涉及到瀏覽、收藏、消費、分享等各種情況;二是,在全方位發展數字經濟企業的實踐中,必然涉及到大量數據,應重視數據加工環節,涉及到用戶特性、消費等相關信息內容,這些都是企業可靠發展的重要基礎。
上述數據都是企業交易信息的重要資源,為企業的后期運行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性內容,有助于企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2 我國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的政策建議
2.1 完善信息管稅制度建設
在開展數字經濟的征稅環節中,主要就是能結合數字企業的市場化經營情況,來實現量化經營利潤的要求,明確得到較為準確的征收數據。在開展企業利潤量化的實踐中,大都是通過數據分析、信息采集等方式開展,能有助于數字經濟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數據信息分析效率全面提升。具體來說,主要涉及到量化數字經濟企業利潤的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的直接收入利潤,主要是涉及到相關的銷售、廣告等方面;二是,通過數據表現而獲得利潤,主要涉及到企業營銷數據、用戶數據,互動行為所帶來數據等。用戶數據則需要工作人員能從整體上來關注到數字經濟企業和信息數據的準確情況,應全面保障工作人員能否有效探索數字經濟企業的發展,從而保障獲得的數據信息的有效性,進而能從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入手來進行探討相關的用戶數據有效性。同時考慮到信息采集及分析技術的數據往往在相應數值轉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這樣就可以結合實際來開展按照數據比例來開展征稅的工作,這樣就應充分發揮出信息采集及分析技術的優勢,進而能保障推動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通過按照數據比例的方式,并沒有影響到企業的總利潤,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的市場轄區中存在著分配比例方面的影響,應從這點予以充分考慮,力求能實現高準確度的利潤量化要求;三是,積極開展稅務機關和第三方平臺的合作工作,這樣能有效從源頭上明確數字經濟企業的在線交易得到必要管控,能獲得相應的交易數據信息內容,明確量化比例,保障提供相應的稅收依據。同時,考慮從法律法規的途徑出發來獲得必要的涉稅信息,從而落實相應的在線交易的數據信息,能有效開展綜合性的對比分析。
2.2 根據價值鏈變化適時調整企業的稅收分攤要素
在互聯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傳統價值鏈意味著一系列的變革,只有重視迎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方能提升企業的經濟水平。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的數字價值難以實現徹底剝離,這就要求全面提升對于利潤價值鏈的要素分析水平,以便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結合相應的稅收法律規定來看,通過界定無形資產轉讓價格來明確相關標準的增加,但依然沒有全方位開展企業的價值鏈分析,難以全面提升企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結合數字經濟企業的發展要求,應從實際出發來規范及調整相應的收稅制度,明確結合企業運行的特點來開展必要的多方準備,落實利潤的穩定性要求。結合相關的稅收管理政策的特點,應明確加強運行機構符合資產、職工薪酬、營業收入等方面來計算稅款,并結合相關的比例來開展分攤處理。針對跨地區的情況,往往會造成在數字經濟企業的發展和稅收管控工作中的不足之處。結合數字經濟企業的情況,考慮到其優輕資產的特點,能實現研發中心的設施、場所和企業價值來源的分離,并借助于線上的遠程互動來保障明確企業的發展價值,這樣自然會影響到傳統企業的利潤權重分攤稅款的具體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稅務部門應全方位深入研究,明確落實不同類型企業的所得稅分攤權重的比例,控制企業收入的權重,全面保障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還可以通過用戶量等數據信息的數字化要素,實現數字經濟價值全面提升,有效開展高質量的征管工作,以保障國家稅款的應收盡收。
3 結語
由此可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由于數字經濟領域的逐步擴大,稅務部門越來越重視數字經濟的重視情況,力求能實現潛在稅源得以挖掘,這就應加強源頭方面的管控措施,進而明確在稅收公平和扶持新興稅收增長點的指引下,符合國家的發展要求,推動數字經濟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白彥鋒,湛雨瀟.歐盟稅改與國際稅收發展新出路——針對互聯網巨頭跨國避稅問題的分析[J].公共財政研究,2018,0(2):4-15.
[2] 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課題組,李海燕,朱自強,鄭旦旦.專利跨境交易避稅問題的對策研究[J].國際稅收,2019,0(1):35-40.
[3] 馬偉,余菁,程平.電子商務跨境反避稅探究[J].國際稅收,2016,0(9):40-44.
[4]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國際稅收課題組,林蘇濱,于力,陳志陽,李婭,周野,余娜,李燕華.跨境企業價值鏈管理及稅收規避問題研究——基于國際稅收競爭視角[J].國際稅收,2019,0(4):37-42.
[5] 陳詠升,潘國忠,王文來.應對跨境數字產品交易的稅收方案[J].稅務研究,2016,0(10):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