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南 何雨桐 游 燕 曹紅云 普冰清 李東嫻 王京昆*
1.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111;2.云南白藥集團創新研發中心,云南 昆明 650111;3.云南省中藥和民族藥新藥創制企業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111;4.云南省藥品和醫療器械評審中心,云南 昆明 650106
珊瑚通竅丸是迪慶州藏醫院的院內制劑,為傳統藏族驗方,目前現行質量標準較為簡單,僅有性狀、薄層鑒別、烏頭堿限量檢查以及丸劑的制劑通則檢查項。為提高其質量控制水平,為其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對其質量標準的提高進行了探索性研究。
珊瑚通竅丸由珊瑚、柯子、獐牙菜、紅花等二十六味藥材組成,原標準沒有收載含量測定項,因此本次研究的重點是珊瑚通竅丸的指標性成分含量控制研究。紅花收載于2015版《中國藥典》,味辛、微苦,性溫,歸心、肝經。具有通經活血、止痛散瘀之功效;可用于痛經、經閉、惡露不行、癥瘕痞塊、心痛胸痹、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1]。其功效與珊瑚通竅丸開竅、通絡、止痛相通,主治與珊瑚通竅丸用于“白脈病”:神志不清,身體麻木,頭昏目眩,腦部疼痛,血壓不調,頭痛,癲癇及各種神經性疼痛也有眾多相似之處,可以認為紅花是珊瑚通竅丸的主要作用成分,因此選擇紅花作為指標性成分含量控制的主要對象。
羥基紅花黃色素A是紅花黃色素中的主要成分[2],臨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凝血、抗氧化、預防腦缺血、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和神經等作用[3-4],其可能是珊瑚通竅丸的重要有效成分,此次研究依據藥典紅花項下含量測定對其含量測定方法進行探討,以期為進一步珊瑚通竅丸功效的物質基礎研究提供前期基礎。
1.1 供試品 珊瑚通竅丸(迪慶州藏醫院制,201705-1、201705-2、201705-3)。
1.2 儀器 美國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SK8200HP型超聲波儀(上海科導);AG285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
1.3 藥品與試藥 對照品羥基紅花黃色素A(批號:111637-201810,純度93.1%)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西紅花苷-Ⅰ(批號:111588-201704 純度88.4%)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所用流動相乙腈、甲醇為色譜純,處理樣品的甲醇、乙醇、磷酸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2.1 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ela Venusil MP 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動相:以甲醇-乙腈-0.7%磷酸(23∶5∶72)等度洗脫,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403 nm;進樣量:10 μL。
2.1.2 溶液的制備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用甲醇溶解成每1 mL中含羥基紅花黃色素A 0.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1.0 g,精密稱定,置具塞三角瓶中,精密量取25%甲醇25 mL,稱定重量,超聲30 min(功率300 W,頻率 40 kHz),放冷,再稱重,以25%甲醇補足失重,搖勻,0.45 μm濾膜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1.3 專屬性及系統適應性 試驗按2.1.2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和陰性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進樣對照品、供試品、陰性供試品各10 μL。結果如圖1所示。由色譜圖可以看出供試品溶液色譜中與對照品溶液色譜中有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峰出現。
2.1.4 線性關系考察精密 稱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批號:111637-201810,純度93.1%)22.52 mg,置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制得對照品儲備液(其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 0.8386 mg/ml),精密吸取對照品儲備液,稀釋,進樣測定,進樣量 10 μL,記錄峰面積,測得結果見表1。以含量(X)對峰面積(Y)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3722.39X-35.15,相關系數r=0.9995。結果表明,在上述色譜條件下,羥基紅花黃色素A在0.02328~2.348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表1 線性關系測定結果
2.1.5 準確度試驗
2.1.5.1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批號:111637-201810,純度93.1%)22.52 mg 至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羥基紅花黃色素A 0.8386 mg/mL的對照品溶液,備用。
2.1.5.2 加樣回收方法 精密稱取6樣品(批號:201705-1,已測羥基紅花紅色素A含量為0.088%),每份約0.5 g,分別加入以上對照品溶液(加入量見表2),按2.1.2方法同法處理,所得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2。羥基紅花黃色素A回收率為90.67%~92.70%,能滿足要求(要求為90%~108%)[1],說明方法準確度良好。

表2 加樣回收測定結果
2.1.6 精密度試驗
2.1.6.1 儀器精密度 取配制好的對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進樣量10 L,連續進樣6針,保留時間及峰面積的RSD值均小于2%,結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儀器精密度。
2.1.6.2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同一批號(批號:201705-1)的樣品6份,按2.1.2方法制備,并按2.1.1方法測定。測得羥基紅花黃色素A平均含量為0.088%,RSD為0.71%,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復性。
2.1.7 穩定性試驗 取供試品溶液按照2.1.1方法測定,分別于0、4、7、10、24 h進樣,計算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結果RSD均小于3%,說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是穩定的。
2.1.8 樣品測定 測定3個不同批次的樣品中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結果見表3。

表3 樣品測定結果表
2.2 西紅花皂苷Ⅰ的含量測定
2.2.1 方法 珊瑚通竅丸的處方中含有貴細藥材西紅花,為進一步加強其質量的可控性,本次研究依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 二十五味珍珠丸項下的含量測定方法,測定了其標志性成分西紅花皂苷Ⅰ[1]。測定方法和藥典一致,高效液相色譜儀為美國Agilent 1100型,色譜柱為:Agela Venusil MP C18柱(5 μm,4.6 mm×250 mm)。
2.2.2 結果 實驗所得色譜圖顯示:珊瑚通竅丸中的西紅花皂苷Ⅰ在此方法下能得出分離度達到1.5,理論塔板數不低于3000的色譜峰,且陰性樣品無干擾,初步確定能滿足含量測定的要求。測定結果見下表4。

表4 樣品測定結果表
藏藥制劑處方藥味常常達到20味以上,且其中含有眾多礦物藥、動物藥和民族民間藥材的情況,含量測定指標性成分的選擇,應盡量與全方的功效相呼應,優先選擇藥理作用與處方功效接近的成分作為定量的目標,才最有利于質量控制手段發揮最大的實際控制作用。如何選擇含量測定的指標性成分、所選成分和處方的功效對應性研究成為了質量控制標準提高性研究的難點和重點,亟待加強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將羥基紅花黃色素A作為質量控制的指標性成分就是針對以上問題的有益嘗試,但羥基紅花黃色素A與全處方功效的對應性推斷是基于已有文獻[1,3-4],而未進行實驗研究,這是本次研究的一大遺憾之處,在將來的工作中會盡力完善。
由本次研究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珊瑚通竅丸中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能被以簡便可行的方法定量測定,且陰性樣品不出現相應的色譜峰,已測定的3個批次中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基本持平,能夠反映紅花藥材投料與否和投料量的一致性,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以收載為珊瑚通竅丸質量標準中的含量測定項。
此次研究還進行了含量測定的另一成分西紅花皂苷Ⅰ是處方中貴細藥材西紅花的標志性成分,對其進行檢測是為了防止出現惡意減投或不投料,可將其列入質量標準的檢查項,分析方法學驗證研究在將來的工作中會進一步完善。為使檢查項更加全面,本次研究還進行了黃曲霉毒素的含量測定和微生物限度檢查,結果都能滿足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