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間子
最近,生態環境部提到一個說法:“大躍進式”造景。在生態環境部《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中,有關負責人說:“我國生態環境本底脆弱,生態破壞事件依然時有發生,‘大躍進式造景、違背規律搞保護和修復等‘生態形式主義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何謂“大躍進式”造景?簡單來說,就是“整起景來不管不顧”,本質上都是“生態形式主義”。
舉例來說,明明是北方地帶,卻要種喜濕喜熱植物,打造“熱帶風光”。這一通搞下來,對生態環境的貢獻未必多大,但勞民傷財甚至破壞環境卻顯而易見。
為改善湖泊生態,某地對5條入湖河道進行治理,但手段相當簡單粗暴——用混凝土把河堤、河床抹平。此舉一出,立竿見影。河道硬化以后水清見底,應付環保督察綽綽有余。但是,河道硬化隔絕了水體與土壤的物質交換,也摧毀了魚蝦棲息覓食之地,生態系統遭到沉重打擊。可以想見,數年后,這些河道恐怕要發黑變臭、要再來個重點整治。
一些城市熱衷于燈光造景,這反而對生態造成了巨大破壞。比如,前些年,南方某市曾用上萬盞燈將山體照亮,可是燈亮了,鳥卻飛走了。市民行走休閑時,蟲子噼里啪啦從樹上掉下來,原本的局部生態平衡被打亂。這并非孤例,每到夜晚,很多城市建筑物被LED光源鋪滿,光影絢麗刺目,不但大量耗能,光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
這些工程往往耗資巨大,一時光鮮,看起來很是壯觀,也滿足了一些官員的政績沖動,但“大躍進式”造景是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不可不慎。(據“俠客島”微信公眾號)