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論視角,運用案例分析法,以2018年9月網絡自媒體上一篇反映企業注銷難的文章所引出的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政策出臺為研究案例,對自媒體等網絡平臺推動下企業注銷便利化政策議程的問題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發展,政策之窗如何開啟,以及三源流的匯合進行梳理分析,為網絡自媒體環境下的政策議程設立提供研究視角。
關鍵詞:多源流理論;政策議程設置;企業注銷便利化;網絡自媒體
一、引言
2018年9月初,一篇《滿腔痛苦與痛恨——我痛不欲生的注銷企業經歷》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在社交平臺和網絡媒體上刷屏。作者程先生描述其為辦理一家注冊在上海市C區的企業注銷,兩個月間九次來回相關部門,繳納將企業由非正常轉正常、發票丟失的罰款,以及來回交通費共計近萬元的經歷。雖然文中企業作為典型的“非正常戶”本身存在許多需依法接受處罰的問題,但其反映的提交材料繁多、辦事流程復雜、全程耗時較長等注銷難問題客觀存在。該文一經發表迅速獲得社會各界關注探討,并迅速觸發了企業注銷便利化政策出臺。
二、多源流理論模型
多源流理論認為政策議程存在三個源流:問題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問題流往往以焦點事件的發生、社會指標的變動,以及現行政策的運行反饋來體現和構建;政策流主要聚焦于政策共同體所產生的政策備選方案、政策倡議和問題解決途徑,政策共同體實質上包含了職業官僚、專家學者、利益集團分析人員以及社會意見領袖等多元主體;政治流包括國民情緒變化、政府理念、政府變更以及利益集團的壓力。在多源流框架中,這三條源流相對獨立,只有當某些緊要問題發生并備受關注時,這三大源流才會相互交匯。政策之窗短暫開啟時,政策企業家抓住機會進行推動,使三大源流融合的產物進入打開著的政策之窗,進而推動公共政策議程設置。
三、網絡自媒體推動下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措施的多源流模型分析
(一)議程設置的三種源流
1、問題源流
(1)焦點事件
過去關于企業注銷難的聲音不是第一次出現,此次借助自媒體平臺才迅速形成了焦點事件,尤其文章作者作為多家企業法人兼著名網評人,本身運營的自媒體擁有一定的讀者基礎和傳播紐帶,有效觸發企業注銷便利化改革迅速出臺。
(2)指標構建
重要指標的變動往往能夠引發公共決策部門對某些社會問題的關注,從而推動問題源流的形成與政策問題的識別。以公眾號為例,關注人數、點贊數、評論數、評論點贊數、轉發數之高可以直觀揭示該事件的關注廣度、深度。指標的迅速變動為政策決策部門提供了問題的定量、直觀感知。
(3)持續反饋
自媒體的傳播途徑便捷、形式靈活、成本低,通過訂閱和持續推送、公眾號轉載、朋友圈轉發等能迅速擴散傳播效應,同時引起官媒等跟進注意類似焦點問題,形成持續反饋,保持焦點事件注意力。
2、政策源流
(1)官方決策者
自媒體的影響使得焦點事件迅速傳播并開放性地進入決策者視野。政府和注銷環節涉及的相關多部門機構迅速組織多場會議,研究企業注銷存在難點,探討進一步優化便利企業注銷新機制可行性。
(2)專家學者
在新媒體、自媒體平臺發展成熟的環境下,專家學者運用其專業知識素養發表對政策方案的建議,不再受限于時間、空間、形式的限制。
(3)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的概念提出大眾傳播需要先經過作為中間環節的意見領袖再流向一般受眾。本案例中,作者自身同時兼具了意見領袖這一角色,具有政企結合的工作經歷和學習背景,企業高管、媒體從業者等多重身份,以及其論著、網評、推文等的社會影響,觸發了網絡集群,進而激發了對政策偏好的引導效應。
3、政治源流
(1)國民情緒
在政治源流中,國民情緒是推動公共政策議程設置較為活躍的因素。本案例中就是公眾通過自媒體網絡平臺對問題所表達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傾向達成網絡民意,更有力推動政策議程。
(2)政府理念
政府部門近年來不斷致力于優化營商環境,“破產辦理”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十大環節之一。上海作為指標城市之一占高達55%評估權重,在企業注銷便利化方面有所突破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排名。
(二)政策之窗開啟與三流匯合
一方面,焦點事件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推動作用觸發問題之窗開啟,使得短期內企業注銷便利化問題成為公眾輿論的焦點,由一起個人與政府部門的業務接觸經歷在網絡傳播的推動下上升為帶有公共服務性質的政策問題。
另一方面,政治之窗也同時打開。2015年起政府持續提出要求推進商事登記便利化,開展企業簡易注銷登記試點改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環境下,政府長久以來持續推進的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理念也為注銷便利化政策的進一步改革提供了機遇。
政策之窗的開啟推動了注銷便利化改革問題三大源流匯合,包括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網絡意見領袖等在內的政策企業家也積極抓住這一契機,通過提案匯報、研究報告、媒體傳播等多種途徑推動注銷便利化改革問題進入政策議程。
參考文獻:
[1]約翰·W·金登:《議程、備選方案與公共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2]趙德余:《公共政策:共同體、工具與過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3]王紅一:《“企業注銷難”究竟難在哪》,《檢察日報》2019 年 1 月 23 日。
[4]王超逸:《關于對注銷業務所遇問題的對策建議》,《天津經濟》2018 年第 8 期。
[5]文宏、崔鐵:《中國決策情境下的多源流模型及其優化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16期。
[6]魏淑艷,孫峰:《“多源流理論”視閾下網絡社會政策議程設置現代化——以出租車改革為例》,《公共管理學報》2016年第13期。
[7]黃揚、李偉權:《網絡輿情推動下的網約車規制政策變遷邏輯——基于多源流理論的案例分析》,《情報雜志》2018年第13卷第2期。
[8]王 陽、張 攀:《個體化存在與圈群化生活: 青年群體的網絡社交與圈群現象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18年第2期。
[9]蔣明敏:《自媒體時代網絡輿論風險的特點、成因及其治理》,《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6期。
作者簡介:
黃憶夢(1989—),女,江蘇南通人,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19級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