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營營 馬飛 王晗 李宏利



摘要:本文分析了制冷壓縮機領域中IPC、CPC、FI分類體系的優缺點,結合制冷壓縮機領域專利的分布情況,提出檢索時首先利用FI分類號檢索,并結合實際案例研究利用FI分類體系檢索的優勢,可以高效、快速、準確地檢索到相關對比文件,明顯提高了審查效率。
關鍵詞:制冷壓縮機;FI;檢索;審查效率
中圖分類號:G3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33-0064-04
1 引言
制冷壓縮機應用于空調、冰箱、熱泵等領域,是蒸汽壓縮式制冷系統的心臟,承擔壓縮和輸送制冷劑的重任,該技術領域涵蓋傳動、控制、噪聲、潤滑、密封、材料等方面,技術面廣泛,交叉領域多,在這些技術領域中,日本的技術非常先進,專利申請量遙遙領先,并且國內制冷壓縮機領域中申請量較大的公司也大多為中日合資公司,例如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其為美的集團、日本東芝開利株式會社合資,上海三電貝洱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為日本三電株式會社、德國貝洱有限公司、上海龍華工業有限公司合資,因此,針對制冷壓縮機領域的特殊性,在檢索中應將日本專利文獻作為檢索的重點,以期高效、快速、準確地檢索到相關對比文件,提高審查效率。[1]
2 制冷壓縮機領域中IPC、CPC、FI的比較
IPC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分類規則,制冷壓縮機領域的IPC分類號主要集中在F04B和F04C小類下,但是在檢索時首先使用IPC檢索的效率并不高,這是因為:首先,F04B、F04C是包括泵、壓縮機的流體變容式機械,也就是說制冷壓縮機沒有獨立的IPC分類體系,難以在分類號方面對制冷壓縮機和其它類泵進行明確地劃分,檢索中的文獻瀏覽量大,檢索效率低;其次,針對目前制冷壓縮機的研究熱點,例如潤滑、消音、密封等,在IPC分類體系中沒有詳細的分類,一般會被分到大組中的雜項分類號下,沒有細分的分類號,檢索效率低下。
眾所周知,CPC分類體系相對于IPC分類體系具有細分條目多、分類信息多、文獻范圍廣、一致性較好、修訂更新快等優勢,對于制冷壓縮機領域而言,其分為往復式、滾動轉子式、渦旋式、螺桿式、離心式等類型的制冷壓縮機,這些類型的制冷壓縮機的工作原理和大體結構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專利申請更多涉及結構細節方面的改進,因此在制冷壓縮機領域CPC分類體系相對于IPC分類體系還是有優勢的。[2]但是,由于制冷壓縮機領域發展比較早,從1834年第一臺以乙醚為工質的蒸汽壓縮式制冷劑研發開始,經歷了氨作為制冷劑、氟利昂制冷劑,以及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環境友好型制冷劑,制冷壓縮機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其中1984年冷凍空調用壓縮機的生產量已經約為2 247萬臺,大量專利文獻是早期申請,CPC分類體系雖然對日文專利文獻進行了標引,但這部分早期文獻暫時還沒有CPC分類號,因此檢索時使用CPC分類號的優勢并不明顯。
FI是日本特許廳1978年基于日本不斷增長的專利文獻,為了提高檢索效率,從IPC細分和擴展得到的分類體系,其為對日本專利文獻檢索時的首選,由IPC組和基于IPC的細分組成,使用類似于IPC的點層的方式。FI分類的理念與CPC分類的理念相似,均是從利于檢索的角度出發,強調應用優先,靈活使用,但是由于FI完全是根據日本專利申請的特點設定,為日本專利文獻量身定做的分類體系,因此在內容上與CPC差別很大。在制冷壓縮機領域,日本技術比較發達,專利擁有量巨大,因此,在檢索現有技術時首先針對日本專利文獻數據庫檢索,可以更快的檢索到對比文件,大大提高檢索效率。
例如對往復式制冷壓縮機的潤滑,在IPC分類體系中,潤滑通常是分入F04B39/02中,沒有細分的分類號,在DWPI數據庫中該分類號下共有4 974篇專利文獻,其中日本文獻共有1 949篇,因此檢索時首先采用IPC檢索的難度大,考慮到日本文獻較多,優先采用FI檢索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F04B39/02在CPC分類體系中就潤滑涉及的方面細分了13條,在FI分類體系中細分了24條,因此FI細分條目更多,分類的更為詳細,因此在檢索日本專利文獻時更加便捷,效率更高。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1旋轉式壓縮機
旋轉式壓縮機中,排放消音器的凸緣部通過由多根螺栓等構成的緊固部件而被緊固固定于上軸承,若緊固部件的根數較多,則制造成本提高,另外,通過強力地緊固多個緊固部件,有可能使排放消音器或上軸承產生應變,對壓縮機的性能帶來影響。因此,在旋轉式壓縮機中,優選減少緊固部件的根數。但是,在旋轉式壓縮機中,若減少緊固部件的根數,則排放消音器與上軸承的壓接部位減少,在4kHz以下具有排放消音器的共振頻率,導致隔音件的衰減效果降低,則由于從排出孔排出的制冷劑氣體的脈動而產生噪聲。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壓縮機,以減少將排放消音器和上軸承緊固的緊固部件的根數的結構而在4kHz以下不具有排放消音器的共振頻率。其中權利要求1的內容如下:一種旋轉式壓縮機,其特征在于,上軸承,其封堵缸體的上端面;排放消音器,其由覆蓋所述上軸承的筒狀體構成,且沿著邊緣形成有向外側延伸的凸緣部;以及一對緊固部件,它們設置在隔著所述曲柄軸而對置的位置,將所述排放消音器的所述凸緣部與所述上軸承緊固而進行壓接,在所述排放消音器的所述凸緣部的下表面,在從通過所述曲柄軸的旋轉軸心且與連結一對所述緊固部件的軸線正交的基準軸起、以所述曲柄軸的旋轉軸心為中心向左右分別旋轉了40°的范圍內,朝向所述上軸承突出的壓接部隔著所述軸線而分別設置于兩側。
本發明的發明構思在于通過一對緊固部件和朝向上軸承突出的壓接部將排放消音器的凸緣部與上軸承緊固而進行壓接以減少緊固部件的根數和消除共振頻率,因此可以確定本申請的IPC分類號為F04C29/06,CPC分類號沒有關于該發明構思具體的細分,分類號也是F04C29/06,FI的分類號為F04C29/06E,檢索的關鍵詞為螺釘、緊固,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為bolt?、fasten+、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