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 劉向 張寰
摘 要:企業資產管理工作是我國企業生產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資產管理在某方面決定了一個企業是否能夠長遠穩定發展。文章對企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企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關鍵詞:企業管理;資產管理;信息化;企業資產
引言
資產是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也是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在資產管理過程中,規避風險,最大化使資產增值保值是企業經營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話題。尤其作為私營企業,相對于國有大型企業來說,在管理能力與經驗方面,所應對的各種風險要相對較大。因此企業為了要持續發展,就要適應市場瞬息變化的潮流,在資產管理方面,既要敢于改革與創新,又要全面考慮資產管理中的各種風險,以此確保企業發展的方向。
1企業資產管理信息化問題分析
1.1資產信息數據時效性不夠
資產信息化管理內含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在實際管理中,應從資產購置、使用、維護、報廢等多個層面開展管理。在當前管理中,企業資產信息存在數據不全面、時效性不夠的問題。一方面,在資產信息收集層面,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滯后,這使得資產信息收集過程存在較大難度。另一方面,在資產配置使用的各個環節,企業存在較為明顯的重使用、輕管理問題。譬如,企業對于資產購置信息的管理不到位,資產購置信息數據不全問題突出,同時在資產使用、維護和報廢中,相關的信息未能做到及時更新,這影響了資產管理的實際效果。
1.2資產的入賬不規范,流程不完善
對于企業來講,專用設備占總資產的比重很高,對于專用設備的采購,一般是生產部門根據未來的生產計劃提出采購申請,然后由采購部進行采購,到貨后由設備管理部門進行設備編號,辦理入庫,并將入庫單送至財務,財務進行記賬。整個流程看似比較順暢,但是實際管理當中,存在購置過程沒有做好記錄,后期無法追溯所需信息的情況。比如,采購的設備經過幾年的流轉,想確認最初采購提出方是誰時,沒法找到。還會存在設備管理部門忘記將入庫單送至財務,導致財務入賬不及時的情況。財務記賬所需要的信息,入庫單上沒有,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落實等。部分資產雖然是整體來的,但是應當分開入賬,記錄成不同的幾項資產,比如含有鐵屑處理裝置的設備,需要將設備和鐵屑處理裝置作為兩條資產進行入賬,還有包含刀庫的機床設備,需將易損的刀庫單獨入賬,否則會導致后期更換或者處置資產部分部件時無法進行合理的賬務處理。
1.3資產管理流程未形成閉環
一般企業資產從采購到入庫,分為以下幾步:通過政府采購系統進行公開招標或自主采購,此時需準備政府采購備案表、三方報價、項目申請等資料,不同地區標準不同;采購驗收完畢后,進入支付環節,此時需將采購環節手續再準備一遍,另外提交發票等單據;支付完畢后,將資產錄入國資系統。上述環節,均通過不同系統進行操作,各系統幾乎沒有關聯與制衡關系。該種情況首先導致程序煩冗,同一批材料需準備多次,導致了工作人員的負擔。其次,各環節相互脫節,采購與支付脫節,對于資產購買源頭的把控力度大大削弱。支付與入庫脫節,對于資產管理效率的把控力度甚是薄弱。此時資產是否全部入庫,入庫資產信息是否正確均無法保障。
2企業資產管理信息化策略
2.1提升資產信息化管理的時效性
在新時期的資產管理中,企業就必須對具體的管理流程進行細化管理。在具體管理中,應從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層面開展資產信息化管理。資產信息化事前管理中,企業應在加強信息化管理基礎建設的同時,將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業務部門納入其中,實現業務生產及管理服務中資產信息的有效對接。在事中管理中,不論是在資產購置、使用、維護、報廢的哪個環節,資產管理人員均應規范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全面地收集資產管理相關信息,并動態分析資產管理規律,形成具有較高規范水平的資產管理報表和指標控制體系。
2.2借助信息化實現資產的流程化管理
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對資產管理的要求,對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性分析,以此保證企業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可以適應信息化管理優化建設的要求。樹立流程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實現資產管理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以此來避免資產管理可能出現的管理疏漏。公司可以跟國內比較大的財務軟件公司比如用友和金蝶合作,進行專項開發,開發一套從提出資產需求到資產處置的一整套的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借助信息化技術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實現資產的快速的數據查詢,有效節約勞動力,減少財務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量,實現及時準確的折舊計提。從而提高賬務記錄的規范性和流程的完善程度。
2.3建立各項財務系統間的鉤稽關系,形成管理閉環
資產從計劃采購到最終報廢,需經歷預算、申購、采購、驗收、支付、使用、維修、調劑、報廢幾種環節。各環節應形成相互關聯的鉤稽關系,才能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企業的采購系統、支付系統、國資系統等財務系統是政府統一配置,不能隨意更改。此時如果想健全各環節鉤稽關系,形成資產生命周期閉環管理,企業可以設立固定資產檔案管理庫,將固定資產各環節的相關資料單獨建檔保存。為減少人員工作負擔,固定資產檔案庫也可以開發相關程序,參照圖書館圖書建檔程序或人事檔案庫程序,對固定資產檔案庫進行管理。具體操作如下:首先由資產管理人員跟蹤收集固定資產資料,將固定資產從預算到報廢期間所產生的預算項目表、購買申請、三方報價、采購備案表、驗收單據、支付憑證、固定資產卡片、調劑申請單、報廢申請單等資料入檔保存。另外設資產審核人員,資產入庫前,審核預算、申購、采購、驗收、支付環節是否一一對應,未有疏漏;資產入庫后,對于資產使用、維修、調劑、報廢環節進行可行性分析,避免發生資產浪費情況。當然,最期待的是不久的將來,企業使用的各種財務系統能打通壁壘,實現各環節相互溝通相互制約的大數據平臺,這樣不僅能提高財務人員工作效率,還能更加有效地保護國有財產。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對內驅動發展,還是對外資本運作,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內部管控能力,兩者缺一不可。企業資產作為主要的核心資源,其重要性不可估量。加強企業資產管理,還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信息化建設,以提高企業資產管理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郭躍丹.企業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6(09):32-33.
[2]崔文仙.企業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7(17):169+175.
[3]陳靜.企業資產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