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肖陽
河南省浚縣中醫院,河南 浚縣 456250
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多由肛周膿腫、直腸肛門損傷、肛裂反復感染等因素引起[1]。手術是治療肛瘺的有效方法,可將癥狀祛除,達到根治的效果。其中掛線術是臨床治療肛瘺較為微創的手術方式,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因肛瘺形成原因不同,瘺管多且彎曲,在術后易出現創面感染、愈合緩慢,對患者的肛門功能恢復不利,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需尋一種有效方式促進患者創面愈合[2]。有研究指出,采用中醫益氣活血治療可有效促進創面愈合[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微創治療聯合中醫益氣活血脫毒法對肛瘺患者肛門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診的肛瘺患者80例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51.46±6.74)歲;病程4~20個月,平均病程(7.14±1.18)個月。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3.23±5.48)歲;病程3~21個月,平均病程(7.17±1.1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符合《肛裂、直腸脫垂、肛瘺、痔的診斷標準》[4]相關診斷標準確診;②中醫符合《中醫肛腸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濕熱下注型,肛周經常流膿液,肛門脹痛,舌紅,脈弦或滑。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確診;②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無既往肛門手術史。排除標準:①肛門形態及功能異常;②凝血功能障礙;③依從性較差。
1.4 方法 兩組均采用掛線術:骶管麻醉后患者取屈膝側臥位,探針探查、肛門指診、肛門鏡對患者的內口位置、瘺管走向等進行明確,作放射狀切口將皮膚切開,分離,充分暴露瘺管,探針引導下逐層切開外口至瘺管管腔間組織,刮除瘢痕壞死組織與纖維化瘺管壁,將內口切開,在外括約肌深部平面以上進行掛線處理,止血,建立通暢引流,凡士林紗條填塞。
1.4.1 對照組 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處理:常規應用抗生素3~4 d,并對并發癥進行對癥治療,采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河北華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71129)外洗創面,用碘伏棉球消毒后,甲硝唑注射液100 mL(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71205)或生理鹽水對主支管道進行沖洗,涂抹馬應龍痔瘡膏(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80110)在創面,1~2次/d,并放置凡士林油紗條,無菌紗布包扎固定。連續治療14 d。
1.4.2 觀察組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益氣活血脫毒法。愈創湯藥用:生黃芪30 g,潞黨參15 g,紫丹參15 g,懷山藥15 g,當歸12 g,茯苓10 g,炒白術10 g,皂角刺15 g,谷麥芽15 g,蒲公英15 g,甘草6 g;便秘者加用火麻仁10 g,生地黃15 g,玄參20 g;小便不暢加用澤瀉10 g,車前草10 g。沸水煮2次,取藥液100 mL,早晚空腹溫服。連續治療14 d。
1.5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括創面愈合時間、膿腐脫落時間、便血消失時間;②比較兩組術后1 d及術后14 d時肛門功能,采用Wexner評分[6]進行評估,包括排氣功能、排便緊迫感、飲食、應用護墊、止瀉藥物等方面,共20分,分數越高肛門功能越差。
1.6 療效判定[5]①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創面面積縮小3/4以上,創面肉芽組織新鮮;②有效:創面面積縮小1/4以上,創面肉芽組織新鮮;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 觀察指標 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膿腐脫落時間、便血消失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對比
2.2 肛門功能 兩組術后14 d時Wexner評分均比術后1 d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Wexner評分對比 (分,
2.3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37/40),比對照組72.50%(29/4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多發于青壯年,且一旦形成難以自行消失[7]。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佳,且易復發,故手術是臨床治療肛瘺的主要方式。掛線術式臨床治療肛瘺的常用手術方式,慢性勒割的同時兼顧對組織進行修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患者的肛門功能,具有一定的微創優勢[8]。但肛瘺術后易出現感染,導致創面愈合延遲,故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創面愈合。西醫中對于肛瘺術后多采用抗感染及表皮生長因子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佳[9]。
中醫學認為,肛瘺手術使患者的經脈、絡脈手段,阻滯局部經絡之氣,對氣血運行造成影響,中醫內服根據外科“消、補、托”的原則,需進行補氣托毒、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創面愈合時間、膿腐脫落時間、便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術后14 d時Wexner評分均高于術后1 d,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明肛瘺患者采用微創治療聯合中醫益氣活血脫毒法治療利于創面愈合,并可有效促進肛門功能恢復。愈創湯中黃芪有托毒生肌之效;黨參可生津養血;懷山藥可益氣養陰;白術健脾益氣;皂角刺可通行經絡、透膿潰堅;當歸、丹參有祛瘀生新、活血補血之效;茯苓可健脾滲濕;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效;谷麥芽可消積健胃之效;甘草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之效,并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托毒升肌之效。同時現代藥理研究指出,白術可增強機體消除自由基能力,減少機體損傷,還可對細胞結構、功能進行有效保護[10]。黨參可調節胃腸功能,提升機體抗應激能力[11]。黃芪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對外周血管進行擴張,改善微循環,對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抗菌之效[12]。當歸有抗貧血、抗炎、改善微循環的作用,有效促進創口愈合,改善肛門功能[13]。同時根據患者的癥狀加用輔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但鑒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加大樣本,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分析結論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微創治療聯合中醫益氣活血脫毒法治療可縮短肛瘺患者創面愈合,促進肛門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