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霞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閱讀講評課作為最常見的課型之一,是為了幫助學生解疑釋惑、發現自身不足、強化正確知識和技巧等。但傳統的講評課都是以教師作為課堂的主角,學生為課堂的配角,學生的課堂實際收益難以進行評估。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閱讀能力,筆者嘗試成立學生講師團,先選幾名英語成績優秀并大膽自信的學生,以他們為首的學生講師團,以“滾雪球”的形式帶動更多的學生來開展試題評講的自主探索和輪流評講的模式。
【關鍵詞】試題評講;學生講師團;學生評講
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學會學習”被列為中國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根據《英語課標(2017年版)》的界定,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敏銳觀察語言現象和語用規律,能從多角度、新視角區觀察和理解語言現象,嘗試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讀和評判多元文化現象,勤于思考,探異求新。
在高中英語閱讀練習中,老師要檢查學生是否認真完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部分學生只是快速瀏覽文章,對文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淺表層面或甚至胡亂選擇答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較為欠缺,且自主學習能力和篇章結構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訓練。要改善學生的這些問題,老師有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現在,筆者想嘗試通過學生講師團參與英語試卷講評的方式,試看能否促進教育方式的多樣化,提升課堂趣味,并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以下為學生“講師團”參與高中英語試卷評講的嘗試步驟。
一、成立講師團前
在成立講師團前,學生先完成一份調查表,主要是調查學生對學生講師團成立的意愿以及看法,筆者收集并統計好各項數據。本次研究以高一A班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結果如表1。
通過初期調查報告的數據可獲知,A班有超過八成的學生認為可以嘗試建立講師團,約11%的學生愿意成為講師團中的一員,49%的學生覺得可以進行嘗試。這表明學生對于新的嘗試還是很感興趣的。為了有一個好的開頭,第一批講師團先從自愿申請的學生里選出三名英語成績優秀,并能大膽進行表達的學生。在講師團進行第一次講評前,筆者先對三名講師團學生進行簡單培訓。在講評前一天,先由講師團把以下表格給全班同學進行填寫,然后收集需要講評的題目以及易錯點等,講師團為第二天的講評提前做好準備。如下表2。
二、對講師團運轉的觀察以及研究
成立講師團并不困難,難就難在如何運轉并持續良好地運轉講師團。講師團的運行一共經歷了三次較大變化。第一階段,參與評卷的講師團學生自己做準備,遇到不懂的問題就互相討論或者詢問老師。在第一次講評中,首批講師團的三名學生自主分工合作,A學生講評A+B+C篇,B學生講評D+七選五,C學生講評完形填空。根據學生在前一天的表格填寫,三名講師團成員大概了解同學們的主要問題,并根據老師所給的問題做好第二天的講評任務。或許是第一次聽自己身邊的同學的試題講評,臺下的學生都比較專注認真,遇到不懂的也向臺上的講師團發問,氣氛很活躍。但由于在某一些篇章或者段落句子上的理解不到位,導致他們無法更為清晰地回答同學們的問題,會略顯緊張,此時需要筆者幫忙解答。
針對第一次出現的情況,筆者在了解三名講師團成員的一些想法后,馬上進行講師團運行的調整。考慮到學生都是初次登臺講解,思想包袱較重從而擔心自己講不好,因此,筆者讓講師團成員先進行預講,即在講評前先到老師面前試講,老師在他們在試講過程中幫助他們理清講解的思路并解答疑問。在這種預講的幫助下,講師團成員理清了思路,自信心也很充足,在課堂上的講評更為流暢。在這一調整后,筆者詢問講師團成員的感想,按他們的反饋,預講這種方式不但讓他們理清講評思路,更讓他們增添了自信心。如此一來,臺上的講師團成員越來越自信,講評得越來越流暢。
隨著講評次數的增多,學生慢慢開始習慣講師團講評試題這一種模式,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加入講師團這一行列。根據筆者在課堂上的觀察,學生們相對都很喜歡這種講師團講評模式,臺上的講師團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講評時有理有據并很自信地回答同學們的疑問,臺下的同學們也認真聽講師團講評思路并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或不同見解,氣氛很活躍。在課后的閱讀任務中,筆者發現在閱讀中做到有理有據(即在閱讀中劃依據)的學生越來越多,問老師問題的學生也有所增多。表3為一個學期過后學生對講師團的調查反饋。
從以上數據可知,絕大部分學生都很喜歡這一種講評模式,而且不少學生成績與興趣都有提升,這與筆者研究初衷是符合的。因此,通過講師團參與英語試卷講評這樣的嘗試,不但提升了課堂趣味,而且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了提升。
讓學生講師團進行試題講評是分享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一方面既能提升課堂趣味以及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并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臺下的同學也更專注認真聽自己的同伴的講解,并思考講師團成員講評時的思路,自己是否還有更好的理解方式。如此一來,學生的主體性就完全調動起來了。學生講師團無疑是受到學生的喜歡,通過學生講師團這種模式的嘗試,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成績也取得了進步。
參考文獻:
[1]殷金菊.學講方式下對高中英語“小老師”的評價[J].中學教學參考,2016(22):47.
[2]李梅.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旬刊,2015(26).
[3]賈新亞.嘗試“小老師”的示范作用,整體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J].科學教育, 2011(3):47-48.
[4]梁剛.探索高中英語“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