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班付國,王東方,劉 影,趙雪麗,謝彩華,王 翠,馬震原,楊海波,柴 茂,閆若潛
(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鄭州 450008)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 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疫病[1],可引起豬高熱、精神沉郁、皮膚發紺、食欲廢絕、出血性病變和共濟失調,并伴有嚴重的血小板和淋巴細胞減少,感染動物通常在感染后10~14 d內死亡,病死率可達100%[2]。ASFV基因組為雙鏈DNA,大小170~194 kb[3]。病毒基因可編碼200多種蛋白質,其中,結構蛋白有54種,P72是一種結構蛋白,是病毒衣殼的主要組成部分,P72基因序列保守,不同毒株之間都有相同的保守序列[4]。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豬瘟病毒(CSFV) 引起的一種高致死性、烈性傳染病[5],以稽留高熱、出血、母豬流產為主要特征。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傳播速度快,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給全球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6-7]。CSFV 屬于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屬(Pestivirus),為單股正鏈RNA病毒。CSFV基因組全長12.3 kb,主要由5′非編碼區(5′UTR)、開放閱讀框(ORF)和 3′非編碼區(3′UTR)3部分組成,5′UTR 由360~374個堿基組成,具有很高的保守性,能夠形成復雜穩定的二級結構[8]。
非洲豬瘟和豬瘟引起的臨床癥狀極為相似,必須借助實驗室檢測進行鑒別診斷。目前,非洲豬瘟病毒的檢測方法很多,血清學方法有間接 ELISA、阻斷 ELISA和間接熒光抗體試驗;病原學方法有病毒的細胞培養和分離、直接免疫熒光、雙抗體夾心ELISA、普通PCR和熒光定量PCR (FQ-PCR) 等,其中,OIE 推薦的普通PCR和熒光定量 PCR 是最為常用的實驗室檢測方法[9]。現有的CSFV診斷方法有免疫熒光、ELISA、病毒分離、RT-PCR等,但這些方法都存在敏感性、特異性低及耗時等不足,且不能區分野毒株和疫苗株[10-12]。
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作者根據ASFV的P72基因和CSFV的5′UTR非編碼區序列保守的特點,分別設計1對特異性引物和1條TaqMan MGB探針,可在一個反應體系內同時檢測ASFV和CSFV野毒株,為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診斷提供了快速、敏感、特異的臨床檢測方法。
ASFV目的基因由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合成;豬瘟活疫苗購自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滅活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豬偽狂犬病病毒(PRV)、豬圓環病毒2型(PCV2)、豬細小病毒(PPV)、豬乙型腦炎病毒(JEV)、副豬嗜血桿菌(HPS)等均由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提供。
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美國Thermo公司產品;熒光PCR儀,美國ABI公司產品;PCR擴增儀,德國Biometra公司產品;凝膠成像分析系統,美國Alpha Innotech公司產品;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Heraeus公司產品;核酸提取試劑盒購自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ExTaqDNA聚合酶、dNTPs、酶抑制劑等均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M-MLV反轉錄酶、pGEM-T Easy載體等購自Promega公司。
利用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從ASFV人工合成片段中提取核酸,即為ASFV DNA,-20 ℃凍存備用。利用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從CSFV野毒株陽性樣品中提取核酸,并用隨機引物反轉錄成為cDNA,-20 ℃凍存備用。采用PCR方法分別擴增ASFV的P72基因和CSFV野毒株的5′UTR非編碼區目的基因,并將陽性擴增產物分別克隆入pGEM-T Easy載體中,篩選陽性重組質粒送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采用T7和SP6引物進行測序。測序正確的ASFV的P72基因和CSFV的5′UTR非編碼區基因的陽性重組質粒(分別命名為pGEM-ASFV、pGEM-CSFV),應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其OD260 nm和OD280 nm值及OD260 nm/OD280 nm值,共重復5次,參考Kim等[13]介紹的方法計算其濃度,獲得ASFV和CSFV陽性標準品,-20 ℃保存備用。
根據ASFV的P72基因和CSFV的5′UTR非編碼區序列保守的特點,分別比對GenBank中ASFV的P72基因和CSFV的5′UTR非編碼區序列,應用Primer Premier6.0基因分析軟件,設計兩對特異性引物對和兩條TaqMan MGB探針,分別命名為ASFV-P1、ASFV-P2、ASFV-Probe-P3、CSFV-P4、CSFV-P5、CSFV-Probe-P6,引物序列見表1。引物和探針均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

表1 二重TaqMan MGB FQ-PCR引物和探針序列Table 1 The primers and probes sequences of duplex TaqMan MGB FQ-PCR
pGEM-ASFV、pGEM-CSFV重組質粒分別稀釋至終濃度1.0×105拷貝·μL-1作為檢測模板,P1/P2、P4/P5引物對分別稀釋至終濃度0.1、0.2、0.3、0.4、0.5、0.6、0.7、0.8和1.0 μmol·L-1,Probe-P3、Probe-P6探針分別稀釋到終濃度為0.1、0.2、0.3、0.4、0.5、0.6、0.7、0.8和1.0 μmol·L-1,應用熒光PCR儀采用矩陣法篩選不同濃度的針對pGEM-ASFV和pGEM-CSFV擴增的引物/探針組合;在56、57、58、59、60、61和62 ℃的退火溫度下進行擴增。篩選鑒別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最佳引物濃度、探針濃度和最佳反應條件。
將pGEM-ASFV和pGEM-CSFV陽性重組質粒分別進行10倍系列稀釋,2種質粒按1∶1比例混合,每種質粒終濃度調整為1.0×106~1.0×100拷貝·μL-1, 共7個稀釋度,以純水為陰性對照,按優化好的FQ-PCR反應條件進行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敏感性試驗。分別以pGEM-ASFV和pGEM-CSFV陽性重組質粒起始模板濃度的對數為X軸,以FQ-PCR循環次數Ct值為Y軸作回歸曲線,建立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的標準曲線。
對豬瘟病毒疫苗株(CSFV-Vac)、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豬偽狂犬病病毒(PRV)、豬圓環病毒2型(PCV2)、豬細小病毒(PPV)、豬乙型腦炎病毒(JEV)、副豬嗜血桿菌(HPS)、陰性對照等提取核酸并將CSFV-Vac、PRRSV、JEV核酸進行反轉錄,同時,以ASFV和CSFV陽性標準品為陽性對照,按優化好的反應條件進行二重FQ-PCR擴增以驗證該方法的特異性。
分別將3個濃度的10倍系列稀釋的pGEM-ASFV和pGEM-CSFV陽性重組質粒等量混合物(每種質粒終濃度1.0×105~1.0×103)按照優化的FQ-PCR反應條件進行擴增,每個系列設定3個重復,分成3個批次進行驗證該方法的重復性。
對20份疑似CSFV感染樣品(樣品編號:1~20)、10份臨床疑似ASFV感染樣品(樣品編號:21~30)和20份健康豬樣品(樣品編號:31~50)分別采用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和豬瘟國標方法及OIE推薦的非洲豬瘟檢測方法檢測進行實驗室檢測,同時,以ASFV和CSFV陽性標準品為陽性對照,以純水為陰性對照。對這些方法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計算pGEM-ASFV、pGEM-CSFV質粒DNA溶液的濃度分別為8.75×1010、7.96×1010拷貝·μL-1,分別定量稀釋至1.0×100~1.0×106拷貝·μL-1。
本研究對引物與探針濃度進行優化,以提高反應的擴增效率與敏感度。優化出25 μL反應體系:ASFV-P1、ASFV-P2、CSFV-P4、CSFV-P5終濃度各為0.4 μmol·L-1,探針ASFV-Probe-P3終濃度為0.4 μmol·L-1,探針CSFV-Probe-P6終濃度為0.6 μmol·L-1,2.5 mmol·L-1dNTPs 2 μL,10×ExTaq酶緩沖液2.5 μL,5 U·μL-1ExTaqDNA聚合酶0.3 μL,1.0×105拷貝·μL-1的質粒模板各2 μL,去離子水補足至總體積25 μL。最佳反應程序:94 ℃預變性5 min;94 ℃變性15 s,60 ℃退火30 s,40個循環。最佳反應條件下的二重FQ-PCR結果見圖1。

1.ASFV重組質粒; 2. CSFV重組質粒; 3. 陰性對照; 4~10. CSFV-Vac、PRRSV、PRV、PCV2、PPV、JEV和HPS1. Recombinant plasmid of ASFV; 2. Recombinant plasmid of CSFV; 3. Negative control; 4-10. CSFV-Vac, PRRSV, PRV, PCV2, PPV, JEV and HPS圖1 鑒別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建立及特異性試驗結果Fig.1 Establishment and specificity analysis of duplex TaqMan MGB FQ-PCR
二重FQ-PCR對pGEM-ASFV和pGEM-CSFV陽性重組質粒的最低檢出限均為1.0×101拷貝·μL-1(圖2)。由敏感性檢測結果建立ASFV標準曲線,相關系數R2為0.996,斜率為-4.161, 截距為39.17,從而得出拷貝數(x)與Ct值之間的線性關系表達式:y=-4.161lgx+39.17(圖3A);由敏感性檢測結果建立CSFV型標準曲線,相關系數R2為0.997,斜率為-3.582,截距為37.87,從而得出拷貝數(x)與Ct值之間的線性關系表達式:y=-3.582lgx+37.87(圖3B)。

A. ASFV;B. CSFV;1~7. 分別對應的質粒濃度1.0×106、1.0×105、1.0×104、1.0×103、1.0×102、1.0×101、1.0×100拷貝·μL-1;8、9.陰性對照A. ASFV; B. CSFV; 1-7. The plasmid concentrations is 1.0×106, 1.0×105, 1.0×104, 1.0×103, 1.0×102, 1.0×101, 1.0×100copies·μL-1, respectively; 8, 9. Negative control圖2 ASFV、CSFV FQ-PCR方法的敏感性試驗Fig.2 Sensitivity tests of ASFV, CSFV FQ-PCR

A. ASFV;B. CSFV; x為拷貝數A. ASFV; B. CSFV; x. Copies number圖3 ASFV、CSFV FQ-PCR方法標準曲線Fig.3 The standard curve of ASFV, CSFV FQ-PCR
根據標準曲線,初步將判定標準定為如果被檢樣本的PCR反應體系通道出現2條特定的擴增曲線,且Ct值≤33.0,則可判定為非洲豬瘟病毒及豬瘟野毒株核酸陽性;如果被檢樣本的PCR反應體系通道無特定的擴增曲線,且Ct值>35.0或無,則判定為非洲豬瘟病毒及豬瘟野毒株核酸陰性;如果被檢樣本的PCR反應體系通道出現特定的擴增曲線,且33.0 ASFV、CSFV陽性標準品FQ-PCR擴增Ct值分別為17.02和19.87且出現特定的擴增曲線;陰性對照和CSFV-Vac、PRRSV、PRV、PCV2、PPV、JEV、HPS等均未出現特定的擴增曲線(圖1),說明本方法特異性良好。 ASFV FQ-PCR方法和CSFV FQ-PCR方法批內重復和批間重復試驗變異系數(CV值)均在3%以下,擴增效率穩定,表明建立的鑒別ASFV、CSFV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重復性。 表2 ASFV FQ-PCR方法穩定性和重復性試驗Table 2 The results of ASFV FQ-PCR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表3 CSFV FQ-PCR方法穩定性和重復性試驗Table 3 The results of CSFV FQ-PCR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采用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野毒株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對50份臨床樣品進行檢測,共檢測出17份CSFV陽性、3份ASFV陽性,檢測結果與豬瘟國標方法及OIE推薦的非洲豬瘟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完全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野毒株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臨床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診斷。 ASF最早于1921年在肯尼亞暴發,隨后相繼擴散至歐洲、中美洲、非洲和亞洲的多個國家[14],該病病程短、發病率和死亡率幾乎達100%,中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于2018年8月在遼寧沈陽暴發[15], 隨后疫情持續在我國迅速蔓延開來,嚴重威脅著我國養豬業的發展。CSF傳播速度快,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給全球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兩種疫病都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也是中國動物病原微生物名錄中規定的一類動物傳染病[16-19]。 雖然距首次發現ASFV至今已將近百年,但目前世界上仍沒有可有效預防ASFV感染的疫苗,也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僅能依賴有限的抗原檢測方法對ASFV感染開展早期診斷,進而通過撲殺感染動物來實現對ASF疫情的控制。目前,我國也有針對豬瘟的疫苗,但疫苗生產企業眾多,疫苗質量參差不齊,免疫失敗時有發生,且CSF的臨床表現趨于復雜化,典型性病例減少[20],單憑臨床癥狀很難確診。且由于 ASF 與CSF等其他出血性豬病的發病癥狀非常相似,很難通過臨床診斷的方法進行區分,只能依靠實驗室方法進行鑒別診斷。因此,建立對 ASFV和CSFV野毒株快速、特異、敏感的鑒別診斷方法對疫情防控尤為重要。 國內外很多學者建立了ASFV和CSFV的PCR或熒光定量PCR方法,Aguero等[21]根據ASFVVP72 基因設計引物,建立了用于ASFV早期感染的快速診斷方法;Basto等[22]建立了可用于檢測蜱蟲體內ASFV的套氏PCR方法;崔尚金等[23]建立了ASFV的高效納米PCR檢測方法;King等[24]、黃萍等[25]、Tignon等[26]多個研究團隊先后以ASFVVP72基因為靶基因建立基于TaqMan的ASFV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Mckillen等[27]根據9GL基因建立MGB探針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Risatti等[28]首次建立了CSFV的FQ-PCR方法;Liu 等[29]將CSFV檢測一步RT-PCR方法與FQ-PCR方法進行了比較,認為前者適合低成本檢測,后者能實現高通量; Ciglenecki等[30]對染料法和MGB探針法進行了比較,認為MGB 探針法定量優于前者。但是這些PCR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相對偏低,且不能實現ASFV和CSFV的鑒別檢測。 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野毒株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是在同一反應體系中進行ASFV和CSFV的擴增反應,同時收集不同的熒光信號,對擴增產物進行實時檢測,從而實現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檢測。本研究建立的FQ-PCR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針,與傳統的TaqMan探針相比,TaqMan MGB探針縮短了探針的長度,大大提高了探針的Tm值,也降低了探針的合成成本,TaqMan MGB探針的淬滅基團采用非熒光淬滅基團,其本身不產生熒光信號,可大大降低本底信號的強度,使擴增結果更加特異、敏感。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簡便、速度快,可在1 h內完成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檢測。 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野毒株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是根據ASFV和CSFV野毒株基因序列保守區設計引物和探針,方法對ASFV和CSFV野毒株的最低檢測模板濃度均為10 拷貝·μL-1,特異性強,穩定性和重復性良好;對50份臨床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與豬瘟國標方法及OIE推薦的非洲豬瘟檢測方法結果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鑒別ASFV、CSFV野毒株二重TaqMan MGB FQ-PCR方法為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診斷提供了快速、敏感、特異且能滿足臨床檢測需求的新方法。 成功建立了可對非洲豬瘟病毒和豬瘟病毒野毒株鑒別檢測的二重TaqMan MGB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該方法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對臨床樣品的檢測結果與豬瘟國標方法及OIE推薦的非洲豬瘟檢測方法結果完全一致。該方法的建立為ASFV和CSFV野毒株的鑒別診斷提供了新的檢測方法。2.4 特異性試驗
2.5 穩定性和重復性試驗


2.6 應用試驗
3 討 論
4 結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