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放
摘 要:近年來,社會進步迅速,我國的電力行業建設的發展也有了創新,在電力工程建設的發展過程中,電力營銷是重中之重。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電力營銷的發展前景廣闊,企業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論文針對電力營銷的發展現狀和特性展開分析,采取恰當的措施,來促進其信息化的建設,進一步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電力營銷管理;降損增效;措施
引言
損耗無時無處不在,節能隨時隨地可有。線損作為衡量供電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體現在電力生產發、輸、變、配、用的每個環節,是每個供電企業在各階段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攻關課題。通過梳理現有線損知識體系,運用精益思維,實現線損精益化管理,結合大數據理念,運用數字技術,整合各專業系統數據資源,打造全方位、全過程的精益線損管理平臺,從而構建基于電力大數據的精益線損管理體系,助力電網企業節能增效。
1電力營銷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1用戶需求不斷增加
在智能化普及迅速的新時代里,很多企事業單位、家庭及個人等都對電力的使用表現出很強烈的需求性。在企業當中,供電需求量非常大,各個部門都需要使用不同程度的電力來運行相應的系統,從而能夠使一些相對復雜的工作流程變得更簡化,特別是在一些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的施工當中,一些大型的機械裝備耗電量較大,而為了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需要儲備一定的電量來維持正常的工作。在家庭當中,繳納電費成為很多家庭的重要日常支出,隨著人們實際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通常使用煤氣、照明燈、排水系統、洗衣機等電器,同時,家庭結構的不同也容易引起用電需求量的不同。在個人方面,現代社會的獨居人口越來越多,個人對生活電力的要求和標準都容易存在差異,對其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加。然而,目前電力事業的營銷發展,仍舊不能夠完全滿足用戶持續增長的需求,容易出現部分地區供電不足或供電過剩的現象。
1.2供電調配跨度較大
電力需求容易隨著人口數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地域上具有很明顯的差異,在人口集中的地區往往用電量較大,供電能夠相對及時,而人口較少的地區往往容易出現供電不及時或供電困難的情況。在電力供應上,電力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東部地區豐富的電力往西部地區進行輸送,幫助人口密度小的城鎮維持基本的用電需求,從而能夠間接地促進這些地區實現相應的發展與創新創造。然而,由于地域橫跨的幅度較大,不僅需要克服地形地勢、自然氣象、交通條件等因素可能帶來的障礙,安全地將電力供應送達目標地區,容易對電力的運送造成一定的困難,對電力營銷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處理數據等方面需要滿足更高的要求,從而可能會增加供電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
2電力營銷管理中的降損增效措施
2.1搭建系統平臺構架
線損管理可視化平臺圍繞“實時計算多樣化”“指標展示智能化”“異常預警可視化”“數據統計圖表化”“關聯分析精準化”“部門協作流程化”“管控措施閉環化”“提升決策科學化”等八大要素進行,涉及數據信息交互對接的系統包括PMS2.0、GIS1.6、用電采集、同期線損、場站電能量等五大系統。以大數據理念為支撐,通過運用電網拓撲算法和構建線損計算個性化模型,改變同期系統各功能、各數據庫割裂的現狀,將線損管理分析所需的各維度數據全部融合在一起,實現線損管理實時監測、實時預警、實時分析、實時治理,做到預警提示、數據溯源、工單發起的閉環管理。
2.2配電網技術之中降低線損的主要方式
(1)要去選擇科學合理的送電半徑。如果要遇到一些對應的電源點很少,并且供電半徑太長的問題進行解決,那么就應該去借鑒以往的工作經驗在結合具體的工作情況去改造電網,同時增加新的供電設施縮短其供電半徑。在配電網之中要科學的采取布點緊密,并且對應半徑也很短這樣的方式去降低有關的線損失。(2)要加大導線的對應截面。如果所運行的時間很久,那么對應的損耗也就會非常的高,線徑過細的一些線路導線如果進行快速的更換,就可以更換更大截面的導線,進而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技術線損。(3)合理選擇配電變壓器也是非常重要。在配電網中,配電變壓器的損耗就會非常有效地影響到技術線損的程度,我國有許多地方的配電網絡之中出現線損的原因都和其對應的配電變壓器有關系。因此一定要慎重的選擇好對應的配電變壓器。
2.3設計系統功能模塊
指標可視化:通過設計柱狀圖、餅狀圖、雷達圖、儀表盤、指南針等可視化元素,實時呈現各項線損指標的現狀,對可視化圖形設置超鏈接,可以直觀鏈接到每個數據背后的組成部分。線損區域劃分:根據配電線損劃分區域,每個區域涉及支線、元件、公變等配電設備,形成多點并存、多點互聯的網狀模塊。實時監測功能:將監測對象縮小至每條線路、每個元件,并設置閾值,實時監測線損數據。實時報警功能:針對主網、配網、臺區不同設備、元件、線路、場站設置不同的閾值類別和告警數據,當各項線損指標未達到預警閾值時,做到實時報警,包括電量報警(電量超標)、采集報警(采集不到數據)、線損報警(高損)。實時分析功能:針對報警的線損指標,通過雷達掃描的方式,可以快速定位異常點。從支線開關開始,對配電線路進行分段,可以查看顯示異常的線路和元件,并獲取表計數據,結合歷史走勢,進行損耗分析。實時治理功能:對于異常數據,可以直觀呈現出異常線路、異常臺區、異常元件,并展現異常產生的原因。針對持續異常、突發異常的線路、臺區、設備進行專項監測;通過電價機制評估損耗經濟效益,提供經濟導讀參考建議;綜合線損指標、原因分析、處置措施、典型經驗等形成綜合分析報告。
結語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等的增長規模得到空前的擴大,電力作為人們日?;顒又斜夭豢缮俚闹匾糠郑有枰孀龊秒娏I銷信息化建設,為用戶體驗帶來更多便利,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新的條件。根據對大數據平臺的現狀分析及正確認識,從而根據其特性來實施相應的完善方案,不斷增強企業自身對數據的整合分析能力,做好平臺的安全以及推廣工作,才能夠從根本上逐步優化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立威.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1):64.
[2]李子凱,王建基,耿敏.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力營銷信息化建設探討[J].電力系統裝備,2019(14):177-178.
[3]胡如一,楊春晨,戚胡佳,等.基于電力營銷大數據的數據融合共享平臺研究與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20,33(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