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 薛曉敏 徐志芳 劉全全 高興永 王金政



摘要?[目的]研究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樹體生長、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動態,為天紅2號蘋果推廣應用及優質高效生產提供理論基礎。[方法]以2010年春季栽植的矮化中間砧紅富士(天紅2號/SH40/八棱海棠)蘋果為試材,2011—2018年連續8年調查樹體生長、枝類組成和果實產量、品質的變化。[結果]隨著樹齡的增長,樹體高度、冠徑、樹干粗度、覆蓋率以及總枝量均隨著樹齡增長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植后前4年增長速度較快,之后通過修剪可控制樹體的生長;隨著樹齡增長,短枝比例逐漸增加,長枝比例逐漸降低,栽植后5年樹體枝類組成趨于穩定,短枝比例維持在65%左右,長枝比例維持在10%左右;隨樹齡的增加,產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栽植后第7年進入穩產期,年產量高達50 t/hm2左右,果實品質穩定性較好,在不同樹齡間果實品質差異不顯著。[結論]天紅2號/SH40/八棱海棠具有樹體結構合理、早實豐產、果實品質優等優點,適于在泰安地區推廣應用。
關鍵詞?天紅2號;樹體生長;產量;果實品質
中圖分類號?S6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21)01-004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1.011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ree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formation of Tianhong 2 apple from young to stable yield stage,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Tianhong 2 apple. [Method]The Tianhong 2 apple with SH40 dwarf interstock planted in spring 2010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ree growth,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branch lengths, yields, and fruit qualities from 2013 to 2018.[Result]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age, tree height, crown diameter, trunk thickness, coverage and total branches all increased to different degre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age. The growth rate was faster in the first 4 years after planting, and then the growth of the tree could be controlled by pruning. As the age of the tree 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short branche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long branches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composition of tree branches tended to be stable 5 years after planting, the proportion of short branches was maintained at about 65%, and the proportion of long branches was maintained at approximately 10%.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ge of the tree, the yield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year by year. The plant has entered a stable yield period in the seventh year after planting, with an annual yield of up to about 50 t/hm2. The fruit quality was stable, and the difference in fruit 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tree ages was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Tianhong 2 / SH40 / Malus robusta Rehd.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tree structure, early and high yield, excellent fruit quality, etc. It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aian area.
Key words?Tianhong 2;Tree growth;Yield;Fruit quality
蘋果矮砧集約化栽培是世界蘋果生產的主流方向,也是我國蘋果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矮化砧木的選擇與利用是實現矮砧集約化栽培的必要途徑[1]。近幾年我國蘋果矮化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中間砧矮化栽培模式[2-3]。適宜的矮化中間砧木能夠合理地控制樹體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平衡,使樹體枝類組成適宜,通風透光,光能利用效率高,從而影響蘋果果實品質及產量[4]。研究表明,中間砧木對果實品質、樹體生長、枝類組成及果實品質和產量等均有影響,不同砧穗組合間存在顯著差異[5-7]。SH 系蘋果矮化砧木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采用雜交育成的砧木系列,具有早果豐產、果實品質優、抗逆性強以及適應性廣等特性[8]。天紅2號是河北農業大學蘋果課題組發現的紅富士蘋果短枝型株變品種,具有枝條節間短、樹體矮化、樹冠緊湊、極易成花、果形端正、著色好等優點[9]。近年來,以天紅2號/SH40/八棱海棠為試材對植株根系生長發育和內源激素含量、不同部位新梢葉片13C同化物的去向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研究[10-11],但缺乏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結果期樹體生長、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動態研究。筆者研究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樹體生長、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動態,為天紅2號蘋果推廣應用及優質高效生產提供理論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園位于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天平湖基地,砂質壤土,2010 年春季栽植矮化中間砧苗木(天紅2號/SH40/八棱海棠),株行距1.5 m×4.0 m。果園采用寬行密植、起壟栽培、行間生草、樹盤覆蓋、設立支架。園相整齊,樹體生長發育正常。
1.2?試驗方法
選擇生長勢基本一致的試驗樹15株,設3組生物學重復,每5株為1 組。2011—2018年連續調查樹體生長、枝類組成,結果后測定產量和果實品質。
1.3?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樹體生長、枝類組成調查。
每年落葉后用游標卡尺調查矮化中間砧嫁接處以上10 cm 處的樹干粗度。統計不同枝條類型(短枝<5 cm、中枝5~15 cm、長枝>15~30 cm 和徒長枝>30 cm)的數量,并根據栽植密度計算總枝量。用鋼圈尺調查樹體高度、冠徑(樹冠東西、南北得平均值),計算覆蓋率(樹冠東西徑 ×南北徑/7.5)[7]。
1.3.2?產量及果實品質指標的測定。
自2013 年,每年統計不同砧穗組合蘋果產量,每年果實成熟期(10 月底—11月初),每個砧穗組合隨機采摘30個果實,測定果實單果重、縱/橫徑、果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單果重用1/100電子天平稱量。果實縱、橫徑用數顯游標卡尺測量,果實去皮硬度用GY-1型果實硬度計測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數顯糖量計測定。
果形指數:縱徑與橫徑的比值。
1.4?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AS 9.0進行。
2?結果與分析
2.1?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樹體大小的生長動態
2.1.1?樹體高度和冠徑的生長動態。
由圖1可知,隨著樹齡的增長,樹體高度在栽植后第2~4 年迅速增加,栽植后第4年可達到理想高度,之后通過修剪控制樹體的高度;樹體冠徑也隨著樹齡增長而增大,栽植后前4年增長速度較快,之后逐漸趨于穩定。
2.1.2?樹干粗度和覆蓋率的生長動態。
由圖2可知,樹干粗度隨著樹齡增長而增粗,栽植5年后樹干粗度增加幅度逐漸變小,可能與果樹進入大量結果,營養物質主要分配到果實有關;覆蓋率隨著樹齡增長逐年增加,栽植后第2年覆蓋率接近40%,栽植后第7年覆蓋率接近70%。
2.2?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樹體枝類組成
2.2.1?不同枝類數量變化。
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不同枝條類型的數量變化見表1。由表1可知,總枝量隨著樹齡增長而增加,栽植后第2~4年每年的總枝量幾乎成倍增加,能夠更快速地形成穩定的樹體結構,第4年總枝量可達54.13萬條/hm2,2018年總枝量高達142.07萬條/hm2,能夠滿足蘋果栽培優質豐產對總枝量的需要;不同枝條類型中,隨著樹齡增長,短、中枝數量不斷增加,大于15 cm 的枝條數量逐年增加。
2.2.2?不同類型枝條比例變化。
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不同枝類的比例變化見表2。由表2可知,隨著樹齡增長,短枝比例逐漸增加,長枝的比例逐漸降低。栽植后5年樹體枝類組成趨于穩定,短枝比例維持在65%左右,長枝比例維持在10%左右。
2.3?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產量和果實品質
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產量變化見圖3。由圖3可知,蘋果樹2012年開始結果,2013年就能有一定的產量(18 t/hm2),且隨樹齡的增加,產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栽植后第7年進入穩產期,年產量高達50 t/hm2左右。
天紅2號蘋果幼樹至穩產期果實品質變化見表3。由表3可知,不同樹齡間果實品質的差異并不顯著。
3?結論與討論
前人研究提出矮砧蘋果栽培優質豐產應達到一定的總枝量,要求樹體幼樹期總枝量增長迅速,能夠更快速地形成穩定的樹體結構,實現早期豐產[6,12]。到2018年樹體總枝量均超過140萬條/hm2,這樣的總枝量能夠滿足蘋果栽培優質豐產的需要[12-14]。該研究中,隨著樹齡的增長,樹體高度、冠徑、樹干粗度、覆蓋率以及總枝量均隨著樹齡增長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植后前4年增長速度較快,之后通過修剪可控制樹體的生長。
蘋果樹的枝類組成能夠反映樹體的生長勢和結果能力,光照充足時,樹體形成短枝較多,枝條健壯;蘋果是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的樹種,維持樹勢中庸是優質豐產的前提[2]。該研究結果表明,在枝類組成上,各砧穗組合的中、短枝高于長枝和發育枝比例,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15]。長枝是蘋果樹的重要營養枝,其比例高說明樹體生長旺盛、樹冠擴張快。豐產穩產期各樹形樹體的短枝比例維持在65%左右,長枝比例維持在10%左右,各樹形樹體樹勢中庸,表現良好[7,9],長枝比例大于20%時表現為樹勢偏旺,影響蘋果樹體產量[16-17]。該研究表明,隨著樹齡增長,短枝比例逐漸增加,長枝比例逐漸降低,栽植后5年樹體枝類組成趨于穩定,短枝比例維持在65%左右,長枝比例維持在10%左右。
由于砧木與接穗之間相互作用,使砧木和接穗表現出不同的性狀,有些性狀的改變會影響果樹的生長、結果、產量、品質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5-7]。研究表明,矮化中間砧具有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18-20]。從產量品質來看,該研究蘋果樹栽植后第3年開始結果,第4年就能有一定的產量,隨樹齡的增加,產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栽植后第7年進入穩產期,年產量高達50 t/hm2左右,而不同樹齡間果實品質的差異不顯著,說明該砧穗組合早實豐產且果實品質穩定性較好。
綜上所述,天紅2號/SH40/八棱海棠具有樹體結構合理、早實豐產、果實品質優等優點,適于在泰安地區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丙智,韓明玉,張林森,等.我國矮砧蘋果生產現狀與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及建議[J].煙臺果樹,2010(2):1-4.
[2]馬寶焜,徐繼忠,孫建設.關于我國蘋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思考[J].果樹學報,2010,27(1):105-109.
[3]林淑芳.國內外蘋果矮化砧木選育與使用概況[J].吉林農業科學,1997,22(1):27-29,76.
[4]劉國榮,陳海江,徐繼忠,等.矮化中間砧對紅富士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30(4):24-26,35.
[5]張強,魏欽平,劉松忠,等.SH6 矮化中間砧富士蘋果幼樹至結果初期樹冠結構、產量和品質的形成[J].中國農業科學,2013,46(9):1874-1880.
[6]李民吉,張強,李興亮,等.五個SH系矮化中間砧對‘富士蘋果樹體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6,49(22):4419-4428.
[7]李民吉,張強,李興亮,等.SH 系矮化中間砧對‘富士蘋果樹體生長、產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8,45(10):1999-2007.
[8]李登科,邵開基,張忠仁.SH系蘋果矮化砧的主要性狀及其利用技術[J].北方果樹,1994(1):8-10.
[9]邵建柱,徐繼忠,馬寶焜,等.蘋果短枝型新品種‘天紅2號[J].園藝學報,2008,35(1):147.
[10]門永閣,任飴華,許海港,等.蘋果樹不同部位新梢葉片13C同化物的去向[J].園藝學報,2014,41(6):1063-1068.
[11]孟紅志,姜璇,陳修德,等.SH40中間砧和自根砧對蘋果根系生長和內源激素含量的影響[J].園藝學報,2018,45(6):1193-1203.
[12]張強,魏欽平,尚志華.北京地區矮砧蘋果園優質豐產樹體結構和光照狀況分析[J].果樹學報,2013,30(4):586-590.
[13]董建波.蘋果矮砧密植園個體與群體參數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0.
[14]高登濤,郭景南,魏志峰,等.中部地區兩類矮砧密植蘋果園生產效率及光照質量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12,45(5):909-916.
[15]王貴平,王金政,師忠軒,等.M 系蘋果矮化砧木與砧穗組合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1,23(9):44-46.
[16]阮班錄,劉建海,李丙智.不同修剪處理方法對蘋果結果枝組生長和成花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11,57(4):52-53,64.
[17]李敏敏,安貴陽,張雯,等.不同冬剪強度對喬化富士蘋果成花、枝條組成和結果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1,20(5):126-129.
[18]張寶娟,馬娟娟,張東,等.渭北地區不同砧穗組合富士蘋果幼樹樹體易成形性及早花早果性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17,26(3):405-411.
[19]霍強強,李高潮,曹珊,等.不同砧穗組合對蘋果生長、品質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10):25-31.
[20]解貝貝,戴洪義,沙廣利,等.4 種砧木對富士蘋果果實大小和品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