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強
摘要: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愈發關鍵,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也愈發重要。河南不同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各有特色,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數據統計分析等方法,對中原工學院畢業生就業及自身滿意度進行統計調查, 從畢業去向、就業類型、培養方案滿意度、工資收入及滿意度剖析知識產權教育面對的問題,結合華南理工大學的先進教育經驗,提出完善河南省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33-0048-04
知識產權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關鍵的角色,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0.1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5.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6.1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為34.4萬件,占95.4%。我國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6.1萬件,同比增長10.4%。其中,5.7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9.4%。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 521.9萬件,同比增長28.9%。全系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同比增長13.7%。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70億美元。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 515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1 105億元,同比增長24.8%,質押項目7 060項,同比增長30.5%。從數據上看,知識產權的巨大發展要求著相應知識產權人才的配套要求。[1]
當今社會,知識產權人才數量尚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知識產權人才“十三五”規劃》提出,人才資源總量需大幅增加,知識產權專業人才數量達到50萬余人,包括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人才3萬余人;企業知識產權人才30萬余人;知識產權服務業人才15萬余人,其中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2.5萬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知識產權人才3萬余人。全國知識產權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因此,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就至關重要。
1 河南省知識產權培養現狀
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知識產權發展起步較晚,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政策、鄭州航空港經濟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政策的實施,河南省亟需一批優秀的知識產權人才。
目前,河南省共有知識產權學院5所,分別是中原工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鄭州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河南師范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和河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開設本科知識產權專業的學校共有9所,分別是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中原工學院、許昌學院、安陽工學院、鄭州商學院、鄭州大學。目前為止,從公開的以上院校的招生計劃中可以統計出,共培養出畢業生約982人,正在接受培養的約1 383人。以中原工學院為例,中原工學院2019年計劃招收知識產權專業本科生共58人,學生生源科類要求必須為高中學習為理科的學生。從生源地來看,2名來自山西的學生,3名來自吉林的學生,3名來自福建的學生,4名來自廣東的學生,5名來自新疆的學生,41名來自河南的學生。招生計劃未設置性別比例限制。
在知識產權本科學生的培養上,各個院校的培養大都分為三個部分:法學基礎課程,知識產權法核心課程,知識產權實務課程。同時,多個高校在法學課程之外開設管理學與經濟學課程。區別之處在于不同學校的課程偏向不同,如河南科技大學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計算機文化基礎等基礎類課程,偏重理科學習;中原工學院積極支持學科交叉、報考第二學位,進行典型的“知識復合”,努力打通學校與社會鏈接的“最后一公里”,更千方百計幫助學生在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2]
為探索目前知識產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分析了中原工學院2018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與自身職業滿意度的情況。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樣本基本情況
本次被調查的學生為中原工學院2018屆與2019屆畢業生,畢業生共91人,本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87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52人。
本次調查共設計19個問題,分為4大類,分別為個人基本信息、畢業去向及原因、對學校知識產權學位培養的看法及本人自身職業滿意度。
2.2 畢業去向分析
從畢業去向來看,共有37.93%的畢業生選擇了考研,希望能夠繼續深造;27.59%的畢業生從事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工作;34.48%的畢業生未從事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工作。這一結果表明知識產權本科畢業學生的職業匹配度不高,未從事本專業畢業生人數多于從事本專業畢業生人數。具體而言,從事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72.73%選擇在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商標事務所從事知識產權實務工作,18.18%選擇在企業從事企業法務或公司知識產權專業人員。可以看出畢業生去向依然比較單一,選擇事務所進行工作依然占絕大部分比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崗位仍是少數人的選擇。而在調查未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原因時,20%認為專業對口工作職位較少,13.33%認為專業對口工作收入較低,30%認為專業對口工作入職難度較大,尤其是對于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就職的畢業生而言,其他原因也占一定比例。對于就業形勢而言,37.93%的畢業生認為本專業就業形勢良好,28.74%的畢業生認為本專業就業形勢不好,還有33.33%的畢業生不清楚目前的就業形勢。
2.3 培養方案滿意度分析
在培養方案上,19.54%的學生認為培養方案很全面,所學知識能夠滿足工作的需要,59.77%的學生認為培養方面基本全面,20.69%的學生認為培養方案不全面,所學知識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同時,39.08%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層次分明,理論與技能并重;56.32%的學生課程設置偏理論,缺少實踐意義;4.6%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偏技能,理論深度不足。這里反映了不同學生面對職業時對知識層次具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